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32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机壳的横截面大体呈矩形,机壳内限定出沿机壳的长度方向排布且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出风口,第二腔室的侧壁上形成有进风口;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组件设于第一腔室;风机组件,风机组件设于第二腔室,风机组件的排风口适于朝向第一腔室排风,风机组件的轴线沿机壳的宽度方向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出风口,既可以增大空调器工作时的出风面积,提高空调器出风量和出风效率,又可以通过调整两个出风口在第一腔室侧壁上的相对位置来调整空调器的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如此,有利于实现室内快速升温或降温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指出,现有的空调器存在送风角度较小,出风量和出风效率比较低下的问题,此外,空调器内部布局存在优化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更高的出风效率和更大的送风角度。
[0004]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横截面大体呈矩形,所述机壳内限定出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排布且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出风口,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上形成有进风口;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风机组件的排风口适于朝向所述第一腔室排风,所述风机组件的轴线沿所述机壳的宽度方向延伸。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第一腔室的侧壁上形成有两个出风口,既可以增大空调器工作时的出风面积,从而提高空调器单位时间的出风量和出风效率,又可以通过调整两个出风口在第一腔室侧壁上的相对位置来调整空调器的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如此,有利于实现室内快速升温或降温的目的,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此外,将换热器组件和风机组件分别设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使得空调器内部布局更加合理,而将风机组件的轴线沿机壳的宽度方向延伸,可以避免风轮采用其他方式布置时导致机壳沿前后方向的厚度增大。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口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道蜗壳和设于所述风道蜗壳的风轮,所述风道蜗壳沿所述风轮的轴向两侧均形成有所述吸风口,两个所述吸风口与两个所述进风口分别相对且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吸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进风口的中心轴线邻近或重合。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包括前后相连的前面板和后壳体,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道蜗壳和设于所述风道蜗壳的风轮,所述风道蜗壳与所述后壳体相连。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出风口为上下间隔排布的两个。
[0010]进一步地,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上部相对且邻近所述换热器组件的顶部,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下部相对且邻近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中部。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组件之间的距离大于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组件之间的距离。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机壳的上部且邻近所述机壳的
顶部,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机壳的上部且邻近所述机壳的中部。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与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0mm

800mm。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大于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和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之和为S,所述S的取值范围为80000mm2‑
130000mm2。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可转动的导风部件,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导风部件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所述导风部件朝向外凸出所述出风口且呈向外弯曲的弧形。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组件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换热器组件的长度范围为750mm

950mm。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方,所述换热器组件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换热器组件的底部邻近所述机壳的前侧设置,所述换热器组件的顶部与所述机壳的后壁相连,所述换热器组件将所述第一腔室内分隔成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厚度方向两侧的引风区和出风区,所述换热器组件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机壳的宽度方向,所述排风口朝向所述引风区,所述出风口形成在所述出风区的侧壁上。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侧视图;
[0022]图3是图2中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0023]图4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0024]图5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0025]图6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爆炸图;
[0026]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框组件的爆炸图;
[0027]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导风部件的示意图;
[0028]图9是图8中所示的导风部件的爆炸图;
[0029]图10是根据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风机组件的示意图;
[0030]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风机组件的爆炸图;
[0031]图12是图10中所示的风机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32]图13是图10中所示的风机组件的剖视图;
[0033]图14是图13中圈示部位A的放大图;
[0034]图1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盒组件的示意图;
[0035]图16是图15中所示的电控盒组件的爆炸图;
[0036]图17是图15中所示的电控盒组件的部分示意图;
[0037]图1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线件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
[0039]空调器100:
[0040]机壳1,前面板11,上面板111,下面板112,出风框12,框体121,第一安装件122,第一凹槽1221,第二安装件123,进风格栅13,密封件14,后壳体15,出风口16,上出风口16a,下出风口16b,第一腔室17,引风区171,出风区172,第二腔室18,进风口19,
[0041]导风部件2,导风板21,导风支架211,导风侧板2111,避让缺口2112,导风底板2113,导风顶板2114,导风空间2115,导风板体212,导风驱动机构22,百叶机构23,百叶231,百叶驱动机构232,百叶驱动电机2321,传动机构2322,连杆2323,曲柄滑块机构2324,防护网24,
[0042]风机组件3,风道蜗壳31,排风部310,排风风道3101,排风口3102,第一半壳311,对接凸起3111,第二半壳312,对接缺口3121,吸风口313,第一侧壁314,蜗舌315,第二侧壁316,第一侧部3161,第二侧部3162,第三侧部3163,扩压壁3164,蜗壳主体320,安装腔3201,风轮32,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横截面大体呈矩形,所述机壳内限定出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排布且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出风口,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上形成有进风口;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风机组件的排风口适于朝向所述第一腔室排风,所述风机组件的轴线沿所述机壳的宽度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道蜗壳和设于所述风道蜗壳的风轮,所述风道蜗壳沿所述风轮的轴向两侧均形成有吸风口,两个所述吸风口与两个所述进风口分别相对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进风口的中心轴线邻近或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前后相连的前面板和后壳体,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道蜗壳和设于所述风道蜗壳的风轮,所述风道蜗壳与所述后壳体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出风口为上下间隔排布的两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上部相对且邻近所述换热器组件的顶部,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下部相对且邻近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中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组件之间的距离大于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组件之间的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长林陈良锐陆游毛先友白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