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纤连蛋白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555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护纤连蛋白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的方法,所述一种保护纤连蛋白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材料准备;载体消毒;制备硅烷化载体;纤连蛋白固化;低温储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张钛金属板和基板作为载体,钛金属板之间互不碰触,避免附着的纤连蛋白碰撞失活,钛金属板设置有多个分布均匀的冲孔,可提高纤连蛋白的附着面积,提高纤连蛋白储存活性,后期取用可直接取出基板和多张钛金属板,同时取用数量可根据钛金属板而定,方便取用,钛金属板的不存在流失的情况,基本没有损耗,使用紫外光辐照技术在钛表面构建甲基丙烯酸酰化明胶涂层,得到涂层载体钛金属,涂层载体钛金属表面对蛋白质的吸附和释放能力大大增强。能力大大增强。能力大大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纤连蛋白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纤连蛋白,具体为一种保护纤连蛋白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属于蛋白质活性研究


技术介绍

[0002]纤维连接蛋白是一类细胞外基质蛋白,在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膜间起到桥联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它可以与肝素、肌动蛋白、纤维蛋白、胶原蛋白、DNA和细胞结合。其重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的黏连和粘附,可提高细胞的贴壁率、汇合率,缩短细胞汇合时间,使细胞形态结构良好,代谢率增强及蛋白质合成速度显著提高。
[0003]对于经常需要使用的纤连蛋白,一般将纤连蛋白放在

20度保存,为了避免纤连蛋白反复冻融,一般的做法是在纤连蛋白中加入一定量的甘油,但仅仅加入甘油,可以避免纤连蛋白反复冻融,但不能有效的防止纤连蛋白的降解。且由于保护剂的成分比较多,加入的量不同对纤连蛋白的影响也不一样,所以需要一种方法来保护纤连蛋白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常用的蛋白保护剂有甘油、甘露醇、聚乙二醇、甘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牛血清白蛋白等。
[0004]现有专利(公告号:CN111848807A)公开了一种保护纤连蛋白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的方法,涉及蛋白质活性研究
将纤连蛋白固定于活化后的纯钛粉表面;将固定有纤连蛋白的固体粉末加入储存液中充分混匀后

20℃保存,所述储存液中包含蛋白酶抑制剂和蛋白保护剂;使用前离心去除储存液,PBS或TBS清洗沉淀后重悬至工作浓度即得纤连蛋白工作液。专利技术人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该方法中采用纯钛粉作为载体,纯钛粉在消毒时容易流失,消耗较大;该方法中的纯钛粉作为载体后期取用时需要使用离心设备,钛粉之间相互碰撞容易损坏导致纤连蛋白失活;该方法中采用使用无水乙醇清洗后在120℃下固化反应6h以增强APTE与活化钛粉表面的结合,得到硅烷化钛粉,硅烷化钛粉表面对蛋白质的吸附和释放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保护纤连蛋白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的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保护纤连蛋白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的方法,所述保护纤连蛋白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材料准备,准备活性纤连蛋白溶液、多张钛金属板和基板,使用工具对钛金属板表面冲孔,基板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插槽,将多张冲孔钛金属板分别插入到插槽中,得到载体钛金属组合。
[0008](2)载体消毒,使用专用消毒液对载体钛金属组合进行超声波清洗,然后使用热风机充分干燥后备用。
[0009](3)制备硅烷化载体,将活化载体钛金属组合加入到碱液中充分反应,再将3

氨丙


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钛表面进行硅烷化改性,使用紫外光辐照技术在钛表面构建甲基丙烯酸酰化明胶涂层,得到涂层载体钛金属。
[0010](4)纤连蛋白固化,将涂层载体钛金属加入到活性纤连蛋白溶液中反应30min~60min,倒去多余液体,然后使用缓冲液冲洗未结合的纤连蛋白,得到固化纤连蛋白载体钛金属。
[0011](5)低温储存,向固化纤连蛋白载体钛金属中加入储存液,然后密封放入

