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隔离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541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油箱隔离阀,包括壳体、油箱管路接头、碳罐管路接头、电磁线圈组件、阀头组件、补气复位弹簧、泄压阀头和泄压复位弹簧;壳体包括上阀壳、中阀壳和下阀壳;油箱管路接头连接中阀壳,油箱管路接头内腔连通第一气室,碳罐管路接头连接下阀壳;电磁线圈组件设置在上阀壳内,下阀壳内的气体压力作用在阀头组件上以使阀头组件具有打开第一开口的趋势,补气复位弹簧作用在阀头组件上以使阀头组件具有封堵第一开口的趋势;泄压复位弹簧作用在泄压阀头上以使泄压阀头具有封堵导气通道的趋势,第一气室的气体压力通过导气通道作用在泄压阀头上以使泄压阀头具有打开导气通道的趋势。上述油箱隔离阀结构简化,控制可靠性高。控制可靠性高。控制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箱隔离阀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隔离阀
,尤其涉及一种油箱隔离阀。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燃油蒸发泄露污染等问题的控制已成为汽车研发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碳罐内存储油气达到饱和且未能及时脱附的情况下,使用油箱隔离阀将油箱内持续产生的油气阻隔在油箱内部而不流入碳罐以避免碳罐超负荷而导致油气泄露成为控制油气污染物泄露排放的重要手段。
[0003]公告号为CN10862645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油箱隔离阀,通过补气复位弹簧、泄压复位弹簧和限流复位弹簧的设置,将油气隔阻在油箱内,使油气不会持续进入碳罐。但是上述油箱隔离阀需要使用三个弹簧才能实现补气、泄压和加油的功能,结构复杂、控制点多,给设计和控制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箱隔离阀,克服了现有的油箱隔离阀结构复杂,控制点多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油箱隔离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阀壳、中阀壳和下阀壳,所述中阀壳的两端分别连接上阀壳和下阀壳,所述上阀壳和中阀壳形成第一气室;油箱管路接头和碳罐管路接头,所述油箱管路接头连接所述中阀壳,所述油箱管路接头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气室,所述碳罐管路接头连接所述下阀壳,所述中阀壳或下阀壳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气室和下阀壳内腔的第一开口,所述下阀壳具有连通下阀壳内腔和碳罐管路接头内腔的第二开口;电磁线圈组件、阀头组件和补气复位弹簧,所述电磁线圈组件设置在所述上阀壳内,所述阀头组件延伸至所述中阀壳内,所述电磁线圈组件用于驱动阀头组件靠近或远离第一开口以封堵或打开第一开口,所述下阀壳内的气体压力作用在所述阀头组件上以使阀头组件具有打开第一开口的趋势,所述补气复位弹簧作用在所述阀头组件上以使阀头组件具有封堵第一开口的趋势,所述阀头组件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气室和下阀壳内腔的导气通道;泄压阀头和泄压复位弹簧,所述泄压阀头和泄压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下阀壳内,所述泄压复位弹簧作用在泄压阀头上以使泄压阀头具有封堵导气通道的趋势,所述第一气室的气体压力通过导气通道作用在泄压阀头上以使泄压阀头具有打开导气通道的趋势。
[000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限流阀,所述限流阀设置在所述下阀壳内并将所述下阀壳内腔划分为第二气室和第三气室,所述第二气室连通第一开口,所述第三气室通过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碳罐管路接头内腔,所述限流阀上设置有贯穿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限流孔,所述泄压复位弹簧作用在所述限流阀上以使限流阀具有打开第二开口的趋势,所述第二气室的气体压力作用在所述限流阀上以使限流阀具有封堵第二开口的趋势。
[000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开口处和限流阀的下表面,所述泄压阀头设置在所述限流阀的上表面。
[000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阀壳或下阀壳还设置有连通导气通道的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泄压阀头通过封堵或打开泄压通道以实现封堵或打开导气通道。
[00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阀头组件包括阀头底座和泄压阀杆,所述导气通道设置在阀头底座上,所述泄压阀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电磁线圈组件和阀头底座,所述补气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泄压阀杆上。
[001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又一种油箱隔离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阀壳、中阀壳和下阀壳,所述中阀壳的两端分别连接上阀壳和下阀壳,所述上阀壳和中阀壳形成第一气室;油箱管路接头和碳罐管路接头,所述油箱管路接头连接所述中阀壳,所述油箱管路接头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气室,所述碳罐管路接头连接所述下阀壳,所述中阀壳或下阀壳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气室和下阀壳内腔的第一开口,所述下阀壳具有连通下阀壳内腔和碳罐管路接头内腔的第二开口;驱动机构和阀头组件,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上阀壳内,所述阀头组件延伸至所述中阀壳内,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阀头组件靠近或远离第一开口以封堵或打开第一开口,所述阀头组件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气室和下阀壳内腔的导气通道;泄压阀头和泄压复位弹簧,所述泄压阀头和泄压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下阀壳内,所述泄压复位弹簧作用在泄压阀头上以使泄压阀头具有封堵导气通道的趋势,所述第一气室的气体压力通过导气通道作用在泄压阀头上以使泄压阀头具有打开导气通道的趋势。
