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侧面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518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侧面连接结构,包括H型钢梁(1),H型钢梁(1)外设有混凝土楼板(2);所述H型钢梁(1)包括上翼缘(101)和下翼缘(103),上翼缘(101)和下翼缘(103)之间设有腹板(102),腹板(102)两侧均设有一组横向加劲板(104),上翼缘(101)和下翼缘(103)之间还设有封边钢筋(10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下翼缘变形过大、连接节点抗轴向滑移能力弱、结构复杂、现场安装困难以及造价高昂等问题。价高昂等问题。价高昂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侧面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楼板结构领域,特别是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侧面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在工民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混凝土楼板作为一种常用的钢结构建筑楼板做法,有着舒适度高,隔音、保温效果好,承载力高,制作便宜,工法成熟等优点。为了充分利用混凝土楼板和钢结构建筑的优点,将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相结合,通常的做法是将混凝土楼板搭设在钢梁上部,其好处是施工方便,然而这样的做法会增加楼层结构的总厚度,进而影响建筑净高,挤压设备管线空间或降低建筑品质。而且,传统的方式由于钢梁裸露在混凝土板下方,势必对造型美观产生影响,一般需要增加吊顶,进而增加造价;同时需要对除上表面以外的钢梁表面进行防火和防腐保护,造价相对高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已有一些将楼板搁置于钢梁侧面的做法,然而现有将楼板搁置于侧面的做法,大多存在着一种或多种弊端,如a)下翼缘变形过大、b)连接节点整体性差,抗轴向滑移能力弱,板钢筋与钢梁连接较弱、c)结构做法复杂、配件繁多、现场安装困难、d)造价高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侧面连接结构。本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下翼缘变形过大、连接节点抗轴向滑移能力弱、结构复杂、现场安装困难以及造价高昂等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侧面连接结构,包括H型钢梁,H型钢梁外设有混凝土楼板;所述H型钢梁包括上翼缘和下翼缘,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设有腹板,腹板两侧均设有一组横向加劲板,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还设有封边钢筋。
[0005]前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侧面连接结构中,横向加劲板外侧端与上翼缘和下翼缘的外侧端之间的距离为50

70mm。
[0006]前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侧面连接结构中,述混凝土楼板包括位于H型钢梁外的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内设有位于上翼缘上方的顶层钢筋和位于下翼缘上方的底层钢筋;所述底层钢筋的内端设有弯锚结构,且弯锚结构位于腹板的侧面。
[0007]前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侧面连接结构中,所述混凝土楼板顶部高于H型钢梁顶部的距离为30~50mm。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H型钢梁和设置在其侧面的混凝土楼板构成,H型钢梁又由上翼缘、下翼缘、腹板、横向加劲板和封边钢筋组成,横向加劲板、封边钢筋均能起到抗剪键的作用,限制楼板与钢梁的轴向错动;同时,横向加劲板能够有效提高钢梁下翼缘的面外刚度,抑制下翼缘面外弯曲变形;封边钢筋类似于混凝土梁的钢筋,能够对钢梁腹板侧混凝土产生有效的环箍约束作用,进而能够提高板底纵筋锚固的可靠性。本技术的整体构造简单合理,混凝土楼板与H型钢梁之间可以有效传力,协同工作,能够形成良好的
结构体系。本技术通过混凝土包裹钢梁的做法,提高了钢梁翼缘和腹板的稳定性;通过横向加劲板的设置,解决了现有做法中下翼缘变形过大、节点抗轴向滑移能力弱等问题;与此同时,钢梁无需开孔,避免了因开孔导致的强度下降、造价提升、工期延长等问题;钢梁组件均可在工厂预制组装,可实现工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除下翼缘的下表面外,其余所有钢梁表面均置于现浇混凝土中,减少了防腐、防火费用。本技术还能够大幅减少结构厚度,在楼层层高相同的情况下,提高空间净高,提升建筑品质;钢梁顶无需设置栓钉,进一步降低了结构厚度。本技术还能够营造清水混凝土楼板的整体效果,可取代板柱结构,且在许多实例中,梁板柱构件尺寸相较钢筋混凝土厚板结构更有优势,结构形式更灵活。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下翼缘变形过大、连接节点抗轴向滑移能力弱、结构复杂、现场安装困难以及造价高昂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楼板板底与H型钢梁底面平齐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楼板板底高于H型钢梁底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H型钢梁的三维结构视图;
[0012]图4是H型钢梁的二维结构视图。
[0013]附图中的标记为:1

H型钢梁,2

混凝土楼板,101

上翼缘,102

腹板,103

下翼缘,104

横向加劲板,105

封边钢筋,201

顶层钢筋,202

底层钢筋,203

混凝土层,204

弯锚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15]实施例。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侧面连接结构,构成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H型钢梁1,H型钢梁1外设有混凝土楼板2;所述H型钢梁1包括上翼缘101和下翼缘103,上翼缘101和下翼缘103之间设有腹板102,腹板102两侧均设有一组横向加劲板104,上翼缘101和下翼缘103之间还设有位于腹板两侧的封边钢筋105。
[0016]同一侧相邻的横向加劲板104之间的间距为500

1000mm。
[0017]同一侧相邻的封边钢筋之间的间距为200

300mm。
[0018]横向加劲板104外侧端与上翼缘101和下翼缘103的外侧端之间的距离为50

70mm。
[0019]所述混凝土楼板2包括位于H型钢梁1外的混凝土层203,混凝土层203内设有位于上翼缘101上方的顶层钢筋201和位于下翼缘103上方的底层钢筋202;所述底层钢筋202的内端设有弯锚结构204,且弯锚结构204位于腹板102的侧面。
[0020]所述混凝土楼板2顶部高于H型钢梁1顶部的距离为30~50mm。
[0021]H型钢上、下翼缘之间的空腔称为梁腋,梁腋采用混凝土浇筑,与楼板整浇。
[0022]所述H型钢梁为焊接H型钢梁或轧制H型钢
[0023]所述H型钢梁为翼缘等宽H型钢梁或翼缘不等宽H型钢梁。当为翼缘不等宽H型钢梁时,上翼缘的宽度小于下翼缘的宽度。
[0024]所述上翼缘101和下翼缘103等宽,或上翼缘101宽度小于下翼缘103。
[0025]所述横向加劲板104连接于腹板102两侧,上、下翼缘101、103之间,等间隔布置,且下翼缘103的外边缘内退60mm左右,以便于混凝土浇筑。
[0026]封边钢筋105固定于上、下翼缘101、103之间,等间隔布置;所述封边钢筋105外皮距所述下翼缘103外缘留一倍保护层厚度距离。
[0027]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2配有顶层钢筋201和底层钢筋202。
[0028]参见图1、图2,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2于钢梁1侧面浇筑。
[0029]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2板顶高于所述上翼缘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侧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H型钢梁(1),H型钢梁(1)外设有混凝土楼板(2);所述H型钢梁(1)包括上翼缘(101)和下翼缘(103),上翼缘(101)和下翼缘(103)之间设有腹板(102),腹板(102)两侧均设有一组横向加劲板(104),上翼缘(101)和下翼缘(103)之间还设有封边钢筋(1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侧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横向加劲板(104)外侧端与上翼缘(101)和下翼缘(103)的外侧端之间的距离为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光勇孙殿宇胡达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