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化妆品重金属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506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化妆品重金属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试管,所述检测试管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设有搅拌结构,所述检测试管外侧靠近上端的位置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一号橡胶环、环形凹槽、管口塞、拉绳、安装通孔、迷你电动马达、搅拌杆、搅拌叶片、排气口、插销杆、橡皮套与拉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化妆品重金属检测装置,通过搅拌结构可以对检测试管内部进行搅拌,加速化妆品一部分与检测试剂的反应,省去人为搅拌,减小工作强度,且可以提供密封环境,通过支撑结构使得试管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不同高度立在工作桌面上,更加方便检测人员观察,且拆装方便。且拆装方便。且拆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化妆品重金属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妆品检测装置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化妆品重金属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化妆品检测是指利用相关实验室仪器设备,针对各类化妆品进行成分含量等检测,以符合国家法规及标准,保证化妆品的卫生质量和使用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化妆瓶检测装置中有针对重金属的检测,重金属检测装置中就有试管、烧杯等化学仪器;现有的化妆品检测装置中的试管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的试管无搅拌结构,需要人为搅拌,且试管还无支撑结构,不能手持进行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妆品重金属检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用于化妆品重金属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试管,所述检测试管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设有搅拌结构,所述检测试管外侧靠近上端的位置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一号橡胶环、环形凹槽、管口塞、拉绳、安装通孔、迷你电动马达、搅拌杆、搅拌叶片、排气口、插销杆、橡皮套与拉环,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二号橡胶环、固定环、U形框、一号圆形通孔、一号旋转轴、支撑杆、开口、二号圆形通孔、二号旋转轴、支脚与橡胶吸盘。
[0006]优选的,所述一号橡胶环设于检测试管内侧靠近上端的位置,所述环形凹槽开设于一号橡胶环外侧位于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所述管口塞固定于一号橡胶环内侧,所述拉绳固定于管口塞上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所述搅拌结构通过一号橡胶环设于检测试管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通孔开设于管口塞上表面靠近中心位置,所述迷你电动马达固定于安装通孔的内侧,所述搅拌杆固定于迷你电动马达上转动轴的下端,所述搅拌叶片固定于搅拌杆的下端,所述排气口开设于管口塞上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
[0008]优选的,所述橡皮套固定于插销杆外侧靠近下端的位置,所述拉环固定于插销杆外侧靠近上端的位置,所述插销杆固定有橡皮套的一端位于排气口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二号橡胶环设于检测试管外侧靠近上端的位置,所述固定环固定于二号橡胶环的外侧,所述U形框固定于固定环的外侧,所述一号圆形通孔开设于U形框侧面,所述一号旋转轴设于一号圆形通孔的内部,所述一号旋转轴之间固定有支撑杆且位于U形框的内部,所述U形框的数量为三个,所述U形框均匀分布于固定环的外侧,所述支撑结构通过二号橡胶环设于检测试管外侧靠近上端的位置。
[0010]优选的,所述开口开设于支撑杆侧面位于下端的位置,所述二号圆形通孔开设于开口的内侧,所述二号旋转轴设于二号圆形通孔的内部,所述支脚固定于二号旋转轴之间
且位于开口的内部,所述橡胶吸盘固定于支脚的下表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搅拌结构,搅拌结构可以对检测试管内部进行搅拌,加速化妆品一部分与检测试剂的反应,省去人为搅拌,减小工作强度,且可以提供密封环境,通过设置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使得试管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不同高度立在工作桌面上,更加方便检测人员观察,且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化妆品重金属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化妆品重金属检测装置的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化妆品重金属检测装置的图1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化妆品重金属检测装置的图1中C