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醇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45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燃料发动机领域,具体为一种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醇轨包括轨管、进醇支管、甲醇进口和醇轨支撑。进醇支管与轨管的侧壁固定连接且连通。甲醇进口与轨管的端部固定连接且连通。醇轨支撑与轨管的侧壁固定连接。该醇轨设计满足双燃料发动机多点喷射要求,使增压空气与甲醇在各缸进气支管内混和后形成均质混合气,然后进入发动机。避开了发动机进排气重叠角,实现了船用柴油发动机“准内混”掺烧甲醇的目的。另外,发动机通过控制甲醇电喷阀的开启时刻,实现了根据发动机各缸发火顺序,在发动机进气阀打开时刻喷入甲醇,实现了多点、定时及定量供给甲醇目的。定时及定量供给甲醇目的。定时及定量供给甲醇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醇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燃料发动机领域,具体为一种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醇轨。

技术介绍

[0002]双燃料发动机醇燃料通过外置甲醇泵甲醇燃料供至发动机醇轨,并建立轨压。甲醇电喷阀将醇轨各支管与发动机各进气支管上接座连接。通过发动机ECU控制各甲醇电喷阀的启闭,将甲醇燃料通过发动机各缸进气支管伴随发动进气进入燃烧室。甲醇燃料在发动机燃烧室内与空气形成均质甲醇与空气混合气,从而实现了柴油发动机通过“准内混”方式掺烧甲醇的目的。
[0003]依据“十三五”规划建议:“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以及“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开展环保督察巡视,严格环保执法”,开发替代燃料发动机势在必行。
[0004]甲醇的生产原料丰富,煤炭、天然气、焦炉气,生物质甚至是二氧化碳都可以,另外,甲醇具有高汽化潜热、含氧以及单碳的性质,燃烧速度比汽油要快一倍多,燃烧时无烟、无焰。采用甲醇与柴油共燃的方式,不仅可以实现清洁燃烧,而且是对传统柴油机单一燃料压燃方式技术突破。甲醇部分替代了柴油,还可以减少石油消耗,推进低碳燃料的应用,实现能源技术革命,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和积极意义。
[0005]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技术已经在重型卡车上得到成功应用。该技术不但适用于新车生产,也可用于在用车改造。目前已在12省2市得到应用,数量超过150台。新车参加工信部组织的甲醇汽车试点在陕西榆林应用多年,其余则为在用车。应用结果表明,装有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技术的车辆,动力充足,加速快,甲醇替代柴油超过30%,节省燃料费用15

