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出具以及包装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95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出具以及包装容器,可使填充及注出内容物的功能性提升,并且可提高氧气阻绝性,从而能抑制制造成本。由设置于包装容器P的喷口1以及将喷口1闭塞的帽盖2所组成。喷口1具备设置于包装容器P的喷口主体11以及设置于喷口主体11的上方的筒状体12,且设置有在轴方向贯通喷口1的内部的流通路13。筒状体12具备:喷口1被帽盖2闭塞时被帽盖2的周壁部22覆盖的喷口1的薄壁口部121及厚壁口部122,以及比帽盖2的周壁部22更往下方突出的躯干部123,躯干部123与形成于喷口主体11的嵌合孔116在轴方向嵌合。口主体11的嵌合孔116在轴方向嵌合。口主体11的嵌合孔116在轴方向嵌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注出具以及包装容器


[0001]本技术关于设置于包装容器的注出具以及设置有该注出具的包装容器,所述包装容器容纳饮料、食品、化学品、医药品、洗剂、化妆品等内容物。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容纳饮料、食品、化学品、医药品、洗剂、化妆品等内容物的包装容器中,为了将内容物注出而设置有由喷口及帽盖所组成的注出具已为人所知。
[0003]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喷口被帽盖闭塞时,喷口的筒状体插入帽盖的周壁部与栓体部之间,并且帽盖的栓体部插入喷口的筒状体的流通路的结构。
[0004]这样的由喷口及帽盖所组成的注出具,因如上所述地容纳饮料、食品、化学品、医药品、洗剂、化妆品等内容物的关系,被要求使氧气阻绝性提升以使氧气无法穿透,防止内容物的氧化。
[0005]接着,作为提高注出具的氧气阻绝性的手段,已公开有在喷口的内表面设置不使氧气穿透的薄膜阻绝构件(参照专利文献2)。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197030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

2381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技术所欲解决的课题
[0011]然而,虽然不使氧气穿透的薄膜阻绝构件,例如具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气体阻绝树脂的层等已为人所知,但所述材料不仅昂贵,且设置于喷口的内表面必须使用所谓的嵌件模塑的特殊手段,而有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
[0012]此点,若使喷口的厚度变大等并变更喷口的形状,或将喷口的材质设成高氧气阻绝性者,则可防止或减轻氧气的穿透,而提高氧气阻绝性,但针对每个内容物不同的包装容器变更喷口整体的形状及材质有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
[0013]若具体地说明此情况,则是由于喷口的构成中,密封于包装容器的密封部被包装容器覆盖,因此多数情形下氧气阻绝性大致是成为高的状态。
[0014]然而,喷口的构成中,被帽盖覆盖的口部因注出内容物的关系而形成为薄壁状,因此有时无法维持必要的氧气阻绝性。
[0015]也就是说,喷口的构成中,特别是被帽盖覆盖的口部会有无法维持必要的氧气阻绝性的情况,但仅为了提高其口部的氧气阻绝性而变更喷口整体的形状及材质,会有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
[0016]本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所完成者,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出具以及包装容器,可简单地提高喷口的氧气阻绝性,从而能抑制制造成本。
[0017]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8]本技术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其特征在于,是由设置于包装容器的喷口以及将该喷口闭塞的帽盖所组成,所述喷口具备设置于所述包装容器的喷口主体以及设置于该喷口主体的上方的筒状体,且设置有在轴方向贯通所述喷口的内部的流通路,所述帽盖具备平板状或环状的顶壁部以及从该顶壁部的外周缘往下方延伸的周壁部,所述筒状体具备:在所述喷口被所述帽盖闭塞时被所述帽盖的周壁部覆盖的口部,以及比所述帽盖的周壁部更往下方突出的躯干部,且该躯干部与形成于所述喷口主体的嵌合孔在轴方向嵌合。