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化妆品重金属检测装置的搅拌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化妆品重金属检测装置的支撑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9]图中:1、检测试管;2、搅拌结构;201、一号橡胶环;202、环形凹槽;203、管口塞;204、拉绳;205、安装通孔;206、迷你电动马达;207、搅拌杆;208、搅拌叶片;209、排气口;210、插销杆;211、橡皮套;212、拉环;3、支撑结构;301、二号橡胶环;302、固定环;303、U形框;304、一号圆形通孔;305、一号旋转轴;306、支撑杆;307、开口;308、二号圆形通孔;309、二号旋转轴;310、支脚;311、橡胶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如图1

6所示,一种用于化妆品重金属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试管1,检测试管1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设有搅拌结构2,检测试管1外侧靠近上端的位置设有支撑结构3,搅拌结构2包括一号橡胶环201、环形凹槽202、管口塞203、拉绳204、安装通孔205、迷你电动马达206、搅拌杆207、搅拌叶片208、排气口209、插销杆210、橡皮套211与拉环212,支撑结构3包括二号橡胶环301、固定环302、U形框303、一号圆形通孔304、一号旋转轴305、支撑杆306、开口307、二号圆形通孔308、二号旋转轴309、支脚310与橡胶吸盘311;
[0022]一号橡胶环201设于检测试管1内侧靠近上端的位置,环形凹槽202开设于一号橡胶环201外侧位于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管口塞203固定于一号橡胶环201内侧,拉绳204固定于管口塞203上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搅拌结构2通过一号橡胶环201设于检测试管1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安装通孔205开设于管口塞203上表面靠近中心位置,迷你电动马达206固定于安装通孔205的内侧,搅拌杆207固定于迷你电动马达206上转动轴的下端,搅拌叶片208固定于搅拌杆207的下端,排气口209开设于管口塞203上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橡皮套211固定于插销杆210外侧靠近下端的位置,拉环212固定于插销杆210外侧靠近上端的位置,插销杆210固定有橡皮套211的一端位于排气口209的内部,启动搅拌结构2中的迷你电动马达206,迷你电动马达206上的转动轴带动搅拌杆207,搅拌叶片208通过搅拌杆207对混合液体进行搅拌,化妆品一部分与检测试剂需要在密封的环境中时,可以将插销杆210连通
橡皮套211重新插入排气口209的内部,搅拌完成后,等待沉淀,然后进行观察;二号橡胶环301设于检测试管1外侧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环302固定于二号橡胶环301的外侧,U形框303固定于固定环302的外侧,一号圆形通孔304开设于U形框303侧面,一号旋转轴305设于一号圆形通孔304的内部,一号旋转轴305之间固定有支撑杆306且位于U形框303的内部,U形框303的数量为三个,U形框303均匀分布于固定环302的外侧,支撑结构3通过二号橡胶环301设于检测试管1外侧靠近上端的位置;开口307开设于支撑杆306侧面位于下端的位置,二号圆形通孔308开设于开口307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化妆品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试管(1),所述检测试管(1)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设有搅拌结构(2),所述检测试管(1)外侧靠近上端的位置设有支撑结构(3),所述搅拌结构(2)包括一号橡胶环(201)、环形凹槽(202)、管口塞(203)、拉绳(204)、安装通孔(205)、迷你电动马达(206)、搅拌杆(207)、搅拌叶片(208)、排气口(209)、插销杆(210)、橡皮套(211)与拉环(212),所述支撑结构(3)包括二号橡胶环(301)、固定环(302)、U形框(303)、一号圆形通孔(304)、一号旋转轴(305)、支撑杆(306)、开口(307)、二号圆形通孔(308)、二号旋转轴(309)、支脚(310)与橡胶吸盘(3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化妆品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橡胶环(201)设于检测试管(1)内侧靠近上端的位置,所述环形凹槽(202)开设于一号橡胶环(201)外侧位于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所述管口塞(203)固定于一号橡胶环(201)内侧,所述拉绳(204)固定于管口塞(203)上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所述搅拌结构(2)通过一号橡胶环(201)设于检测试管(1)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化妆品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孔(205)开设于管口塞(203)上表面靠近中心位置,所述迷你电动马达(206)固定于安装通孔(205)的内侧,所述搅拌杆(207)固定于迷你电动马达(206)上转动轴的下端,所述搅拌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华香王艳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欣姬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