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3664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顶系统,吊顶系统具有内凹构造,内凹构造由多个阶梯结构围成,每个阶梯结构均包括:吊挂构件,其具有相垂直的位于底部的水平侧边以及位于侧部的竖直侧边;顶板龙骨,吊挂构件的水平侧边以及竖直侧边均装设顶板龙骨;顶板,其至少包括竖直顶板和第一水平顶板,竖直顶板用于装设于位于吊挂构件的竖直侧边上的顶板龙骨,第一水平顶板用于装设于吊挂构件的水平侧边上的顶板龙骨上;吊杆,其至少用于吊装吊挂构件。通过在围成内凹构造的阶梯结构中设置吊挂构件而使得供水平顶板与竖直顶板安装的顶板龙骨之间形成确定的装配和定位关系,且阶梯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较强。较强。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装饰装修
,尤其涉及一种吊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具有内凹构造的吊顶系统中,内凹构造由阶梯结构围绕构成,然而,现有技术中,构建阶梯结构的供顶板竖直安装的龙骨与供顶板水平安装的龙骨不存在相互的定位或装配关系,这会给顶板的安装造成困扰,并影响顶板的安装精度,且阶梯结构处的强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顶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吊顶系统,所述吊顶系统具有内凹构造,所述内凹构造由多个阶梯结构围成,每个所述阶梯结构均包括:
[0006]吊挂构件,其具有相垂直的位于底部的水平侧边以及位于侧部的竖直侧边;
[0007]顶板龙骨,所述吊挂构件的水平侧边以及竖直侧边均装设所述顶板龙骨;
[0008]顶板,其至少包括竖直顶板和第一水平顶板,所述竖直顶板用于装设于位于所述吊挂构件的竖直侧边上的顶板龙骨,所述第一水平顶板用于装设于所述吊挂构件的水平侧边上的顶板龙骨上;
[0009]吊杆,其至少用于吊装所述吊挂构件。
[0010]优选地,所述吊挂构件的水平侧边以及竖直侧边均形成有滑卡部;其中:
[0011]所述顶板龙骨形成有滑槽,所述顶板龙骨借由所述吊挂构件的滑卡部与滑槽的滑动配合连接至所述吊挂构件。
[0012]优选地,用于安装所述吊顶系统的室内具有相对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相对的第三墙体和第四墙体;所述阶梯结构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三墙体以及第四墙体对应的第一阶梯结构、第二阶梯结构、第三阶梯结构以及第四阶梯结构;其中:
[0013]所述第一墙体与所述第二墙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墙体与所述第四墙体的距离。
[0014]吊挂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阶梯结构和所述第二阶梯结构对应的第一吊挂构件和第二吊挂构件、分别与所述第三阶梯结构和所述第二阶梯结构对应的第三吊挂构件和第四吊挂构件。
[0015]优选地,所述第四吊挂构件的水平侧边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四阶梯结构还包括第一承接龙骨;
[0016]所述第一承接龙骨穿设所述第四吊挂构件的限位槽,所述第四阶梯结构的顶板龙骨的端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承接龙骨,并与所述第一承接龙骨垂直。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承接龙骨具有滑卡部,所述第四阶梯结构的顶板龙骨借由其上的滑槽与所述第一承接龙骨的滑卡部配合而连接至所述第一承接龙骨。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吊挂构件以及所述第二吊挂构件均由竖直板体与水平板体构造成L形结构;所述水平板体的端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部件以借由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对应连接至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
[0019]优选地,所述内凹构造还具有顶部结构;所述顶部结构包括:
[0020]第二承接龙骨,所述吊杆还用于吊挂所述第二承接龙骨;
[0021]顶板龙骨,其连接至所述第二承接龙骨;
[0022]第二水平顶板,其用于装设于所述顶部结构的所述顶板龙骨上。
[0023]优选地,所述第二承接龙骨具有滑卡部,所述顶部结构的顶板龙骨借由其上的滑槽与所述第二承接龙骨的滑卡部的配合而连接至所述第二承接龙骨。
[0024]所述第三阶梯结构还包括窗帘盒水平龙骨、窗帘盒竖直龙骨、窗帘盒水平围板、窗帘盒竖直围板;所述第三吊挂构件包括:竖直阶梯结构板体、竖直窗帘盒结构板体、连接在所述竖直阶梯结构板体与所述竖直窗帘盒结构板体的底部之间的水平阶梯结构板体、连接至所述竖直窗帘盒结构板体且朝向第三墙体的水平窗帘盒结构板体;
[0025]所述第三阶梯结构的一部分顶板龙骨分别装设于所述竖直阶梯结构板体的外侧的竖直侧边、所述水平阶梯结构板体的底部的水平侧边;
[0026]所述第三阶梯结构的另一部分顶板龙骨分别装设于所述竖直窗帘盒结构板体的外侧的竖直侧边、所述水平窗帘盒结构板体的底部的水平侧边。
[0027]优选地,所述吊顶系统还包括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三连接部件,所述顶板龙骨具有滑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件具有与所述顶板龙骨的滑槽配合的滑卡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件均用于使靠近墙体的顶板龙骨能够与墙体连接。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的吊顶系统的有益效果是:
[0029]通过在围成内凹构造的阶梯结构中设置吊挂构件而使得供水平顶板与竖直顶板安装的顶板龙骨之间形成确定的装配和定位关系,且阶梯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较强。
[0030]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
[0031]本技术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0032]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0033]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吊顶系统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显示出了室内的墙体)。
[0034]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吊顶系统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隐去了室内的墙体)。
[0035]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吊顶系统的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隐去了室内的墙体)。
[0036]图4为图3的局部A的放大视图。
[0037]图5为图3的局部B的放大视图。
[0038]图6为图3的局部C的放大视图。
[0039]图7为图3的局部D的放大视图。
[0040]附图标记:
[0041]10

