框架式立卧复合柔性制造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54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框架式立卧复合柔性制造装备,所属数控机床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底座,所述的机架底座上设有回转工作台,所述的回转工作台一侧边设有与机架底座相连接固定的立加立柱,所述的立加立柱上设有与立加立柱相活动式连接固定的立加主轴组件,所述的回转工作台另一侧边设有与机架底座相连接固定的卧加立柱,所述的卧加立柱上设有与卧加立柱相活动式连接固定的卧加主轴组件,在机架底座前方设有立卧复合集中控制数控系统。具有构紧凑、占地更小、投资更省和刚性更好的特点。采用X向、Y向固定的立加立柱装置与卧加立柱装置,实现X向、Y向移动的回转工作台与立卧复合集中控制数控系统。控制数控系统。控制数控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框架式立卧复合柔性制造装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框架式立卧复合柔性制造装备。

技术介绍

[0002]FMC柔性制造单元是国际机床技术的新潮流,一般由2

6台立式、卧式、龙门机床与输送装置组成,可以实现工件一次装夹完成多面铣镗钻攻全部加工工序。随着工业走向智能制造,适用于个性化定制的FMC柔性制造单元发展迅速,美国主要用于军工、汽车、工程机械;德国用于变速箱、车轫;日本用于柴油机、机床等行业。一般适用零件尺寸为400~800mm,年产量为3000~30000的中小批量生产。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航空航天、船舶锚机、发动机、变速箱、核电水泵、大型零件与结构件的加工精度,直接关系到飞机、军舰、潜艇、核电、导弹的使用性能与可靠性;美国等西方国家都在FMC/FMS基础上,发展大型关键零件的柔性制造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占地大、投资高、刚性不足和加工效率低的不足,特别是不能适用于高度较大零件的柔性加工,提供了一种框架式立卧复合柔性制造装备,其具有构紧凑、占地更小、投资更省和刚性更好的特点。采用X向、Y向固定的立加立柱装置与卧加立柱装置,实现X向、Y向移动的回转工作台与立卧复合集中控制数控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框架式立卧复合柔性制造装备,包括机架底座,所述的机架底座上设有回转工作台,所述的回转工作台一侧边设有与机架底座相连接固定的立加立柱,所述的立加立柱上设有与立加立柱相活动式连接固定的立加主轴组件,所述的回转工作台另一侧边设有与机架底座相连接固定的卧加立柱,所述的卧加立柱上设有与卧加立柱相活动式连接固定的卧加主轴组件,在机架底座前方设有立卧复合集中控制数控系统。
[0005]作为优选,所述的立加立柱上端与卧加立柱上端间设有框形连接桥,所述的框形连接桥为连接板、连接条,或不设连接件。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回转工作台为端齿盘回转工作台、数控回转工作台、气动回转工作台或液压回转工作台。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回转工作台下端与机架底座间设有滑鞍,所述的滑鞍与回转工作台间设有过渡工作台,所述的过渡工作台与滑鞍间设有与过渡工作台相螺纹式套接的Y向丝杆,所述的滑鞍与机架底座间设有与滑鞍相螺纹式套接的X向丝杆,所述的Y向丝杆、X向丝杆上均设有与Y向丝杆、X向丝杆相联轴式连接固定的丝杆电机。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Y向丝杆两侧均设有与滑鞍相螺栓连接固定的Y轴线性导轨,所述的X向丝杆两侧均设有与机架底座相螺栓连接固定的X轴线性导轨。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立加主轴组件两端与立加立柱间设有与立加主轴组件相活动式
插嵌连接的ZⅠ向线性导轨,两ZⅠ向线性导轨间设有ZⅠ向丝杆,所述的ZⅠ向丝杆上端设有与立加立柱相螺栓连接固定的ZⅠ向升降电机。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立加主轴组件包括立加主轴箱,所述的立加主轴箱上设有主轴电机,所述的主轴电机与立加主轴箱间设有齿轮箱,所述的齿轮箱侧边设有与立加主轴箱相套接的立加主轴,所述的立加主轴上设有打刀缸,所述的立加主轴与齿轮箱间设有电机同步带轮。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立加主轴组件侧边设有与立加立柱相螺栓连接固定的立加刀库支架,所述的立加主轴组件上端设有与立加立柱相活动式套接的立加导向杆。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卧加主轴组件两端与卧加立柱间设有与卧加主轴组件相活动式插嵌连接的ZⅡ向线性导轨,两ZⅡ向线性导轨间设有ZⅡ向丝杆,所述的ZⅡ向丝杆上端设有与卧加主轴组件相螺栓连接固定的ZⅡ向升降电机。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卧加主轴组件包括卧加主轴箱,所述的卧加主轴箱上设有主轴电机,所述的主轴电机与卧加主轴箱间设有齿轮箱,所述的齿轮箱侧边设有与卧加主轴箱相套接的卧加主轴,所述的卧加主轴后端设有打刀缸,所述的卧加主轴与齿轮箱间设有电机同步带轮。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卧加立柱侧边设有卧加刀库,所述的卧加刀库下端设有卧加刀库支架。所述的卧加主轴组件上端设有与卧加立柱相活动式套接的卧加导向杆。
[0015]本专利技术能够达到如下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框架式立卧复合柔性制造装备,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构紧凑、占地更小、投资更省和刚性更好的特点。采用X向、Y向固定的立加立柱装置与卧加立柱装置,实现X向、Y向移动的回转工作台与立卧复合集中控制数控系统。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立卧复合机床专利技术专利相比,有如下几个重大区别:本专利技术固定的立加立柱比移动的立加立柱结构紧凑,刚性更好;固定的卧加立柱比移动的卧加立柱结构紧凑,刚性更好,工件的X向、Y向移动由共同的工作台提供,结构更紧凑,并且固定的立加立柱上端与固定的卧加立柱上端间设有框形连接桥,成高刚性的框形结构,以上超高立式加工中心与超高卧式加工中心,通过功能部件模块化,设置相互配合的借口,柔性配置在共同的底座上,通过立卧复合集中控制数控系统,协调各机构的动作;不仅具有高效高精高柔性的特性,还具有占地小、投资省、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回转工作台与机架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加立柱与立加主轴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立加主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卧加立柱与卧加主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卧加主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立加立柱1,框形连接桥2,立加主轴组件3,卧加主轴组件4,卧加立柱5,回转工作台6,机架底座7,过渡工作台8,滑鞍9,丝杆电机10,Y轴线性导轨11,Y向丝杆12,X向丝杆13,X轴线性导轨14,立加导向杆15,ZⅠ向升降电机16, ZⅠ向丝杆17, 立加刀库支架18, Z

