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43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固定架、第一偏心轮组件、料槽组件以及第二偏心轮组件;所述第一偏心轮组件的两侧固定的所述固定架的内侧;通过所述第一偏心轮组件的运动实现所述料槽组件中物料的传输;所述料槽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用于传输物料;所述料槽组件包括第一料槽、第二料槽以及第三料槽,所述第三料槽水平位置低于所述第二料槽;所述第二偏心轮组件与固定架固定,并设于所述料槽组件的上侧,通过所述第二偏心轮组件的运转,实现下压动作,使得传输物料从第二料槽转移至第三料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传输过程简单,整个机械机构设计简单,结构非常紧凑,整体体积小。整体体积小。整体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筛选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送料组件是一种借助机器运动的作用力并将其施加于待加工的材料上,对材料进行运动运输的机电设备,送料组件是进行规模化生产的轻工行业、重工业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由于生产的不同工艺需求,往往需要实现物料的输送。
[0003]特别针对金具物料,在承接上一段的连续输送的物料后,往往需要将物料进行等距设置,便于后续的组装等任务。现有技术中的等距分离机构结构不够紧凑,在等距分离过程中无法实现动态监控,或者传输过程中输送不稳定,造成间距不可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以达到结构紧凑,传输稳定、可控的技术效果。
[0005]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固定架、第一偏心轮组件、料槽组件以及第二偏心轮组件;所述第一偏心轮组件的两侧固定的所述固定架的内侧;通过所述第一偏心轮组件的运动实现所述料槽组件中物料的传输;所述料槽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用于传输物料;所述料槽组件包括第一料槽、第二料槽以及第三料槽,所述第三料槽水平位置低于所述第二料槽;所述第二偏心轮组件与固定架固定,并设于所述料槽组件的上侧,通过所述第二偏心轮组件的运转,实现下压动作,使得传输物料从第二料槽转移至第三料槽。
[0006]所述第一料槽、第二料槽以及第三料槽依次相连,所述第一料槽、第二料槽基本持平;所述第三料槽水平位置低于所述第二料槽,所述第一料槽为进料口所在位置;所述第三料槽为出料口所在位置;因此,通过高低位的设置,避免传输物料直接连续传输,而是需要外力实现传输物料从第二料槽传输至第三料槽。因此,通过控制所述第二料槽传输至第三料槽的速度,进而控制传输物料之间的距离。且本技术利用偏心圆,实现水平位移,进而实现物料的传输,整个机械机构设计简单,主要依靠两个电机的驱动,实现两个偏心圆的转动,结构非常紧凑,整体体积小。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偏心轮组件包括第一电机驱动机构、第一偏心轮、第一导杆、第一滑块、第一导块以及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架的内侧;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横梁横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偏心轮活动式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偏心轮转动;所述第一导块设于所述第一导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导块的上边缘延伸至所述料槽组件中,通过所述第一导块的移动,实现所述料槽组件中传输物料的移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组件、第一齿轮组件以及第一感
应器;所述第一电机组件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件,所述第一偏心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连接。
[0009]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机构主要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偏心轮的转动;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的齿状导板;所述第一齿轮组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齿轮组的直径;所述第一电机组件的电机轴插入所述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的中部还设有中轴;所述中轴连接第一偏心轮。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的设计,实现所述第一偏心轮的减速转动;且所述第一感应器设于所述第二齿轮组的一侧,用于感应所述第二齿轮组的转动频次。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偏心轮组件包括第二电机驱动机构、第二偏心轮、第二导块、第二导槽;所述第二料槽的一侧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料槽的上侧还设有第二料槽盖;所述第二料槽盖与所述第二导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料槽盖与所述第二滑块通过第二导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靠近出料端还固定设有导件;所述导件的活动端延伸入所述第二料槽盖中;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偏心轮转动;所述第二导块的中部设有导孔,所述第二偏心轮插入所述导孔,所述第二导块竖直活动式设于所述第二导槽中;通过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偏心轮转动,所述第二偏心轮转动使得所述第二导块在所述第二导槽中水平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料槽盖水平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滑块水平移动,使得所述第二导杆水平滑动,推动下方的传输物料由第二料槽至第三料槽中。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偏心轮组件的上侧设有原点检测器和工作点检测器;所述第二导块的上部设有感应导片;通过所述第二导块的水平移动,使得所述感应导片实现原点感应或者工作点感应。
[0012]所述第二导块的移动至一侧时,所述原点检测器感应到所述感应导片,判定为回归原位;所述第二导块的移动至另一侧时,所述工作点检测器感应到所述感应导片,判定为工作位点;一般工作线上会有控制系统,所述原点检测器、工作点检测器以及第一感应器均与控制系统通信连接,实现对这个传输过程的监控,并可在控制系统中设定电机的转速,进而实现对传输物料距离的控制。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和支架;所述支架竖直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第一偏心轮组件、料槽组件以及第二偏心轮组件分别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还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还设有用于调整所述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水平位置的定位块。
[0015]所述滑槽设有定位孔,首先利用螺栓固定件将所述定位块固定在事宜的位置,再通过水平移动所述底座,实现位置的微调,最后位置调节好之后,再固定所述底座。所述滑槽的设置方向与物料输送方向平行。因此所述定位块的作用主要实现了整个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料输送方向的水平微调。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技术的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传输过程简单,利用料槽组件的高低位差,对传输物料的距离进行控制;结合偏心圆实现物料的水平移动和高低位差的拨动,进而实现物料的传输,整个机械机构设计简单,主要依靠两个电机的驱动,实现两个偏心圆的转动,结构非常紧凑,整体体积小。且本技术设置了多个检测位点,能够实现多个位点的监控,保证了传输的稳定和可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省略固定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料槽组件以及第二偏心轮组件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料槽组件以及第二偏心轮组件组合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料槽组件以及第二偏心轮组件组合又一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固定架(1)、第一偏心轮组件(2)、料槽组件(3)以及第二偏心轮组件(4);所述第一偏心轮组件(2)的两侧固定的所述固定架(1)的内侧;通过所述第一偏心轮组件(2)的运动实现所述料槽组件(3)中物料的传输;所述料槽组件(3)固定在所述固定架(1)上,用于传输物料;所述料槽组件(3)包括第一料槽(31)、第二料槽(32)以及第三料槽(33),所述第三料槽(33)水平位置低于所述第二料槽(32);所述第二偏心轮组件(4)与固定架(1)固定,并设于所述料槽组件(3)的上侧,通过所述第二偏心轮组件(4)的运转,实现下压动作,使得传输物料从第二料槽(32)转移至第三料槽(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轮组件(2)包括第一电机驱动机构(21)、第一偏心轮(22)、第一导杆(23)、第一滑块(24)、第一导块(25)以及横梁(26);所述横梁(26)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架(1)的内侧;所述第一滑块(24)与所述横梁(26)横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杆(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偏心轮(22)活动式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机构(2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偏心轮(22)转动;所述第一导块(25)设于所述第一导杆(23)的上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导块(25)的上边缘延伸至所述料槽组件(3)中,通过所述第一导块(25)的移动,实现所述料槽组件(3)中传输物料的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机构(21)包括第一电机组件(211)、第一齿轮组件(212)以及第一感应器(213);所述第一电机组件(211)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件(212),所述第一偏心轮(22)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21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送料等距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心轮组件(4)包括第二电机驱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娇娇李留伟宋艳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欧梯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