20℃的低温箱中储存。
[0012]优选的,步骤(1)中钛金属板为纯钛金属板,其厚度为100μm~1000μm,冲孔孔径为48μm~200μm。
[0013]优选的,步骤(1)中的基板上的插槽之间间距相等,安装后的冲孔钛金属板之间互不碰触。
[0014]优选的,步骤(1)基板处于1000℃高温环境中,然后使用夹持工具将多张冲孔钛金属板分别插入到插槽中,然后自然冷却得到载体钛金属组合。
[0015]优选的,步骤(1)中的纤连蛋白溶液pH值为7.0,浓度为150μg/mL~300μg/mL。
[0016]优选的,步骤(2)中消毒液包含丙酮、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依次采用丙酮、无水乙醇和蒸馏水在超声环境下对载体钛金属组合进行清洗,每次清洗时间为10min

20min。
[0017]优选的,步骤(3)中采用甲基丙烯酸酐(MA)对明胶(Gelatin)进行接枝改性,合成了甲基丙烯酸酰化明胶(GelMA)。
[0018]优选的,步骤(4)中缓冲液冲洗未结合的纤连蛋白的冲洗时间为10min

15min,缓冲液的PH值为7.0,冲洗温度为0℃~5℃。
[0019]优选的,步骤(5)中固化纤连蛋白载体钛金属完全浸没入储存液中。
[0020]优选的,使用时将基板固定在离心设备上,离心甩去储存液,然后将固化纤连蛋白载体钛金属放入到PBS中浸泡,即可得到纤连蛋白工作液。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张钛金属板和基板作为载体,钛金属板之间互不碰触,避免附着的纤连蛋白碰撞失活,钛金属板设置有多个分布均匀的冲孔,可提高纤连蛋白的附着面积,提高纤连蛋白储存活性;
[0023](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张钛金属板和基板作为载体,后期取用可直接取出基板和多张钛金属板,操作较为简单,同时取用数量可根据钛金属板而定,方便取用,钛金属板的不存在流失的情况,基本没有损耗;
[0024](3)本专利技术使用紫外光辐照技术在钛表面构建甲基丙烯酸酰化明胶涂层,得到涂层载体钛金属,涂层载体钛金属表面对蛋白质的吸附和释放能力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一:
[0028]请参阅图1,一种保护纤连蛋白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的方法,所述保护纤连蛋白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1)材料准备,准备活性纤连蛋白溶液、多张钛金属板和基板,使用工具对钛金属板表面冲孔,基板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插槽,将多张冲孔钛金属板分别插入到插槽中,得到载体钛金属组合。
[0030](2)载体消毒,使用专用消毒液对载体钛金属组合进行超声波清洗,然后使用热风机充分干燥后备用。
[0031](3)制备硅烷化载体,将活化载体钛金属组合加入到碱液中充分反应,再将3

氨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钛表面进行硅烷化改性,使用紫外光辐照技术在钛表面构建甲基丙烯酸酰化明胶涂层,得到涂层载体钛金属。
[0032](4)纤连蛋白固化,将涂层载体钛金属加入到活性纤连蛋白溶液中反应30min,倒去多余液体,然后使用缓冲液冲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纤连蛋白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纤连蛋白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材料准备,准备活性纤连蛋白溶液、多张钛金属板和基板,使用工具对钛金属板表面冲孔,基板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插槽,将多张冲孔钛金属板分别插入到插槽中,得到载体钛金属组合;(2)载体消毒,使用专用消毒液对载体钛金属组合进行超声波清洗,然后使用热风机充分干燥后备用;(3)制备硅烷化载体,将活化载体钛金属组合加入到碱液中充分反应,再将3

氨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钛表面进行硅烷化改性,使用紫外光辐照技术在钛表面构建甲基丙烯酸酰化明胶涂层,得到涂层载体钛金属;(4)纤连蛋白固化,将涂层载体钛金属加入到活性纤连蛋白溶液中反应30min~60min,倒去多余液体,然后使用缓冲液冲洗未结合的纤连蛋白,得到固化纤连蛋白载体钛金属;(5)低温储存,向固化纤连蛋白载体钛金属中加入储存液,然后密封放入

20℃的低温箱中储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纤连蛋白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钛金属板为纯钛金属板,其厚度为100μm~1000μm,冲孔孔径为48μm~2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纤连蛋白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基板上的插槽之间间距相等,安装后的冲孔钛金属板之间互不碰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纤连蛋白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籽淳卓玉萍李雪花候勇知强爱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淳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