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流多路泵的控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503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流多路泵的控压结构,包括泵头体,泵头体内设有增压腔、出水腔、真空腔,泵头体上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进水端,真空腔与增压腔接通,增压腔与出水腔接通,进水端、真空腔接通的水路上构成有控流组件,控流组件上设有切换杆,泵头体内还设有衬套,衬套内设有空腔,空腔与第一出水口接通,衬套的下端周向呈环状分布多个与空腔导通的通孔,出水槽处设有用于控制出水槽处水路密封或者导通的断流组件,进水端上设有固定套环,固定套环上套接有阀体,阀体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进水孔接通的水路上设有第一封水口及控制第一封水口处水路密封或者导通的控压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调节进水口的源水水压,避免较大压力的有压水源对切换杆的影响,保证切换杆能准确、正常的进行水路切换。正常的进行水路切换。正常的进行水路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流多路泵的控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流体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控流多路泵的控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用净饮机进入千家万户。
[0003]目前的家用净饮机系统中,大都是分为常温水和制冷、制热的水路,通过供水泵的出水口分出两路水路,在相应的水路上分别安装电磁阀,再通过控制面板来控制电磁阀的开启,这样便能根据需要控制水龙头处的出水;此种系统中,需要用到较为复杂的管路分布及较多的控制部件来实现其功能,这样使得整个系统的工艺成本较高,系统结构复杂,故障率也较高,所以相关人员研发了具有双路出水的控流泵,可以通过泵内的切换杆分别控制对于常温水水路和制冷、制热水路的供水,通过电压的改变现实水路的切换,还能实现两个出水口同时为净饮系统供水,但是在进水端是有压水源时,有压水源的较大水压对切换杆的影响较大,使得切换杆在进行水路切换时不精确,影响泵的正常运行,使得整个净饮系统的常温水水路和制冷、制热水路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流多路泵的控压结构,用以控制调节进水口的源水水压,避免较大压力的有压水源对切换杆的影响,保证切换杆能准确、正常的进行水路切换。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0006]一种控流多路泵的控压结构,包括泵头体,所述泵头体内设有增压腔、出水腔、真空腔,泵头体上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进水端,真空腔通过进水槽、进水单向结构与增压腔接通,增压腔通过出水单向结构与出水腔接通,所述进水端、真空腔接通的水路上构成有封水套环及控制封水套环处水路密封或者导通的控流组件,控流组件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分别与出水腔接通或者阻断的切换杆,所述泵头体内还设有衬套,衬套内设有用于切换杆滑动的空腔,所述空腔与第一出水口接通,衬套的下端周向呈环状分布多个与空腔导通的通孔,通孔与出水腔接通,所述泵头体内设有导通第二出水口与出水腔之间水路的出水槽,出水槽处设有用于控制出水槽处水路密封或者导通的断流组件,所述进水端上设有固定套环,固定套环上套接有阀体,阀体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进水孔接通的水路上设有第一封水口及控制第一封水口处水路密封或者导通的控压组件。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目前的控流多路泵中的进水口处直接接入有压源水,有压水源会影响切换杆上下移动的准确性,这样就会影响到整个净饮系统水路的切换状态。本方案中,在控流多路泵的进水端设置阀体,阀体上设置有压水源进入的进水口,进水口与进水孔之间的水路上设置控压组件,能有效的调节有压源水的进水量,从而改变控流多路泵进水端的水压,这样就能避免进入控流多路泵内的水压过大,减小水压对切换杆上下移动距离的影响,从而保证控流多路泵内水路正常切换,使得控流多路泵为净饮系统正常供水。
[0008]优选的,所述控压组件包括第一感压板、第一复位弹簧、第一控制杆,泵头体内设有第一滑动腔和第二滑动腔,第一感压板一端与阀体内壁之间密封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动腔内壁密封滑动连接,第一感压板一侧与泵头体之间构成空气腔,另一侧与阀体之间构成进水腔,第一控制杆与第一感压板中部固定连接,且第一控制杆的一端与第二滑动腔内壁密封滑动连接,另一端密封封水口,第一控制杆内设有导通进水口与第二滑动腔的条形槽道,第一复位弹簧一端作用于泵头体上,另一端作用于第一感压板上,第一控制杆侧壁上设有第一限流槽,第一感压板上设有接通第一限流槽与进水孔之间水路的过水口,第一控制杆在空气腔内气压、进水腔水压力、第一复位弹簧共同在作用下构成密封封水口或者控制封水口导通的控压组件。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杆两端的周向分别设有第六密封圈和第七密封圈,所述第一感压板两端的周向分别设有第八密封圈和第九密封圈。第六密封圈用于密封第二控制杆与第二滑动腔内壁之间的安装间隙,第七密封圈用于在第二控制杆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密封封水口处水路,第八密封圈用于密封圈第二感压板与第一滑动腔内壁之间的安装间隙,避免水进入到空气腔内,第九密封圈避免进水腔内的源水进入到空气腔内。
[0010]优选的,所述断流组件包括封堵塞和第三复位弹簧,封堵塞套设于出水槽内且能在出水槽内上下滑动,第三复位弹簧一端作用与封堵塞上,另一端作用与出水单向结构上,封堵塞在切换杆的推力、第三复位弹簧的弹力共同作用下控制第二封水口处水路的密封或导通。
[0011]优选的,所述控流组件包括第二控制杆、第二复位弹簧、第二感压板,第二控制杆上端与第二感压板底面连接,第二控制杆下端与切换杆连接,第二感压板周边与真空腔侧壁密封接触,泵头体上端设有泵头盖,第二感压板与泵头盖之间构成大气腔且泵头盖上设有导通大气腔的大气孔;第二控制杆侧壁设有第二限流槽,第二控制杆周向依次设有第一密封圈、支撑套环、第二密封圈,支撑套环上设有与进水口接通的进水孔,第一密封圈、支撑套环、第二密封圈压紧在封水套环与衬套之间;第二复位弹簧一端作用于第二感压板底面,另一端作用于封水套环上,第二控制杆在大气腔内气压、真空腔内压力、第二复位弹簧的共同作用下构成密封或导通进水口与真空腔之间水路的控流组件。
[0012]优选的,所述衬套周边套设有第三密封圈,第三密封圈位于通孔与第一出水口之间。第三密封圈用于密封衬套与泵头体内壁之间的安装缝隙,避免出水流道的水提前进入到第一出水口。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感压板周边与真空腔侧壁之间通过第四密封圈密封。第四密封圈用于密封第二感压板侧面与真空腔内侧壁之间的间隙,避免真空腔内的水进入大气腔,再从大气孔流出至外部,造成泵渗水。
[0014]优选的,所述切换杆下端周边与空腔侧壁之间通过第五密封圈密封。第五密封圈用于密封切换杆侧壁与空腔壁之间的缝隙,避免源水经缝隙提前进入第五密封圈上方的空腔内,造成第一出水口有水流通过,这样切换杆切换水路的作用便会受到影响。
[0015]优选的,所述通孔与出水腔之间设有由泵头体本体构成的出水流道。
[0016]优选的,所述衬套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空腔与第一出水口之间水路的出水孔。在第五密封圈随着切换杆向下移动并超过通孔时,出水流道内的水经通孔进入衬套的空腔里面,再经出水孔从第一出水口输送至净饮系统。
[0017]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在控流多路泵的进水端控压组件,能有效的调节有压源水的进水量,从而改变控流多路泵进水端的水压,这样就能避免进入控流多路泵内的水压过大,减小水压对切换杆上下移动距离的影响,从而保证控流多路泵内水路正常切换,使得控流多路泵为净饮系统正常供水。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

