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器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47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单元,包括一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具有两个平行的控制器端部,及在两个所述控制器端部之间延伸的控制器边缘部,两个所述控制器端部间界定了所述控制器单元厚度;一控制器组件,所述控制器组件包括电性连接的一驱动板和一控制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控制板沿着所述控制器单元厚度方向,并间隔排列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驱动板抵接于与其相邻的所述控制器端部;一听诊器,所述听诊器安装于所述控制器端部外,且与所述控制器组件电性连接,合理利用空间,以使所述控制器组件紧凑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部,有效缩小所述控制器单元的体积,另外所述驱动板直接通过所述控制器端部进行散热,以提升所述控制器单元的可靠性。单元的可靠性。单元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器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器单元。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其中工业电机的种类可分为永磁同步电机和交流感应(异步)电机,交流感应(异步)电机具有更高的转速极限,更强的过载能力,还具有结构坚固性好、成本低和可靠好的优点。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效率高、成本高等特点,另外永磁同步电机还需配置控制器,其造成了整体体积较大的缺陷,而电机的外形尺寸中,交流感应(异步)电机相比较永磁同步电机在相同功率下要大一些,可见无论是永磁同步电机,还是交流感应(异步)电机,都存在体积较大的问题,而大体积无法实现电机在不同领域间的通用性。
[0003]相对于永磁同步电机,除了控制电机体积外,还需考虑控制器的体积,进而保障整体体积的小型化,以达到通用性的目的。另外控制器工作会发热,散热性能将直接影响控制器的工作性能,鉴于此,亟需一种体积小,且有效提升散热效果的控制器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驱动板和控制板,且间隔紧凑地排列在所述壳体组件内的控制器单元,不仅实现控制器单元体积缩小的效果,还将驱动板抵接在所述控制器端部,并藉由散热结构进行有效散热。
[0005]依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单元,包括:
[0006]一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具有两个平行的控制器端部,及在两个所述控制器端部之间延伸的控制器边缘部,两个所述控制器端部间界定了所述控制器单元厚度;
[0007]一控制器组件,所述控制器组件包括电性连接的一驱动板和一控制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控制板沿着所述控制器单元厚度方向,并间隔排列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驱动板抵接于与其相邻的所述控制器端部;
[0008]一听诊器,所述听诊器安装于所述控制器端部外,且与所述控制器组件电性连接。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螺柱和第四紧固件,所述螺柱的头部穿过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控制器端部螺接,并使所述驱动板抵接于所述控制器端部,所述控制板抵接于所述螺柱尾部,所述第四紧固件穿过所述控制板与所述螺柱尾部螺接,以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驱动板按照预设距离间隔排列。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与所述驱动板抵接的所述控制器端部外设置有散热结构。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多个散热筋,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听诊器保持在同一所述控制器端部内外侧,多个所述散热筋环绕排列于所述听诊器的周围。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控制器接线口和第二控制器接线口,所述第一控制器接线口和所述第二控制器接线口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
接线口位于所述控制器边缘部上,所述第二控制器接线口位于所述听诊器所在的控制器端部上。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控制器接线口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控制器电源接口和第一控制器信号接口,所述第二控制器接线口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二控制器电源接口和第二控制器信号接口。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两个沿所述控制器单元厚度排列且组装的控制器壳体,及多个设置在控制器边缘部且拉结两个所述控制器壳体的连接节点。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边缘部包括相邻接的一弦边部和一圆边部,所述第一控制器接线口位于所述弦边部上。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节点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控制器壳体上的连接板,及拉结两个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被隐藏于两个所述连接板内。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控制器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9]所述控制器端部、所述驱动板和所述控制板相互平行,且沿着所述控制器单元厚度方向排列,合理利用空间,以使所述控制器组件紧凑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部,有效缩小所述控制器单元的体积。另外所述驱动板和所述控制板之间间隔排布,有利于散热,以保证所述控制器单元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所述驱动板抵接于与其相邻的所述控制器端部,以便于所述驱动板直接通过所述控制器端部进行散热,以提升所述控制器单元的可靠性。还有所述壳体组件采用两个控制器壳体,以实现可拆卸组成控制器单元,不仅组装方便快捷,还便于维护。
[0020]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的机械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的机械总成的分解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所述控制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所述控制器单元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所述控制器单元的分解图;
[0026]图6为本技术所述控制器单元的剖视图;
[0027]图7为本技术所述螺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00电机单元、1001电机端部、1002电机边缘部、110连接筋组件、111连接筋、120电机壳体、130电机接线口、131电机电源接口、132电机信号接口、140电机接线台、200控制器单元、2001控制器端部、2002控制器边缘部、20021弦边部、20022圆边部、211连接耳、212连接节点、2121连接板、220控制器壳体、231第一控制器接线口、2311第一控制器电源接口、2312第一控制器信号接口、232第二控制器接线口、2321第二控制器电源接口、2322第二控制器信号接口、240驱动板、250控制板、260螺柱、261外螺纹柱、262内螺纹孔、270第四紧固件、280听诊器、310第一紧固件、320第二紧固件、400散热结构、410散热筋、500电连接空间、610电机连接线、611电机电源线、612电机信号线、620控制器连接线、621控制器电源线、622控制器信号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30]第一实施例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的机械总成,包括:
[0032]一电机单元100,所述电机单元100具有两个平行且大致圆形的电机端部1001,及在两个所述电机端部1001之间延伸的电机边缘部1002,两个所述电机端部1001间界定了所述电机单元厚度a;
[0033]一控制器单元200,所述控制器单元200具有两个平行的控制器端部2001,及在两个所述控制器端部200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器单元(2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具有两个平行的控制器端部(2001),及在两个所述控制器端部(2001)之间延伸的控制器边缘部(2002),两个所述控制器端部(2001)间界定了所述控制器单元厚度(b);一控制器组件,所述控制器组件包括电性连接的一驱动板(240)和一控制板(250),所述驱动板(240)与所述控制板(250)沿着所述控制器单元厚度(b)方向,并间隔排列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驱动板(240)抵接于与其相邻的所述控制器端部(2001);一听诊器(280),所述听诊器(280)安装于所述控制器端部(2001)外,且与所述控制器组件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单元(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柱(260)和第四紧固件(270),所述螺柱(260)的头部穿过所述驱动板(240)与所述控制器端部(2001)螺接,并使所述驱动板(240)抵接于所述控制器端部(2001),所述控制板(250)抵接于所述螺柱(260)尾部,所述第四紧固件(270)穿过所述控制板(250)与所述螺柱(260)尾部螺接,以使所述控制板(250)与所述驱动板(240)按照预设距离间隔排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单元(200),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驱动板(240)抵接的所述控制器端部(2001)外设置有散热结构(40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单元(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400)包括多个散热筋(410),所述驱动板(240)与所述听诊器(280)保持在同一所述控制器端部(2001)的内外侧,多个所述散热筋(410)环绕排列于所述听诊器(280)的周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建照阳袁峥田井呈邵熙芬黄厚佳潘勇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