第一阶梯结构;11

第一吊挂构件;111

水平板体;112

竖直板体;20

第二阶梯结构;21

第二吊挂构件;22

第一连接部件;30

第三阶梯结构;31

第三吊挂构件;311

竖直阶梯结构板体;312

水平阶梯结构板体;313

竖直窗帘盒结构板体;314

水平窗帘盒结构板体;40

第四阶梯结构;41

第四吊挂构件;411

滑卡部;42

限位槽;51

顶板龙骨;511

滑槽;6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系统具有内凹构造,所述内凹构造由多个阶梯结构围成,每个所述阶梯结构均包括:吊挂构件,其具有相垂直的位于底部的水平侧边以及位于侧部的竖直侧边;顶板龙骨,所述吊挂构件的水平侧边以及竖直侧边均装设所述顶板龙骨;顶板,其至少包括竖直顶板和第一水平顶板,所述竖直顶板用于装设于位于所述吊挂构件的竖直侧边上的顶板龙骨,所述第一水平顶板用于装设于所述吊挂构件的水平侧边上的顶板龙骨上;吊杆,其至少用于吊装所述吊挂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构件的水平侧边以及竖直侧边均形成有滑卡部;其中:所述顶板龙骨形成有滑槽,所述顶板龙骨借由所述吊挂构件的滑卡部与滑槽的滑动配合连接至所述吊挂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所述吊顶系统的室内具有相对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相对的第三墙体和第四墙体;所述阶梯结构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三墙体以及第四墙体对应的第一阶梯结构、第二阶梯结构、第三阶梯结构以及第四阶梯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墙体与所述第二墙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墙体与所述第四墙体的距离;吊挂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阶梯结构和所述第二阶梯结构对应的第一吊挂构件和第二吊挂构件、分别与所述第三阶梯结构和所述第二阶梯结构对应的第三吊挂构件和第四吊挂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吊挂构件的水平侧边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四阶梯结构还包括第一承接龙骨;所述第一承接龙骨穿设所述第四吊挂构件的限位槽,所述第四阶梯结构的顶板龙骨的端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承接龙骨,并与所述第一承接龙骨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接龙骨具有滑卡部,所述第四阶梯结构的顶板龙骨借由其上的滑槽与所述第一承接龙骨的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俊杰梅能敏赵静
申请(专利权)人:和能人居科技天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