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表面灰尘自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622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光伏组件技术领域的一种光伏组件表面灰尘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地基、安装架和光伏组件本体,所述安装地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表面安装有光伏组件本体,所述安装地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表面安装有灰尘检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光伏组件本体表面覆盖的灰尘厚度进行检测,当灰尘不影响光伏组件本体正常运行时可以对光伏组件本体表面进行简单清洗,当光伏组件本体表面灰尘覆盖较厚或者有遮挡物时在通知维护人员前来检修和清洗,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减少劳动强度。工作效率并减少劳动强度。工作效率并减少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表面灰尘自动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组件
,具体为一种光伏组件表面灰尘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是由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超白布纹钢化玻璃、EVA、透明TPT背板以及铝合金边框组成。具有使用寿命长,机械抗压外力强等特点,太阳电池常规组件的结构形式有下列几种,玻璃壳体式结构、底盒式组件、平板式组件、无盖板的全胶密封组件。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1811377270.9,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灰尘检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单元,用于获取光伏组件表面的参考图像和实时状态图像;灰尘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和所述实时状态图像确定二者的融合程度,并基于所述融合程度确定所述光伏组件表面的灰尘度的检测结果
……
[0004]上述装置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为可根据各个光伏组件表面的参考图像和实时状态图像的融合程度确定该光伏组件表面的灰尘度,灰尘检测的结果更为直观且准确,无需考虑光伏电站周围环境对灰尘检测的影响,有助于光伏电站的运维工作,但此装置在对光伏组件表面的灰尘进行检测时只能检测到光伏组件表面灰尘覆盖的范围,并不能确定灰尘覆盖的厚度,同时无法对光伏组件表面的缝隙内含杂的灰尘进行检测,检测后也只能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维护人员,还需维护人员过来判断并进行清洗,同时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安装在光伏组件表面,导致对光伏组件表面进行遮光,造成光伏组件的工作效率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伏组件表面灰尘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表面灰尘自动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表面灰尘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地基、安装架和光伏组件本体,所述安装地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表面安装有光伏组件本体,所述安装地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表面安装有灰尘检测机构;
[0007]所述灰尘检测机构包括滑台、第一激光灯、第二激光灯和第三激光灯,所述滑台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限位块,所述滑台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分布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内部插设有控制轴,所述控制轴的一端贯穿一组安装板且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环,所述控制轴靠近转动环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齿轮,所述安装板的内部位于控制轴的上方插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一端贯穿一组安装板且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安装轴设置为三组呈垂直等距离分布,三组所述安装轴的表面由下往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激光灯、第二激光灯和第三激光灯,所述安装板的内部位于三组安装轴的上方插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贯穿一组安装板且表面安装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轴
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喷水器。
[0008]优选的,所述滑台的表面设置有一组螺纹孔洞和限位孔呈平行分布,所述控制齿轮啮合连接驱动齿轮,三组所述驱动齿轮呈等距离垂直分布且相邻的两组驱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啮合连接连接齿轮。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俩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杆和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贯穿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安装地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表面套有连接皮带,所述连接皮带的另一端套在在第一皮带轮上。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俩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杆和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贯穿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安装地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表面套有连接皮带,所述连接皮带的另一端套在在第一皮带轮上。
[0011]优选的,所述水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水箱的宽度大小大于光伏组件本体的宽度大小。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表面远离滑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接收器和光伏组件本体之间留有缝隙。
[0013]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内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内部安装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安装在喷水器内。
[0014]优选的,所述安装地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线与光伏组件本体、灰尘检测机构、第二皮带轮、水泵和激光接收器电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光伏组件本体一侧设置有灰尘检测机构,通过灰尘检测机构可以对光伏组件本体表面覆盖的灰尘面积和厚度进行检测,通过第一激光灯、第二激光灯和第三激光灯呈垂直分布可以检测三个高度的灰尘,分别对应光伏组件本体表面的缝隙内、光伏组件本体的表面和高于光伏组件本体表面的一段高度,使得第一激光灯、第二激光灯和第三激光灯运行时射出光线并被激光接收器接受,当激光接收器在一端距离接受到三组光线时表示光伏组件本体表面没有灰尘,当激光接收器未接受到第一激光灯射出的光线时表示光伏组件本体表面的缝隙内含有灰尘,当激光接收器未接受到第二激光灯射出的光线但检测到第二激光灯的光线时表示光伏组件本体的表面含有灰尘但不影响光伏组件本体的正常运行,当激光接收器未检测第一激光灯和第二激光灯射出的光线时,表示光伏组件本体表面灰尘覆盖较厚或者有其他遮挡物影响光伏组件本体的正常运行,再生成通知结果联系维护人员,提高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减少工作强度;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运行驱动转动轴连接着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连接着连接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使得第一皮带轮连接着丝杠在滑台内部设置的螺纹孔洞内转动,使得灰尘检测机构可以沿着光伏组件本体表面滑动,对光伏组件本体表面灰尘的覆盖范围进行检测,同时灰尘检测机构未安装在光伏组件本体表面,不对光伏组件本体造成遮光,提高光伏组件本体的工作效率;
[0018]3、本专利技术通过灰尘检测机构对光伏组件本体表面的灰尘进行检测,当激光接收器未接受到第二激光灯射出的光线但检测到第二激光灯的光线时表示光伏组件本体的表面含有灰尘但不影响光伏组件本体的正常运行时,开启水泵运行可以将水箱内部的水通过水管输送到喷水器内,从而对光伏组件本体表面进行简单清洗,无需维护人员前往进行清理,减少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水箱内的水源可以来自日常雨水的收集;
[0019]4、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转动环连接着控制轴带动控制齿轮转动,使得控制齿轮啮合驱动齿轮,同时三组驱动齿轮相互啮合并啮合连接齿轮转动,使得第一激光灯、第二激光灯、第三激光灯和喷水器的角度可以根据光伏组件本体的安装角度进行调整,提高装置使用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后视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3]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表面灰尘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地基(1)、安装架(2)和光伏组件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地基(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且安装架(2)的表面安装有光伏组件本体(3),所述安装地基(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4),所述水箱(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轨(6),所述滑轨(6)的表面安装有灰尘检测机构(7);所述灰尘检测机构(7)包括滑台(701)、第一激光灯(709)、第二激光灯(710)和第三激光灯(711),所述滑台(7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限位块(702),所述滑台(7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分布的安装板(703),所述安装板(703)的底端内部插设有控制轴(704),所述控制轴(704)的一端贯穿一组安装板(703)且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环(705),所述控制轴(704)靠近转动环(705)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齿轮(706),所述安装板(703)的内部位于控制轴(704)的上方插设有安装轴(707),所述安装轴(707)的一端贯穿一组安装板(703)且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708),所述安装轴(707)设置为三组呈垂直等距离分布,三组所述安装轴(707)的表面由下往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激光灯(709)、第二激光灯(710)和第三激光灯(711),所述安装板(703)的内部位于三组安装轴(707)的上方插设有连接轴(712),所述连接轴(712)的一端贯穿一组安装板(703)且表面安装有连接齿轮(713),所述连接轴(7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喷水器(7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表面灰尘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701)的表面设置有一组螺纹孔洞和限位孔呈平行分布,所述控制齿轮(706)啮合连接驱动齿轮(708),三组所述驱动齿轮(708)呈等距离垂直分布且相邻的两组驱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秀桂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蓝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