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婷专利>正文

一种电子鱼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78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电子鱼漂,包括漂身、漂尾和漂角,漂角设于漂身的下端,漂尾包括多个深色漂目、多个橙红漂目和多个浅绿色漂目,其中,橙红漂目和浅绿色漂目均为圆柱形,且橙红漂目的直径大于浅绿色漂目的直径,深色漂目的两端分别与一橙红漂目和一浅绿色漂目一体连接,漂尾的上端为橙红漂目,漂尾的下端为浅绿色漂目、且连接有柱形电池仓,柱形电池仓内设置电池和LDE灯带,LDE灯的光照通过橙红漂目和浅绿色漂目显示,电池与LDE灯电连接,柱形电池仓与漂身可拆卸连接,柱形电池仓与漂身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基于上述,该电子鱼漂采用三目间隔设置,橙红漂目采用加粗设置,解决了漂尾整体加粗引起笨重的问题,使鱼漂既醒目又灵敏。敏。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鱼漂


[0001]本技术涉及钓鱼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鱼漂。

技术介绍

[0002]鱼漂是垂钓时鱼儿咬钩的讯息反应的工具。人们通过鱼漂的动作,不但可以判断鱼儿吃食的情况,从而决定提竿的时机,还可以通过鱼漂的动作判断出是什么鱼在咬钩。现在市场上的鱼漂各式各样,然而,存在以下缺点:
[0003]1、漂尾整根加粗,自重大,而局部套设空心圆筒形,下水阻力大、灵敏度低,漂尾整根采用较细的结构,灵敏度极低。
[0004]2、漂尾无导流结构,下水阻力大、灵敏度低。
[0005]3、漂尾与漂身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多次更换电池时,极易使螺纹配合面防水性能降低或连接性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入水阻力小、灵敏度高、醒目、自重轻的电子鱼漂。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子鱼漂,包括漂身、漂尾和漂角,所述漂角设于漂身的下端,所述漂尾包括多个深色漂目、多个橙红漂目和多个浅绿色漂目,其中,所述橙红漂目和浅绿色漂目均为圆柱形,且橙红漂目的直径大于浅绿色漂目的直径,所述深色漂目的两端分别与一橙红漂目和一浅绿色漂目一体连接,所述漂尾的上端为橙红漂目,所述漂尾的下端为浅绿色漂目、且连接有柱形电池仓,所述柱形电池仓内设置电池和LDE灯带,所述LDE灯的光照通过橙红漂目和浅绿色漂目显示,所述电池与LDE灯电连接,所述柱形电池仓与漂身可拆卸连接,所述柱形电池仓与漂身的上端可拆卸连接。
[0008]基于上述,该电子鱼漂采用三目间隔设置,橙红漂目采用加粗设置,浅绿色漂目采用正常设计,解决了漂尾整体加粗引起笨重的问题,使鱼漂既醒目又灵敏。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优选地,所述深色漂目为圆锥台结构,所述深色漂目小径端的直径与浅绿色漂目的直径一致,所述深色漂目大径端的直径与橙红漂目的直径一致。
[0011]优选地,所述深色漂目的颜色为黑色。
[0012]优选地,所述漂尾为玻纤硬尾。
[0013]优选地,所述柱形电池仓的下部为管状结构,该柱形电池仓下端外壁的径向上设有与柱形电池仓一体的导向部,所述漂身的上端具有与管状结构间隙配合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内壁的轴向上开设有供导向部滑动的导向槽,所述第一盲孔的下部内壁环向开设有直径大于第一盲孔直径的限位槽,所述导向部与限位槽带阻尼转动配合。
[0014]优选地,所述导向部的下端面开设有卡位凹槽,所述限位槽在与导向槽的轴向错位部设置有与卡位凹槽适配的卡位凸起,
[0015]优选地,所述限位槽的圆心角为180
°

