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同位素碳-14标记的苄基化合物、丙硫菌唑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代谢实验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44809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射性同位素碳

14标记的苄基化合物、丙硫菌唑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代谢实验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放射化学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碳
ꢀ‑
14标记的苄基化合物、丙硫菌唑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代谢实验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丙硫菌唑(英文名称prothioconazole)是一种新型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谷类、麦类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丙硫菌唑毒性低,无致畸,致突变型,对胚胎无毒性,对人和环境安全,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羊毛甾醇或2,4

亚甲基二氢羊毛甾14位上的脱甲基化作用。
[0003]放射性标记,是用放射性核素取代化合物分子的一种或几种原子而使它能被识别并可用作示踪剂的化合物。它与未标记的相应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及生物学性质,不同的只是它带有放射性,因而可利用放射性探测技术来追踪。
[0004]为进一步研究丙硫菌唑在环境、植物及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本专利技术拟通过合理的合成路线合成一种放射性标记的丙硫菌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碳

14 标记的苄基化合物、丙硫菌唑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代谢实验中的应用。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碳

14标记的苄基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0007][0008]其中,放射性同位素碳

14均匀标记在苯环上(星号*标记),
[0009]R1=F、Cl、Br、I、CN、OH、CH3S、CH3SO、CH3SO2或H;
[0010]R2=F、Cl、Br、I、CN、OH或H。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苄基化合物其官能团可变性强,能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具有碳

14标记苯环的化合物的制备,例如放射性同位素碳

14标记的丙硫菌唑,为示踪研究提供保障。
[0012]进一步优选地,上述苄基化合物通式中,
[0013]R1=F、Cl、Br、I、CN、OH或H;
[0014]R2=F、Cl、Br、I、CN、OH或H。
[00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放射性同位素碳

14标记的苄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16]具体地,当R1、R2均为卤素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放射性同位素碳

14标记的苯胺为起始原料,依次经corey

kim氧化、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和重氮化反应制得。
℃,加入硫粉的四氢呋喃溶液进行还原反应。
[0036]进一步地,步骤S5反应得到IM

5后,反应体系不经过后处理,直接加入SM

2进行步骤S6反应。
[0037]进一步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所述放射性同位素碳

14标记的丙硫菌唑粗品的提纯,所述提纯包括将粗品用二氯甲烷

甲醇体系过正相Flash柱后,再用乙腈

水体系过反相Flash柱。
[0038]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放射性同位素碳

14标记的丙硫菌唑在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003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碳

14标记的苄基化合物、丙硫菌唑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突破传统合成方法,以放射性同位素碳

14 标记的苯胺为原料制备得到放射性同位素碳

14标记的苄基化合物,其代谢稳定,结构可变性强,可以其为原料进一步合成放射性同位素碳

14标记的化合物,例如丙硫菌唑,从而有利于示踪研究。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放射性同位素碳

14标记的丙硫菌唑的质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2]若无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均可通过市购获得。
[0043]实施例1
[004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碳

14标记的邻位取代苄氯,结构式如下:
[0045]放射性同位素碳

14均匀标记在苯环上。
[0046]其合成路线如下:
[0047][0048]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49]Step 1
[0050]取碳14标记的苯胺盐酸盐(SM

1)800mg置于反应瓶中,分别加入30mL二氯甲烷,620mg三乙胺和580mg二甲硫醚,冷却至外温

15℃~

10℃。滴加N

氯代琥珀酰亚胺的二氯甲烷溶液(980mg溶于30mL),加完继续搅拌20min。滴加入三乙胺的二氯甲烷溶液 (900mg,5ml二氯甲烷),加完后自然升温搅拌20min,反应转移至油浴加热至40℃,反应过夜。TLC监测原料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分别用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饱和NaCl水溶液各
洗一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真空干燥,得到粗品(IM

1)920mg,收率96%。
[0051]Step 2
[0052]将上一步制备的IM

1置于反应瓶中,加入15mL二氯甲烷溶解,冰浴降温至0℃,向其中滴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的二氯甲烷溶液(1.31g, 30mL)。冰浴下反应一个小时,TLC监测原料反应完毕。反应液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两遍,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合并有机层,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深棕色油状粗品(IM

2)1.02g,收率100%。
[0053]Step 3
[0054]将上一步制备的IM

2溶于18mL 1,2

二氯乙烷中,转移至反应瓶中,加热至50℃。向其中通入HCl气体,保温反应4小时,TLC监测原料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加入18ml正己烷,搅拌10min过滤,得浅棕色固体(IM

3),真空干燥得0.95g,收率89%。
[0055]Step 4
[0056]将上一步制备的IM

3置于反应瓶中,加入10mL 6N盐酸分散,冰盐浴冷却至

5℃。滴加NaNO2水溶液(549mg溶于3.4mL蒸馏水),保温反应半小时。将反应液加入到CuCl的浓盐酸溶液中(1.57g, 5.2mL),室温搅拌30min,加热至外温40℃反应5h。冷却,加水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碳

14标记的苄基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其中,放射性同位素碳

14均匀标记在苯环上,R1=F、Cl、Br、I、CN、OH、CH3S、CH3SO、CH3SO2或H;R2=F、Cl、Br、I、CN、OH或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同位素碳

14标记的苄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F、Cl、Br、I、CN、OH或H;R2=F、Cl、Br、I、CN、OH或H。3.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同位素碳

14标记的苄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R1、R2均为卤素,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放射性同位素碳

14标记的苯胺为起始原料,依次经corey

kim氧化、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和重氮化反应制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同位素碳

14标记的苄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放射性同位素碳

14标记的苯胺与N

氯代琥珀酰亚胺在有机溶剂、三乙胺和二甲硫醚存在下,35~45℃反应10~24h,得到化合物Ⅰ;S2、将化合物Ⅰ用有机溶剂溶解,加入间氯过氧苯甲酸,在冰浴下反应1~2h,得到化合物Ⅱ;S3、将化合物Ⅱ溶于有机溶剂中,加热至35~80℃,加入HX1保温反应4~5h,得到化合物Ⅲ;S4、将化合物Ⅲ用HX2分散,冰盐浴冷却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自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北北九食品检验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