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以及包含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的成型体和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44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耐热性、透明性和ESCR优异的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以及包含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的成型体和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以及包含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的成型体和膜。

技术介绍

[0002]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由于透明性、柔软性、机械强度、电绝缘性、耐候性、耐久性等性能优异,因此通过注射成型、挤出成型而被用于人造草坪垫、汽车用挡泥板、排水软管等用途,此外,通过吹胀、T型模头制膜等而被加工成单层或层叠膜,被用于农业用聚烯烃膜、汽车挡泥板罩等广泛的产业领域。
[0003]作为使用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的膜,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虽然具有高乙酸乙烯酯含量但是仍然具有高撕裂强度、保温性的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膜。
[0004]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乙酸乙烯酯单元含量为20重量%~45重量%且柔软、强度、成型性和耐热性优异的乙烯共聚物组合物。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161881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1659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0]但是,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随着乙酸乙烯酯含量的增加,透明性、柔软性、胶粘性提高,另一方面,具有晶化温度降低、耐热性降低的倾向。
[0011]近年来,随着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使用领域扩大,市场上要求更高的性能,作为其具体的要求性能,为了提高外观设计性而要求透明性高,在排水管、人造草坪、汽车挡泥板罩等用途中,由于在各种液体接触的状态下长时间暴露于内压等应力,因此要求在施加一定应力的状态下放置在化学药品中时不会发生环境应力开裂、即耐环境应力开裂性(以下,也称为“ESCR”)高。
[0012]此外,从考虑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观点出发,通过产品寿命变长而长期来看能够减少作为原料的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使用量,因此要求ESCR高、能够延长产品寿命的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0013]通常,作为提高ESCR的方法,可以列举提高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的分子量的方法、提高乙酸乙烯酯含量的方法,但是在提高分子量的情况下,具有加工性降低的倾向,在提高乙酸乙烯酯含量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具有耐热性降低的倾向。因此,需要耐热性、透明性和ESCR优异的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
[0014]对于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膜而言,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
聚物的分子量越高,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各分子量下的乙酸乙烯酯含量越低,因此在透明性、ESCR方面有改善的余地。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乙烯共聚物组合物是包含聚乙烯和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组合物,由于聚乙烯和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完全不相容,因此在透明性差等方面有改善的余地。
[001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耐热性、透明性和ESCR优异的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以及包含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的成型体和膜。
[0016]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7]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从熔融状态转变为固化状态(在特定的降温条件下测定)时的、熔融粘弹性的储能模量在规定范围内的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8]即,本专利技术如下所述。
[0019][1][0020]一种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其中,所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中的乙酸乙烯酯单元的含量为3.0质量%以上且30.0质量%以下,并且
[0021]在所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的储能模量G

满足下式(2)的范围内满足下式(1),所述储能模量G

为在下述熔融粘弹性测定的降温测定条件下的降温过程中的储能模量G


[0022]Tb

Te≤10.00
ꢀꢀꢀ
(1)
[0023]式(1)中,Tb为在满足下式(2)的范围内的最大温度(℃),Te为在满足下式(2)的范围内的最小温度(℃);
[0024]|(dlogG

/dT)|≥0.04
ꢀꢀꢀ
(2)
[0025]式(2)中,|(dlogG

/dT)|为相对于温度T(℃)的变化的、储能模量G

(Pa)的变化的程度;
[0026]熔融粘弹性测定条件:
[0027]测定装置:ARES

G2(TA仪器公司制造)
[0028]气氛:氮气
[0029]几何形状:8mmφ平行板
[0030]间隙距离:1.5mm
[0031]应变量:在105℃以上且200℃以下的范围内为5.0%,在大于等于45℃且小于105℃的范围内为3.0%,在大于等于30℃且小于45℃的范围内为0.1%,需要说明的是,温度表示平行板的圆盘的紧接下方的温度;
[0032]降温测定条件:将样品放入设定为200℃的装置中,保持10分钟,将样品以5℃/分钟的速度从200℃降温至30℃,并测定降温时的样品的熔融粘弹性。
[0033][2][0034]如[1]所述的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其中,在上述熔融粘弹性测定的降温测定条件下的降温过程中的所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的储能模量G

满足下式(3):
[0035]|(dlogG

/dT)|
MAX


0.0125
×
VA含量+0.490
ꢀꢀꢀ
(3)
[0036]式(3)中,|(dlogG

/dT)|
MAX
为相对于温度T(℃)的变化的、储能模量G

(Pa)的变化的程度的最大值,VA含量为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中的乙酸乙烯酯单元的含量(质
量%)。
[0037][3][0038]如[1]或[2]所述的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其中,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具有8.0以下的分子量分布(Mw/M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其中,所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中的乙酸乙烯酯单元的含量为3.0质量%以上且30.0质量%以下,并且在所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的储能模量G

满足下式(2)的范围内满足下式(1),所述储能模量G

为在下述熔融粘弹性测定的降温测定条件下的降温过程中的储能模量G

,Tb

Te≤10.00
ꢀꢀꢀ
(1)式(1)中,Tb为在满足下式(2)的范围内的最大温度(℃),Te为在满足下式(2)的范围内的最小温度(℃);|(dlogG

/dT)|≥0.04
ꢀꢀꢀ
(2)式(2)中,|(dlogG

/dT)|为相对于温度T(℃)的变化的、储能模量G

(Pa)的变化的程度;熔融粘弹性测定条件:测定装置:ARES

G2(TA仪器公司制造)气氛:氮气几何形状:8mmφ平行板间隙距离:1.5mm应变量:在105℃以上且200℃以下的范围内为5.0%,在大于等于45℃且小于105℃的范围内为3.0%,在大于等于30℃且小于45℃的范围内为0.1%,需要说明的是,温度表示平行板的圆盘的紧接下方的温度;降温测定条件:将样品放入设定为200℃的装置中,保持10分钟,将样品以5℃/分钟的速度从200℃降温至30℃,并测定降温时的样品的熔融粘弹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那须秀树佐藤理久柿原一郎金尾雅彰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