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组件与具有旋转组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454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组件,包括本体,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总成与第二旋转轴总成,第一旋转轴总成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总成包括第二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同轴设置,第一旋转轴总成为球约束,第二旋转轴总成为圆柱约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旋转组件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旋转轴总成与具有旋转组件的装置,一端的旋转轴总成采用球约束,另一端的旋转轴总成采用圆柱约束,不仅能够稳定地约束旋转组件,而且能够较好地容差。较好地容差。较好地容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组件与具有旋转组件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组件与具有旋转组件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抬头显示装置包括旋转反光镜,其旋转轴通常为圆柱形,这样的结构不易约束,也就是反光镜不旋转时,由于圆柱形的旋转轴不易稳定地约束,旋转轴仍会发生小范围的转动,造成反光镜晃动,进而造成投射出的图像抖动,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转组件,一端的旋转轴总成采用球约束,另一端的旋转轴总成采用圆柱约束,不仅能够稳定地约束旋转组件,而且能够较好地容差。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组件,包括本体,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总成与第二旋转轴总成,第一旋转轴总成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总成包括第二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同轴设置,第一旋转轴总成为球约束,第二旋转轴总成为圆柱约束。
[0005]进一步地,第一旋转轴总成还包括轴座、与轴盖,第一旋转轴带有球状凸起,轴座与轴盖内侧设置有至少三个接触点不在同一平面的第一约束部,第一约束部对于第一旋转轴的球状凸起形成球约束。
[0006]进一步地,第二旋转轴总成还包括轴座、与轴盖,第二旋转轴带有球状凸起,轴座与轴盖内侧设置有至少三个接触点在同一平面的第二约束部,第二约束部对于第二旋转轴的球状凸起形成圆柱约束。
[0007]进一步地,第二约束部沿第二旋转轴的周向分布。
[0008]进一步地,第一旋转轴的球状凸起与第二旋转轴的球状凸起为球体或部分球体。
[0009]进一步地,第一旋转轴的球状凸起与第二旋转轴的球状凸起为中空的。
[001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旋转组件的装置,包括上述旋转组件,旋转组件的第一旋转轴总成的轴座与第二旋转轴总成的轴座分别固定于壳体内侧。
[0011]进一步地,第一旋转轴总成的轴座和/或第二旋转轴总成的轴座与壳体一体成型。
[0012]进一步地,所述具有旋转组件的装置为抬头显示装置。
[0013]进一步地,抬头显示装置中旋转组件的本体包括支撑件以及固定于支撑件上的平面镜或非球面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旋转组件与具有旋转组件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端的旋转轴总成采用球约束,另一端的旋转轴总成采用圆柱约束,不仅能够稳定地约束旋转组件,而且能够较好地容差。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抬头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所示的抬头显示装置的非球面镜组件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所示的非球面镜组件的旋转轴总成的爆炸图;
[0018]图4是图3所示的第一旋转轴总成的爆炸图;
[0019]图5是图3所示的第二旋转轴总成的侧视图;
[0020]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抬头显示装置的非球面镜组件的第一旋转轴总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旋转组件的装置,例如抬头显示装置,抬头显示装置包括后壳1、图像生成装置2、非球面镜组件3、平面镜组件或曲面镜组件(未示出)、上盖4以及盖板5。
[0022]图像生成单元2生成的图像,经平面镜组件或曲面镜组件、非球面镜组件3反射出抬头显示装置,照射到车辆的挡风玻璃上,在驾驶员的前方形成虚像,使得驾驶员不必低头看仪表就可以获知车辆的行驶状态。
[0023]本实施例的抬头显示装置中,非球面镜组件3为旋转组件,其旋转到不同的位置,能够将图像生成单元2生成的图像反射到挡风玻璃的不同高度。在车辆中可以手动或自动调节非球面镜3的旋转位置,以适应不同驾驶员的身高。
[0024]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非球面镜组件是固定的,即不旋转,平面镜组件或曲面镜组件是旋转组件,其旋转到不同的位置,同样能够将图像反射到挡风玻璃的不同高度,以适应不同驾驶员的身高。
[0025]如图2所示,非球面镜组件3包括本体与分别设置于本体两侧的第一旋转轴总成与第二旋转轴总成。
[0026]本体包括支撑件32以及固定于支撑件32的非球面镜31。
[0027]如图3、图4所示,第一旋转轴总成包括第一轴座41、第一旋转轴34与第一轴盖42,第一旋转轴34带有球状凸起341,本实施例中,球状凸起341为部分球体,且球状凸起341为中空的,便于批量注塑生产。在其他实施例中,球状凸起也可以是球体。
[0028]第一轴座41与第一轴盖42内侧设置有至少三个接触点不在同一平面的第一约束部。
[0029]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轴座41的内侧设置有三个第一约束部411,第一轴盖42内侧也设置有第一约束部(未示出),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轴座41与第一轴盖42通过卡扣固定后,四个第一约束部411对于球状凸起341形成球约束。
[0030]第一旋转轴总成采用球约束,能够稳定地约束旋转组件

非球面镜组件3,第一旋转轴34不会发生小范围的转动,避免非球面镜31晃动造成的虚像抖动,改善用户体验。
[0031]第一旋转轴总成的轴座41通过螺钉36固定于壳体1内侧,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铆接固定于壳体1内侧。
[0032]非球面镜组件3的另一端的第二旋转轴总成,包括第二轴座43、第二旋转轴35与第二轴盖44,第二轴座43与第二轴盖44内侧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二约束部。
[0033]本实施例中,第二旋转轴35具有球状凸起351,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旋转轴也可以是圆柱旋转轴。
[0034]如图5所示,第二轴座43设置有两个第二约束部431,第二轴盖44内侧设置有一个第二约束部441,三个第二约束部431、441与第二旋转轴35的球状凸起351的接触点在同一平面,即第二约束部431、441沿第二旋转轴35的周向分布,三个第二约束部431、441对于球状凸起351形成圆柱约束。
[0035]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各个部件会存在公差,第二旋转轴总成采用圆柱约束,使得非球面镜组件3能够轴向调整,从而能够较好地容差。
[0036]第二旋转轴总成的轴座43通过螺钉37固定于壳体1内侧,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铆接固定于壳体1内侧,还可以是第一旋转轴总成的轴座和/或第二旋转轴总成的轴座与壳体一体成型。
[0037]非球面镜组件3的第一旋转轴34与第二旋转轴35同轴设置,第一旋转轴总成为球约束,第二旋转轴总成为圆柱约束,既能够稳定地约束旋转组件,又能够较好地容差。
[0038]如图6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旋转轴总成包括第一轴座41'、第一旋转轴与第一轴盖42',第一轴盖42'为一金属片,第一轴座41'与第一轴盖42'内侧设置有至少三个接触点不在同一平面的第一约束部,对于第一旋转轴34的球状凸起341,能够形成球约束。
[0039]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技术并非限定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旋转组件包括本体,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总成与第二旋转轴总成,第一旋转轴总成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总成包括第二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同轴设置,第一旋转轴总成为球约束,第二旋转轴总成为圆柱约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轴总成还包括轴座、与轴盖,第一旋转轴带有球状凸起,轴座与轴盖内侧设置有至少三个接触点不在同一平面的第一约束部,第一约束部对于第一旋转轴的球状凸起形成球约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旋转轴总成还包括轴座、与轴盖,第二旋转轴带有球状凸起,轴座与轴盖内侧设置有至少三个接触点在同一平面的第二约束部,第二约束部对于第二旋转轴的球状凸起形成圆柱约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约束部沿第二旋转轴的周向分布。5.如权利要求2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美琴先超张宝闵克林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