20%,深受用户欢迎。
[0006]应用甲醇解决船舶柴油机的排放国际上已有先例。德国MAN公司、瓦锡兰公司都已经为国际的梅赛尼斯集团开发出甲醇船用柴油机,并且在多条船上应用得到很好的效果。日本三井公司也开发了类似装有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船舶。一场采用甲醇掺烧柴油以降低船机排放和降低运行费用的正在全球悄然兴起。掺烧甲醇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一般船用燃料都含有高比例的硫分,燃烧时会排放大量的氧化硫(SOx),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甲醇自身不含硫,因此,掺烧甲醇也起到减少SOx排放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具有实现准内混掺烧甲醇、多点、定时定量供给甲醇的一种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醇轨。
[0008]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醇轨,其特征在于包括轨管;进醇支管,与轨管的侧壁固定连接且连通;甲醇进口,与轨管的端部固定连接且连通;
[0009]醇轨支撑,与轨管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0]更好的,所述轨管为矩形管。
[0011]更好的,所述轨管的材料为06Gr19Ni10不锈钢。
[0012]更好的,所述轨管上设有基孔用以连接进醇支管。
[0013]更好的,所述进醇支管与电喷阀连接。
[0014]更好的,所述进醇支管与电喷阀之间设有O型圈密封。
[0015]更好的,所述轨管的端部设有甲醇压力温度传感器接座。
[0016]更好的,所述轨管的端部设有甲醇压力温度传感器接座。
[0017]更好的,所述甲醇进口设有两个。
[0018]更好的,所述甲醇进口集成增压空气压力温度检测接口。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该醇轨设计满足双燃料发动机多点喷射要求,使增压空气与甲醇在各缸进气支管内混和后形成均质混合气,然后进入发动机。避开了发动机进排气重叠角,实现了船用柴油发动机“准内混”掺烧甲醇的目的。另外,发动机通过控制甲醇电喷阀的开启时刻,实现了根据发动机各缸发火顺序,在发动机进气阀打开时刻喷入甲醇,实现了多点、定时及定量供给甲醇目的。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4]图中:
[0025]4、醇轨支撑;1、甲醇进口;2、进醇支管;3、轨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解释。
[0027]一种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醇轨,包括轨管3、进醇支管2、甲醇进口1和醇轨支撑4。
[0028]所述轨管3为管状,可为圆管、方管等。本实施例中轨管3为矩形管,具有便于加工和固定安装的有益效果。所述轨管3的材料为06Gr19Ni10不锈钢。
[0029]为了向各缸充入混合的甲醇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轨管3上设置了进醇支管2。进醇支管与轨管3的侧壁固定连接且连通。轨管3为两端封闭的管道,在轨管3的一端设置了甲醇进口1。甲醇进口1与轨管3的端部固定连接且连通,并且设置了两个甲醇进口1。甲醇进口连带设置有进气的导管用以与甲醇泵连接。
[0030]更好的,为了便于安装和定位,所述轨管3上设有基孔。基孔根据轨管3与各缸的位置对应设置,其中基孔的轴心线与各缸缸心的轴线对应。各进醇支管采用焊接结构与醇轨连接。
[0031]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混合气体定时定量喷入,在所述进醇支管2与电喷阀连接,满足
分缸进醇,单缸控制要求。电喷阀根据发动机的配气正时,在发动进气门打开时控制甲醇的喷射量及喷射时刻,通过各缸进气歧管进入燃烧室,实现甲醇通过顺序多点喷射方式达到柴油掺烧的目的。所述进醇支管2与电喷阀之间设有O型圈密封用以实现密封。
[0032]为了实现轨管3的安装,在轨管3的侧壁上设置有醇轨支撑4。醇轨支撑4与轨管3的侧壁固定连接,其作为基座与发动机的进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甲醇进口1集成增压空气压力温度检测接口,用以检测输入的甲醇的温度和压力。当压力或温度出线异常时,系统可及时切断甲醇进机,保证发动机运行的安全。
[0033]轨管3一端甲醇燃料双进口设计,进口连接甲醇供给系统。甲醇供醇系统由甲醇泵为轨管3提供甲醇燃料,并保持甲醇轨管3轨压,轨管3末端了设计甲醇压力温度传感器接座。
[0034]该甲醇供醇系统,通过布置在各进醇支管上甲醇电喷阀,实现甲醇进机的多点顺序控制。控制系统根据发动的配气相位,在发动机进气过程中将甲醇喷入各缸进气支管,甲醇在各缸进气支管内与空气形成均质混合气,然后进入燃烧室,实现了船用柴油发动机“准内混”掺烧甲醇的目的。
[0035]综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凡依本专利技术的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谓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醇轨,其特征在于:包括:轨管(3);进醇支管(2),与轨管(3)的侧壁固定连接且连通;甲醇进口(1),与轨管(3)的端部固定连接且连通;醇轨支撑(4),与轨管(3)的侧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醇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管(3)为矩形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醇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管(3)的材料为06Gr19Ni10不锈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醇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管(3)上设有基孔用以连接进醇支管(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醇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强之杨尚刚姚安仁刘毅王延瑞贾宝福袁磊张洪祥闫丽牛志坚王高杰赵德勇肖欣
申请(专利权)人:淄柴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