[0019]借此,则由口部及躯干部所组成的筒状体是与喷口主体分开构成,因此若仅针对喷口的筒状体设成氧气阻绝性高的形状及厚度,则可简单地提高喷口的口部的氧气阻绝性。并且,通过筒状体的躯干部与喷口主体的双层构造,也可提高喷口的密封部及突缘部的氧气阻绝性。因此,可因应内容物不同的包装容器而简单地提高喷口的氧气阻绝性,从而可抑制制造成本。
[0020]并且,所述筒状体亦可在被所述帽盖覆盖的口部的区域中,具备形成为薄壁状的上侧的薄壁口部以及形成为厚壁状的下侧的厚壁口部。借此,可提高喷口的口部的外观设计性。
[0021]并且,亦可为所述帽盖具备从所述顶壁部的下表面往下方延伸的栓体部,所述栓体部在所述喷口被所述帽盖闭塞时,插入所述喷口的所述筒状体的所述流通路后,位于被所述帽盖覆盖的所述喷口的口部的区域内,并与所述筒状体的所述厚壁口部抵接,借此将所述筒状体的所述薄壁口部的流通路闭塞。借此,可设成简易的构成,并确实地提高喷口的口部的氧气阻绝性。
[0022]并且,所述筒状体亦可为所述躯干部在轴方向延伸至所述喷口主体的所述嵌合孔的下端部,并且所述流通路在轴方向贯通所述筒状体的内部。借此,则躯干部在轴方向延伸至喷口主体的嵌合孔的下端部,因此可将筒状体与喷口主体的嵌合孔稳定良好地嵌合。并且,由于成为躯干部与喷口主体整体的双层构造,因此可提高喷口的密封部及突缘部的整体的氧气阻绝性。并且,流通路仅设置于筒状体的内部,因此可将包装容器的内容物稳定良好地注出。
[0023]所述筒状体亦可在所述躯干部的下端部设置有爪部,所述爪部用于钩住所述喷口主体的所述嵌合孔的下端部。借此,筒状体的躯干部与喷口主体的嵌合孔嵌合时,筒状体的爪部钩住喷口主体的嵌合孔的下端部,因此可防止筒状体从喷口主体脱离。
[0024]并且,所述筒状体亦可在所述躯干部的外表面设置有一个至多个的环状的突起。借此,筒状体的躯干部与喷口主体的嵌合孔嵌合时,可使筒状体与喷口主体之间的嵌合强度提升,从而能发挥提升筒状体与喷口主体之间的气密性、防止筒状体的脱离以及防止筒状体的旋转。
[0025]所述喷口主体及所述筒状体亦可在嵌合孔的内表面及躯干部的外表面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互相啮合的滚花。借此,筒状体的躯干部与喷口主体的嵌合孔嵌合时,可通过滚花防止筒状体相对于喷口主体旋转。
[0026]并且,亦可为所述筒状体设置有往下方开口的环状的嵌合凹部,所述喷口主体设置有往上方突出的环状的嵌合凸部,所述筒状体与所述喷口主体的所述嵌合孔嵌合时,所述筒状体的所述嵌合凹部与所述喷口主体的所述嵌合凸部互相嵌合。借此,可将筒状体的
躯干部通过喷口主体的嵌合孔紧固地嵌合。
[0027]并且,所述嵌合凹部及/或嵌合凸部亦可形成有多个滚花。借此,可防止筒状体相对于喷口主体不小心地在圆周方向旋转。
[0028]所述嵌合凹部及所述嵌合凸部亦可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互相啮合的滚花。借此,筒状体的嵌合凹部与喷口主体的嵌合凸部互相嵌合时,可通过滚花防止筒状体相对于喷口主体旋转。
[0029]并且,所述筒状体亦可是由与所述喷口主体不同的材质且具有氧气阻绝性的材质所组成。借此,可简单且确实地提高筒状体的氧气阻绝性。
[0030]并且,本技术的包装容器的特征在于设置有上述注出具。借此,可通过氧气阻绝性高的注出具防止或减轻包装容器的内容物的氧化,因此能提供信赖性高的包装容器。
[0031]技术效果
[0032]根据本技术,由口部及躯干部所组成的筒状体是与喷口主体分开构成,因此若仅针对喷口的筒状体,设其为一部分或全部的厚度是大的形状,或使其为具有氧气阻绝性的材质,则可简单地提高喷口的口部的氧气阻绝性。
[0033]并且,通过筒状体的躯干部与喷口主体的双层构造,也可提高喷口的密封部及突缘部的氧气阻绝性。
[0034]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注出具,其特征在于,是由设置于包装容器的喷口以及将该喷口闭塞的帽盖所组成,所述喷口具备设置于所述包装容器的喷口主体以及设置于该喷口主体的上方的筒状体,且设置有在轴方向贯通所述喷口的内部的流通路,所述帽盖具备平板状或环状的顶壁部以及从该顶壁部的外周缘往下方延伸的周壁部,所述筒状体具备:在所述喷口被所述帽盖闭塞时被所述帽盖的周壁部覆盖的口部,以及比所述帽盖的周壁部更往下方突出的躯干部,且该躯干部与形成于所述喷口主体的嵌合孔在轴方向嵌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体在被所述帽盖覆盖的口部的区域中,具备形成为薄壁状的上侧的薄壁口部以及形成为厚壁状的下侧的厚壁口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具备从所述顶壁部的下表面往下方延伸的栓体部,所述栓体部在所述喷口被所述帽盖闭塞时,插入所述喷口的所述筒状体的所述流通路后,位于被所述帽盖覆盖的所述喷口的口部的区域内,并与所述筒状体的所述厚壁口部抵接,借此将所述筒状体的所述薄壁口部的流通路闭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体的所述躯干部在轴方向延伸至所述喷口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谷友彰新畑有麻
申请(专利权)人:派克普拉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