A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01

进水口,02

条形槽道,03

第七密封圈,04

第一控制杆,05

第一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流多路泵的控压结构,包括泵头体(16),所述泵头体(16)内设有增压腔(13)、出水腔(14)、真空腔(30),泵头体(16)上设有第一出水口(18)、第二出水口(17)和进水端,真空腔(30)通过进水槽(15)、进水单向结构(45)与增压腔(13)接通,增压腔(13)通过出水单向结构(44)与出水腔(14)接通,所述进水端、真空腔(30)接通的水路上构成有封水套环(62)及控制封水套环(62)处水路密封或者导通的控流组件,控流组件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出水口(18)、第二出水口(17)分别与出水腔(14)接通或者阻断的切换杆(54),所述泵头体(16)内还设有衬套(52),衬套(52)内设有用于切换杆(54)滑动的空腔(53),所述空腔(53)与第一出水口(18)接通,衬套(52)的下端周向呈环状分布多个与空腔(53)导通的通孔(57),通孔(57)与出水腔(14)接通,所述泵头体(16)内设有导通第二出水口(17)与出水腔(14)之间水路的出水槽(49),出水槽(49)处设有用于控制出水槽(49)处水路密封或者导通的断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上设有固定套环(32),固定套环(32)上套接有阀体(34),阀体(34)上设有进水口(01),进水口(01)与进水孔(21)接通的水路上设有第一封水口(38)及控制第一封水口(38)处水路密封或者导通的控压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流多路泵的控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压组件包括第一感压板(35)、第一复位弹簧(05)、第一控制杆(04),泵头体(16)内设有第一滑动腔(10)和第二滑动腔(09),第一感压板(35)一端与阀体(34)内壁之间密封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动腔(10)内壁密封滑动连接,第一感压板(35)一侧与泵头体(16)之间构成空气腔(06),另一侧与阀体(34)之间构成进水腔(36),第一控制杆(04)与第一感压板(35)中部固定连接,且第一控制杆(04)的一端与第二滑动腔(09)内壁密封滑动连接,另一端密封封水口,第一控制杆(04)内设有导通进水口(01)与第二滑动腔(09)的条形槽道(02),第一复位弹簧(05)一端作用于泵头体(16)上,另一端作用于第一感压板(35)上,第一控制杆(04)侧壁上设有第一限流槽(39),第一感压板(35)上设有接通第一限流槽(39)与进水孔(21)之间水路的过水口(37),第一控制杆(04)在空气腔(06)内气压、进水腔(36)水压力、第一复位弹簧(05)共同在作用下构成密封第一封水口(38)或者控制第一封水口(38)导通的控压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流多路泵的控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杆(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如景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伟力宝电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