[0016]优选地,所述管状结构的上部外壁设置至少一个环槽,所述环槽内装设有与导向槽、第一盲孔过盈配合的弹性密封圈。
[0017]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电子鱼漂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电子鱼漂中漂身与漂尾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的分解图;
[0023]图5为图4中限位槽处的剖视图。
[0024]附图中,
[0025]漂身10、第一盲孔11、导向槽12、限位槽13、卡位凸起14、漂尾20、深色漂目21、橙红漂目22、浅绿色漂目23、柱形电池仓24、导向部25、卡位凹槽251、漂角30、弹性密封圈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实施例1
[0028]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鱼漂,包括漂身10、漂尾20和漂角30。
[0029]如图1所示,漂角30设于漂身10的下端,漂角30与漂身10通过传统胶粘的方式连接,漂尾20包括多个深色漂目21、多个橙红漂目22和多个浅绿色漂目23,其中,橙红漂目22和浅绿色漂目23均为圆柱形,且橙红漂目22的直径大于浅绿色漂目23的直径,深色漂目21的两端分别与一橙红漂目22和一浅绿色漂目23连接,即橙红漂目22与浅绿色漂目23之间使用深色漂目21过渡,漂尾20的上端为橙红漂目22,漂尾20的下端为浅绿色漂目23、且连接有柱形电池仓24,柱形电池仓24内设置电池和LDE灯带,LDE灯的光照通过橙红漂目22和浅绿色漂目23显示,电池与LDE灯电连接,柱形电池仓24与漂身10可拆卸连接。
[0030]基于上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鱼漂采用三目间隔设置,橙红漂目22采用加粗设置,解决了漂尾20整体加粗引起笨重的问题,使鱼漂既醒目又灵敏。
[0031]在本实施例中,深色漂目21为圆锥台结构,深色漂目21小径端的直径与浅绿色漂目23的直径一致,深色漂目21大径端的直径与橙红漂目22的直径一致,深色漂目21的颜色为黑色,深色漂目21采用圆锥台结构,使漂尾20入水更流畅,水阻小,急收肩顿口效果加大,同时使视觉效果更加明显。
[0032]在本实施例中,漂尾20为玻纤硬尾,其硬度强,使用寿命长。
[0033]在本实施例中,柱形电池仓24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漂身10的上端开设有内螺纹孔,柱形电池仓24的外螺纹与内螺纹孔的螺纹配合连接使漂尾20与漂身10可拆卸连接。
[0034]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鱼漂,橙红漂目22采用加粗设计,浅绿色漂目23采用正常设计,深色漂目21采用锥台设计,使得漂尾20结构稳定、轻盈、醒目、灵敏,同时锥台设计的深色漂目21,使漂尾20入水阻力小,入水更加的流畅。
[0035]实施例二
[0036]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作进一步的优化,其优化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漂尾20与漂身10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
[0037]具体地,柱形电池仓24的下部为管状结构,该柱形电池仓24下端外壁的径向上设有与柱形电池仓24一体的导向部25,漂身10的上端具有与管状结构间隙配合第一盲孔11,第一盲孔11内壁的轴向上开设有供导向部25滑动的导向槽12,第一盲孔11的下部内壁环向开设有直径大于第一盲孔11直径的限位槽13,导向部25与限位槽13带阻尼转动配合。
[0038]基于上述,连接漂身10与漂尾20时,首先,将导向部25与导向槽12对齐、柱形电池仓24与第一盲孔11对齐插设,至导向部25进入限位槽13内,之后,相对旋转漂身10与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鱼漂,包括漂身(10)、漂尾(20)和漂角(30),所述漂角(30)设于漂身(10)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漂尾(20)包括多个深色漂目(21)、多个橙红漂目(22)和多个浅绿色漂目(23),其中,所述橙红漂目(22)和浅绿色漂目(23)均为圆柱形,且橙红漂目(22)的直径大于浅绿色漂目(23)的直径,所述深色漂目(21)的两端分别与一橙红漂目(22)和一浅绿色漂目(23)一体连接,所述漂尾(20)的上端为橙红漂目(22),所述漂尾(20)的下端为浅绿色漂目(23)、且连接有柱形电池仓(24),所述柱形电池仓(24)内设置电池和LDE灯带,所述LDE灯的光照通过橙红漂目(22)和浅绿色漂目(23)显示,所述电池与LDE灯电连接,所述柱形电池仓(24)与漂身(10)的上端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深色漂目(21)为圆锥台结构,所述深色漂目(21)小径端的直径与浅绿色漂目(23)的直径一致,所述深色漂目(21)大径端的直径与橙红漂目(22)的直径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深色漂目(21)的颜色为黑色。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婷
申请(专利权)人:胡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