向线性导轨19,立加主轴箱20,齿轮箱21,主轴电机22,打刀缸23,电机同步带轮24,立加主轴25,卧加刀库支架26,卧加刀库27, ZⅡ向升降电机28, 卧加导向杆29, ZⅡ向丝杆30, ZⅡ向线性导轨31,卧加主轴32,卧加主轴箱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5]实施例:如图1

6所示,一种框架式立卧复合柔性制造装备,包括机架底座7,机架底座7上设有回转工作台6,回转工作台6为端齿盘回转工作台、数控回转工作台、气动回转工作台或液压回转工作台。转工作台6下端与机架底座7间设有滑鞍9,滑鞍9与回转工作台6间设有过渡工作台8,过渡工作台8与滑鞍9间设有与过渡工作台8相螺纹式套接的Y向丝杆12,滑鞍9与机架底座7间设有与滑鞍9相螺纹式套接的X向丝杆13, Y向丝杆12、X向丝杆13上均设有与Y向丝杆12、X向丝杆13相联轴式连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式立卧复合柔性制造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底座(7),所述的机架底座(7)上设有回转工作台(6),所述的回转工作台(6)一侧边设有与机架底座(7)相连接固定的立加立柱(1),所述的立加立柱(1)上设有与立加立柱(1)相活动式连接固定的立加主轴组件(3),所述的回转工作台(6)另一侧边设有与机架底座(7)相连接固定的卧加立柱(5),所述的卧加立柱(5)上设有与卧加立柱(5)相活动式连接固定的卧加主轴组件(4),在机架底座(7)前方设有立卧复合集中控制数控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立卧复合柔性制造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加立柱(1)上端与卧加立柱(5)上端间设有框形连接桥(2),所述的框形连接桥(2)为连接板、连接条,或不设连接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立卧复合柔性制造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工作台(6)为端齿盘回转工作台、数控回转工作台、气动回转工作台或液压回转工作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立卧复合柔性制造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工作台(6)下端与机架底座(7)间设有滑鞍(9),所述的滑鞍(9)与回转工作台(6)间设有过渡工作台(8),所述的过渡工作台(8)与滑鞍(9)间设有与过渡工作台(8)相螺纹式套接的Y向丝杆(12),所述的滑鞍(9)与机架底座(7)间设有与滑鞍(9)相螺纹式套接的X向丝杆(13),所述的Y向丝杆(12)、X向丝杆(13)上均设有与Y向丝杆(12)、X向丝杆(13)相联轴式连接固定的丝杆电机(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式立卧复合柔性制造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向丝杆(12)两侧均设有与滑鞍(9)相螺栓连接固定的Y轴线性导轨(11),所述的X向丝杆(13)两侧均设有与机架底座(7)相螺栓连接固定的X轴线性导轨(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立卧复合柔性制造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加主轴组件(3)两端与立加立柱(1)间设有与立加主轴组件(3)相活动式插嵌连接的ZⅠ向线性导轨(19),两ZⅠ向线性导轨(19)间设有ZⅠ向丝杆(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闻宇陆昌勇赵海军张宵慧汤国海杨灿忠裘刘烽黄河斌许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大天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