[00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限流阀,所述限流阀设置在所述下阀壳内并将所述下阀壳内腔划分为第二气室和第三气室,所述第二气室连通第一开口,所述第三气室通过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碳罐管路接头内腔,所述限流阀上设置有贯穿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限流孔,所述泄压复位弹簧作用在所述限流阀上以使限流阀具有打开第二开口的趋势,所述第二气室的气体压力作用在所述限流阀上以使限流阀具有封堵第二开口的趋势。
[001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开口处和限流阀的下表面,所述泄压阀头设置在所述限流阀的上表面。
[001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阀壳或下阀壳还设置有连通导气通道的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泄压阀头通过封堵或打开泄压通道以实现封堵或打开导气通道。
[00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补气复位弹簧,所述补气复位弹簧作用在所述阀头组件上以使阀头组件具有封堵第一开口的趋势,所述下阀壳内的气体压力作用在所述阀头组件上以使阀头组件具有打开第一开口的趋势;所述阀头组件包括阀头底座和泄压阀杆,所述导气通道设置在阀头底座上,所述泄压阀杆的两端分别连接驱动机构和阀头底座,所述补气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泄压阀杆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17]本申请的油箱隔离阀通过将泄压复位弹簧设置在下阀壳内,结构简化、泄压过程控制点少,所以其具有简化结构设计的效果。尤其是在进一步设置限流阀时,将泄压复位弹簧复用为限流复位弹簧,油箱隔离阀的复位弹簧数量可以减少至两个,简化结构设计,可以减少泄压、补气或者加油过程中的控制点,在保留原有隔离阀的所有功能的基础上,降低了
制造难度,提高了泄压、补气或者加油的控制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001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油箱隔离阀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油箱隔离阀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中圆圈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油箱隔离阀的泄压工况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油箱隔离阀的补气工况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油箱隔离阀的一种加油工况的示意图。
[0025]图示:10、壳体;11、上阀壳;12、中阀壳;13、下阀壳;14、第一气室;15、第一开口;16、第二开口;17、第二气室;18、第三气室;20、油箱管路接头;21、碳罐管路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箱隔离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阀壳、中阀壳和下阀壳,所述中阀壳的两端分别连接上阀壳和下阀壳,所述上阀壳和中阀壳形成第一气室;油箱管路接头和碳罐管路接头,所述油箱管路接头连接所述中阀壳,所述油箱管路接头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气室,所述碳罐管路接头连接所述下阀壳,所述中阀壳或下阀壳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气室和下阀壳内腔的第一开口,所述下阀壳具有连通下阀壳内腔和碳罐管路接头内腔的第二开口;电磁线圈组件、阀头组件和补气复位弹簧,所述电磁线圈组件设置在所述上阀壳内,所述阀头组件延伸至所述中阀壳内,所述电磁线圈组件用于驱动阀头组件靠近或远离第一开口以封堵或打开第一开口,所述下阀壳内的气体压力作用在所述阀头组件上以使阀头组件具有打开第一开口的趋势,所述补气复位弹簧作用在所述阀头组件上以使阀头组件具有封堵第一开口的趋势,所述阀头组件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气室和下阀壳内腔的导气通道;泄压阀头和泄压复位弹簧,所述泄压阀头和泄压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下阀壳内,所述泄压复位弹簧作用在泄压阀头上以使泄压阀头具有封堵导气通道的趋势,所述第一气室的气体压力通过导气通道作用在泄压阀头上以使泄压阀头具有打开导气通道的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隔离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流阀,所述限流阀设置在所述下阀壳内并将所述下阀壳内腔划分为第二气室和第三气室,所述第二气室连通第一开口,所述第三气室通过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碳罐管路接头内腔,所述限流阀上设置有贯穿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限流孔,所述泄压复位弹簧作用在所述限流阀上以使限流阀具有打开第二开口的趋势,所述第二气室的气体压力作用在所述限流阀上以使限流阀具有封堵第二开口的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箱隔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开口处和限流阀的下表面,所述泄压阀头设置在所述限流阀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隔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阀壳或下阀壳还设置有连通导气通道的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泄压阀头通过封堵或打开泄压通道以实现封堵或打开导气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隔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头组件包括阀头底座和泄压阀杆,所述导气通道设置在阀头底座上,所述泄压阀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电磁线圈组件和阀头底座,所述补气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泄压阀杆上。6.一种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润江郦强付静申立影张坤赵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恩都法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