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柱前衍生化法测定维格列汀中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柱前衍生化法测定维格列汀中3
‑
氨基
‑1‑
金刚烷醇残留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柱前衍生化法测定维格列汀中3
‑
氨基
‑1‑
金刚烷醇残留量的方法,属于医药分析检测
技术介绍
[0002]3‑
氨基
‑1‑
金刚烷醇是维格列汀原料药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原料,但原料药成品中往往含有一定量3
‑
氨基
‑1‑
金刚烷醇残留,会对产品熔点有较大影响,为保证最终原料药的质量,需要建立准确检测维格列汀原料药中的3
‑
氨基
‑1‑
金刚烷醇残留量的方法。
[0003]3‑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分子式为:C
10
H
17
NO,分子量为:167.2,熔点为:265℃,结构式为:
[0004][0005]由于3
‑
氨基
‑1‑
金刚烷醇紫外吸收较弱,常规的带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无法灵敏地检测其含量,存在样品不易被检测的问题。因此目前3
‑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非水电位滴定法和气相法。文献“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3
‑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含量,化工设计通讯2019,45:88
‑
89”报道了一种3
‑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测定原理是基于3
‑
氨基
‑1‑
金刚烷醇结构中含有伯胺基,为弱碱性化合物,可采用高氯酸电位滴定法测定其含量,分析维格列汀结构可知,维格列汀会干扰残留量的测定,因此该方法不太适用于测定维格列汀中3
‑
氨基
‑1‑
金刚烷醇残留量。四川众邦制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中公开了3
‑
氨基
‑1‑
金刚烷醇含量的气相检测方法,但由于检测限较高,无法准确测定维格列汀中微量存在的3
‑
氨基
‑1‑
金刚烷醇。专利CN 112394127A公开了一种测定维格列汀中3
‑
氨基
‑1‑
金刚烷醇和L
‑
脯氨酰胺含量的方法中,也是采用气相方法检测3
‑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残留,但实验中采用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对人体及环境都有一定危害,且气相方法中所用载气为氢气,有一定爆炸危险存在,同时还有因维格列汀无法气化易导致喷嘴堵塞等缺点。
[0006]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方法用于检测维格列汀中的3
‑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残留,以保证合成原料药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灵敏、高效的液相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维格列汀中的3
‑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残留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8](1)样品配置:制备对照品衍生溶液及供试品衍生溶液;
[0009](2)取步骤(1)中的对照品衍生溶液与供试品衍生溶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记录色谱图;
[0010](3)使用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3
‑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残留量。
[0011]所述步骤(1)样品配置包括3
‑
氨基
‑1‑
金刚烷醇对照品储备液配制、维格列汀供试品储备液配制、3
‑
氨基
‑1‑
金刚烷醇对照品衍生溶液配制和维格列汀供试品衍生溶液配制。
[0012]进一步地,所述3
‑
氨基
‑1‑
金刚烷醇对照品储备液配制方法为:量取20mg3
‑
氨基
‑1‑
金刚烷醇标准品,置100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定容。
[0013]所述维格列汀供试品储备液配制如下:量取1g维格列汀原料药,置10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定容。
[0014]所述3
‑
氨基
‑1‑
金刚烷醇对照品衍生溶液配制方法为:量取3
‑
氨基
‑1‑
金刚烷醇对照品储备液1mL、10%氢氧化钠溶液5mL、衍生试剂2~3eq(相对于3
‑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摩尔量),涡旋混匀,于20~40℃下反应30min,加入流动相定容至10mL,得到3
‑
氨基
‑1‑
金刚烷醇对照品衍生溶液。
[0015]所述维格列汀供试品衍生溶液配制方法为:量取维格列汀待测储备液1mL、10%氢氧化钠溶液5mL、衍生试剂2~3eq(相对于3
‑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摩尔量),涡旋混匀,于20~40℃下反应30min,加入流动相定容至10mL,得到维格列汀供试品衍生溶液。
[0016]进一步地,所述衍生试剂为对甲苯磺酰氯、苯磺酰氯、对甲氧基苯甲酰氯或3,5
‑
二硝基甲酰氯。
[0017]优选地,所述衍生试剂为苯磺酰氯。
[0018]由3
‑
氨基
‑1‑
金刚烷醇结构可知,含有NH2基团,属于伯胺,维格列汀属于仲胺,根据兴斯堡反应可鉴别伯仲胺可知:使伯仲胺分别与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衍生产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的衍生产物不溶于NaOH溶液,以此不仅可改善3
‑
氨基
‑1‑
金刚烷醇在液相中不出峰的情况,检测其残留量,同时维格列汀衍生物也并不影响3
‑
氨基
‑1‑
金刚烷醇含量的检测。
[0019]优选地,所述衍生试剂用量为2.5eq。
[0020]所述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为: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C18250mm*4.6mm*5.0um;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5℃;进样体积为10uL;流动相为乙腈与0.01M磷酸二氢钾溶液,体积比35:65。
[0021]进一步地,稀释液为流动相。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1.利用本专利技术检测方法,在常规带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上就可检测到3
‑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色谱图。且测试条件包括流动相及色谱柱均为常规试剂及色谱柱,并未使用毒性较大的试剂及带有特殊功能的色谱柱。
[0024]2.该方法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易操作、衍生试剂较为常见且易购买,衍生反应快速高效,大大缩短了产品检测周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衍生化法测定维格列汀中3
‑
氨基
‑1‑
金刚烷醇残留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配置:制备对照品衍生溶液及供试品衍生溶液;(2)取步骤(1)中的对照品衍生溶液与供试品衍生溶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记录色谱图;(3)使用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3
‑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残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衍生化法测定维格列汀中3
‑
氨基
‑1‑
金刚烷醇残留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样品配置包括3
‑
氨基
‑1‑
金刚烷醇对照品储备液配制、维格列汀供试品储备液配制、3
‑
氨基
‑1‑
金刚烷醇对照品衍生溶液配制和维格列汀供试品衍生溶液配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衍生化法测定维格列汀中3
‑
氨基
‑1‑
金刚烷醇残留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3
‑
氨基
‑1‑
金刚烷醇对照品储备液配制方法为:量取20mg3
‑
氨基
‑1‑
金刚烷醇标准品,置100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定容;维格列汀供试品储备液配制如下:量取1g维格列汀原料药,置10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定容;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强,王丽霞,刘新元,梁丙辰,马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合佳医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