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存放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6505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存放支撑装置。其包括刚性支撑机构和柔性支撑机构,刚性支撑机构具有支撑状态和解除状态;存放模具时,刚性支撑机构处于支撑状态,上模座与下模座通过刚性支撑机构支撑,保证模具内部部件不接触;在准备生产时,刚性支撑机构切换为解除状态,解除对上模座与下模座的刚性支撑;柔性支撑机构包括氮气弹簧、对应开设于下模座上的弹簧避让孔和可以遮蔽封堵所述弹簧避让孔的遮盖板;非生产状态时,遮盖板遮蔽住弹簧避让孔,使得氮气弹簧起柔性支撑作用;在准备生产时,移动遮盖板并露出弹簧避让孔,使得冲压生产时,氮气弹簧进入下模座的弹簧避让孔,氮气弹簧不作用。氮气弹簧不作用。氮气弹簧不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压模具存放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压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存放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冲压生产线中,冲压模具单层存放占地面积大,冲压模具需要2层重叠存放,或者3层重叠存放,所以冲压模具上应设计有刚性支撑装置用于存放模具。如3层重叠存放时,刚性支撑装置承重需能支撑起2.5套冲压模具的重量。
[0003]现有的模具刚性支撑装置包括存放上盖、限位柱本体,存放上盖和限位柱本体均为45钢实心圆柱。存放时合上存放上盖,能够支撑多层模具;生产时拿下存放上盖即可。现有的模具实际生产架模过程中,会存在生产线操作工忘记取下刚性支撑装置的情况。如果生产线操作员工忘记取下存放上盖,由于存放装置主体为实心的原因,轻则损毁冲压模具,重则损毁冲压机床设备。而且此种存放方式,不能满足快换模具、快速装夹的要求。
[0004]传统冲压手工生产线中,冲压速度低,人工成本高,生产工件品质稳定性不好,不符合企业冲压高效无人化的发展趋势。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生产灵活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品质稳定性较好,适合工件大批量生产,具有很高的市场竞争能力。现今汽车冷冲压板材均往高强钢方向发展,零件强度增加,制作人工成本增加,自动化程度也在同步一起提升,自动化冲压模具使用也越来越多。对于安排在自动化冲压线生产的模具,冲压模具的存放设计必须满足快换模具、快速装夹的要求,无需人员进入自动生产线内取下刚性支撑装置。这就要求冲压模具在单层存放的时候,在架模过程中,在未驶入冲压设备前,就能够取下刚性支撑装置。因此自动化冲压模具上应设计柔性支撑装置,承重能满足上模1.5倍重量即可。模具自由状态时,上模处于浮动状态,确保组合模具的上模垫板上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自动化冲压模具使用氮气弹簧作为存放支撑上模作用,避免上下模弹性元件长时间接触,导致弹性元件疲乏。设置存放氮气弹簧支撑的设计,4支能支撑上模的重量,行程比上下模具弹性部件行程总和多20mm,能够保证模具机构安全。
[0005]但是实际生产中,零件强度成型力量如果加上氮气弹簧缓冲力,对零件成型及机台均有影响,长时间生产后对产品质量存在一定风险。另外,氮气弹簧弹性元件的寿命需满足模具寿命要求。自动化冲压模具高速生产时,存放氮气弹簧行程大,发热,密封圈漏气,频繁维修影响生产效率,对生产途中损坏没有办法及时维修,对产品质量也存在不良影响,氮气弹簧损坏购买也增加成本;存放氮气弹簧一支具有1T

1.5T的弹力,4支约6T,生产过程中始终起作用,也是对能耗的浪费。
[0006]因此,现有的模具存放装置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模具存放支撑装置,其结构设计巧妙,既可以满足模具多层存放时的刚性支撑力需求,即使万一生产时刚性支撑忘记取下,也不会损毁冲压模具和冲压机床设备;同时方便自动化架模前取下刚性支撑、适
于自动化生产;同时又解决了柔性支撑容易损坏或者带来能耗增加以及影响产品质量等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9]冲压模具存放支撑装置,包括:
[0010]刚性支撑机构,安装于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所述刚性支撑机构具有支撑状态和解除状态;存放模具时,所述刚性支撑机构处于支撑状态,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通过刚性支撑机构支撑,保证模具内部部件不接触;在准备生产时,所述刚性支撑机构切换为解除状态,所述刚性支撑机构解除对上模座与下模座的刚性支撑;
