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海底多金属结核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587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化海底多金属结核取样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桶、第二支撑桶、多根活动臂、多根抓斗臂以及多个面铲;多根所述抓斗臂沿所述第二支撑桶的周向均匀分别且各自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桶相铰接;多根所述活动臂沿所述第一支撑桶的周向均匀分布且各自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桶相铰接;多根所述活动臂分别一一对应的与多根所述抓斗臂的中部相铰接;多个所述面铲分别一一对应的与多根所述抓斗臂的固定相连。本申请提供的可视化海底多金属结核取样装置,制作以及使用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可以实现海底金属结核的高效取样采集,同时具有操作简单、作业成本低、采取率高,事故风险小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值得推广使用。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化海底多金属结核取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探测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视化海底多金属结核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多金属结核又称锰结核,系由包围核心的铁、锰氢氧化物壳层组成的核形石。核心可能极小,有时完全晶化成锰矿。多金属结核分布在世界大洋底部水深3500—6000米海底表层。它的外形是暗褐色,形如土豆的结核状软矿物体,直径一般为3—7厘米。多金属结核含有锰、铁、镍、钴、铜等几十种元素。据科学家们分析估计,世界洋底多金属结核资源为3万亿吨,仅太平洋就达1.7万亿吨。
[0003]多金属结核资源在洋底的赋存情况,即多金属结核覆盖率、粒径和丰度是矿区勘探调查的主要内容。目前,深海海底多金属结核(锰结核)取样,多采用水下机器人取样,取样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视化海底多金属结核取样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可视化海底多金属结核取样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桶、第二支撑桶、多根活动臂、多根抓斗臂以及多个面铲;多根所述抓斗臂沿所述第二支撑桶的周向均匀分别且各自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桶相铰接;多根所述活动臂沿所述第一支撑桶的周向均匀分布且各自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桶相铰接;多根所述活动臂分别一一对应的与多根所述抓斗臂的中部相铰接;多个所述面铲分别一一对应的与多根所述抓斗臂的固定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桶连接有第一受力绳,所述第二支撑桶连接有第二受力绳;所述第一受力绳受力且所述第二受力绳不受力状态下多个所述面铲处于张开状态;所述第一受力绳不受力且所述第二受力绳受力状态下多个所述面铲处于闭合状态以使多个所述面铲共围合形成底部封闭的球面铲。
[0006]优选地:还包括图像获取组件,所述图像获取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桶相连,所述图像获取组件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支撑桶下方的图像。
[0007]优选地:所述图像获取组件包括图像采集镜头以及照明组件。
[0008]优选地: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镜头以及所述照明组件通过防水部件相连。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桶连接有三根平衡受力绳,所述第一受力绳分别与三根所述平衡受力绳相连。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桶的上部形成有受力方形脚,所述第二受力绳与所述受力方形脚相连。
[0011]优选地:所述球面铲为半球面铲。
[0012]优选地:所述面铲包括6个,每个所述面铲为六分之一半球面铲。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一种可视化海底多金属结核取样装置,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桶、第二支撑桶、多根活动臂、多根抓斗臂以及多个面铲;多根所述抓斗臂沿所述第二支撑桶的周向均匀分别且各自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桶相铰接;多根所述活动臂沿所述第一支撑桶的周向均匀分布且各自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桶相铰接;多根所述活动臂分别一一对应的与多根所述抓斗臂的中部相铰接;多个所述面铲分别一一对应的与多根所述抓斗臂的固定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桶连接有第一受力绳,所述第二支撑桶连接有第二受力绳;所述第一受力绳受力且所述第二受力绳不受力状态下多个所述面铲处于张开状态;所述第一受力绳不受力且所述第二受力绳受力状态下多个所述面铲处于闭合状态以使多个所述面铲共围合形成底部封闭的球面铲。本申请提供的可视化海底多金属结核取样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制作以及使用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可以实现海底金属结核的高效取样采集,同时具有操作简单、作业成本低、采取率高,事故风险小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0014]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海底多金属结核取样装置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海底多金属结核取样装置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获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取样过程示意图。
[0017]图中:第一支撑桶1、第二支撑桶2、活动臂3、抓斗臂4、面铲5、第一受力绳6、第二受力绳7、图像采集镜头8、照明组件9、电源线10、平衡受力绳11、受力方形脚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19]参见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海底多金属结核取样装置,如图1所
示,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桶1、第二支撑桶2、多根活动臂3、多根抓斗臂4以及多个面铲5;多根所述抓斗臂4沿所述第二支撑桶2的周向均匀分别且各自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桶2相铰接;多根所述活动臂3沿所述第一支撑桶1的周向均匀分布且各自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桶1相铰接;多根所述活动臂3分别一一对应的与多根所述抓斗臂4的中部相铰接;多个所述面铲5分别一一对应的与多根所述抓斗臂4的固定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支撑1桶连接有第一受力绳6,所述第二支撑桶2连接有第二受力绳7;所述第一受力绳6受力且所述第二受力绳7不受力状态下多个所述面铲5处于张开状态;所述第一受力绳6不受力且所述第二受力绳7受力状态下多个所述面铲5处于闭合状态以使多个所述面铲共围合形成底部封闭的球面铲。
[002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海底多金属结核取样装置,在向海底下方时,第一受力绳6被牵引处于受力状态,使得第一支撑桶1受力。第二受力绳7被释放处于非受力的自由状态,使得第二支撑桶2不受力。第二受力桶2在不受力状态下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抓斗臂4的上端向下运动使得多个面铲5彼此分离形成展开状态。进而使得面铲5在接触海底时处于张开状态。在确定与海底接触后,将第一受力绳6的牵引力释放,同时向第二受力绳7施加向上的牵引力,在第二受力绳7的作用下,第二支撑桶2会向上运动,第二受力桶2会带动抓斗臂的上端向上运动,使得各个面铲5逐渐向内靠拢,最终形成底部封闭的球面铲,在各个面铲靠拢的过程中会将海底的金属结核收集至球面铲的内部,最终可以通过第二受力绳7的持续向上牵引直至将装置整体牵引出水面。在装置整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球面铲的底部可以始终保持封闭最终将收集的金属结核转移至水面上的检查设备处。
[0021]为了可以准确的找到富集金属结核的位置,同时可以对球面铲上的金属结核收集情况进行观察,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图像获取组件,所述图像获取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海底多金属结核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桶、第二支撑桶、多根活动臂、多根抓斗臂以及多个面铲;多根所述抓斗臂沿所述第二支撑桶的周向均匀分别且各自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桶相铰接;多根所述活动臂沿所述第一支撑桶的周向均匀分布且各自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桶相铰接;多根所述活动臂分别一一对应的与多根所述抓斗臂的中部相铰接;多个所述面铲分别一一对应的与多根所述抓斗臂的固定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桶连接有第一受力绳,所述第二支撑桶连接有第二受力绳;所述第一受力绳受力且所述第二受力绳不受力状态下多个所述面铲处于张开状态;所述第一受力绳不受力且所述第二受力绳受力状态下多个所述面铲处于闭合状态以使多个所述面铲共围合形成底部封闭的球面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海底多金属结核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像获取组件,所述图像获取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桶相连,所述图像获取组件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孝辉吴时国刘艳锐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