[0011]柔性支撑机构,亦安装于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包括固定安装于上模座底部的氮气弹簧和对应开设于下模座上的弹簧避让孔,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封堵所述弹簧避让孔的遮盖板;非生产状态时,所述遮盖板遮蔽住所述弹簧避让孔,使得氮气弹簧下工作表面与遮盖板上表面接触,氮气弹簧起柔性支撑作用;在准备生产时,移动所述遮盖板并露出所述弹簧避让孔,使得冲压生产时,氮气弹簧进入下模座的弹簧避让孔,氮气弹簧不作用。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刚性支撑机构包括刚性支撑固定块、刚性支撑旋转块和刚性支撑管;所述刚性支撑固定块固定安装于下模座上,所述刚性支撑固定块与所述刚性支撑旋转块铰接,所述刚性支撑旋转块与所述刚性支撑管固定连接。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刚性支撑固定块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刚性支撑旋转块的一端亦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刚性支撑旋转轴,所述刚性支撑旋转轴的一端设有防脱开口销。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刚性支撑管为铁质方管。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刚性支撑机构设置有四组。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氮气弹簧通过固定法兰与所述上模座连接。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模座上固定设有两柔性支撑固定块,所述柔性支撑固定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遮盖板的一端亦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柔性支撑旋转轴,所述遮盖板可绕所述柔性支撑旋转轴旋转从而遮蔽或露出所述弹簧避让孔。
[00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柔性支撑机构亦设置有四组。
[0019]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
[0020](1)通过改变刚性支撑机构的结构,优化刚性支撑的支撑力上下限;增加柔性支撑方式,使其能够在机床外支撑起上模,便于移除刚性支撑;优化柔性支撑方式,使氮气弹簧在冲压生产时不动作,解决了柔性支撑主要部件氮气弹簧容易损坏或者带来能耗增加等问题,杜绝了人为失误带来的重大安全隐患,解决了自动化换模的问题,减少了氮气弹簧损毁带来的成本,降低了能耗消耗,最终保障生产,降低成本。
[0021](2)通过本装置既可满足多层模具存放时的需求,又避免了忘记取下刚性支撑时造成的严重后果;既满足了自动化模具快速换模装夹的要求,又减少了氮气弹簧使用次数,延长了使用期限,减少时效损坏更换次数,起到成本减少作用。对生产机床减轻工作力量,减少耗能,能源使用减轻。工件成型性压力减少,对来料材质波动的影响可减少,保证零件品质。通过对存放装置进行优化,使生产时氮气弹簧不作用,不产生氮气弹簧压缩,就不会氮气弹簧发热,不会产生氮气弹簧漏气损坏等故障。通过实际生产给予最终验证,确认能够完全解决传统存放装置带来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2]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刚性支撑机构处于支撑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刚性支撑机构处于解除状态、柔性支撑起作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6]图4是图3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刚性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遮盖板旋转后露出弹簧避让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9]图7是氮气弹簧进入下模座的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冲压模具存放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支撑机构,安装于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所述刚性支撑机构具有支撑状态和解除状态;存放模具时,所述刚性支撑机构处于支撑状态,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通过刚性支撑机构支撑,保证模具内部部件不接触;在准备生产时,所述刚性支撑机构切换为解除状态,所述刚性支撑机构解除对上模座与下模座的刚性支撑;柔性支撑机构,亦安装于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包括固定安装于上模座底部的氮气弹簧和对应开设于下模座上的弹簧避让孔,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封堵所述弹簧避让孔的遮盖板;非生产状态时,所述遮盖板遮蔽住所述弹簧避让孔,使得氮气弹簧下工作表面与遮盖板上表面接触,氮气弹簧起柔性支撑作用;在准备生产时,移动所述遮盖板并露出所述弹簧避让孔,使得冲压生产时,氮气弹簧进入下模座的弹簧避让孔,氮气弹簧不作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存放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支撑机构包括刚性支撑固定块、刚性支撑旋转块和刚性支撑管;所述刚性支撑固定块固定安装于下模座上,所述刚性支撑固定块与所述刚性支撑旋转块铰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永亮陈理琳徐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星乔威泰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