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3233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51
一种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驱动装置具有一中心轴且包含一外壳、一底座、至少一可平移载台及至少一平移辅助元件。外壳环绕中心轴且固定至底座。外壳与底座形成一容置空间。可平移载台设置于容置空间,且包含至少一横向滚动元件。横向滚动元件用于使可平移载台相对于外壳与底座沿至少一垂直于中心轴的方向移动。平移辅助元件抵顶外壳与可平移载台。平移辅助元件与横向滚动元件分别于可平移载台沿中心轴的二侧相对设置。通过平移辅助元件与外壳的设计,提供可平移载台适度的预压,使可平移载台与横向滚动元件不易松脱,并且达到微型化的功效。微型化的功效。微型化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0001]本揭示内容是关于一种驱动装置与相机模块,且特别是一种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驱动装置与相机模块。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可携式电子装置发展快速,例如智能电子装置、平板电脑等,已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相机模块与其驱动装置也随之蓬勃发展。但随着科技愈来愈进步,使用者对于驱动装置的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发展一种兼具稳定成像镜头移动方向,并且达到微型化功效的驱动装置遂成为产业上重要且急欲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揭示内容提供的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能够通过平移辅助元件与外壳的设计,提供可平移载台适度的预压,使可平移载台与横向滚动元件不易松脱,并且达到微型化的功效。
[0004]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具有中心轴,且包含一外壳、一底座、至少一可平移载台及至少一平移辅助元件。外壳环绕于中心轴,其固定至底座,且外壳与底座形成一容置空间。可平移载台设置于容置空间,且包含至少一横向滚动元件,其中横向滚动元件用于使可平移载台相对于外壳与底座沿至少一垂直于中心轴的方向移动。平移辅助元件抵顶于外壳与可平移载台。平移辅助元件与横向滚动元件分别于可平移载台沿中心轴的二侧相对设置。
[0005]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其中外壳通过平移辅助元件可提供一正向力作用于可平移载台与横向滚动元件,正向力的施力方向与可平移载台的移动方向垂直。
[0006]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其中外壳可包含一开孔部、一固定部及一承接部。开孔部环绕中心轴并形成一开孔。固定部由开孔部往底座延伸并固定于底座。承接部设置于开孔部与固定部之间,用于承接平移辅助元件。
[0007]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其中承接部可包含二阶面,二阶面互相平行,且承接至少二平移辅助元件。
[0008]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其中该承接部以点接触的方式承接该至少一平移辅助元件。
[0009]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其可还包含至少一凹槽,其中凹槽设置于可平移载台与外壳中至少一者,且平移辅助元件设置于凹槽。
[0010]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其中平移辅助元件可为球体。
[0011]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其中平移辅助元件可为圆柱体。
[0012]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其中平移辅助元件可沿中心轴对称设置。
[0013]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其可还包含一载体,其设置于容置空间。载体
可包含至少一轴向滚动元件,其中轴向滚动元件用于使载体相对于可平移载台沿平行中心轴的方向移动。
[0014]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其中外壳与轴向滚动元件可沿平行中心轴的方向上有至少一部份重叠。
[0015]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其中轴向滚动元件可较平移辅助元件靠近中心轴。
[0016]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其中外壳可为塑胶外壳、金属外壳、或者具有金属件埋入的塑胶外壳。
[0017]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其中外壳可包含至少二注料痕。
[0018]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其可还包含至少一驱动磁石及至少一驱动线圈。驱动磁石设置于载体与可平移载台其中一者,驱动线圈固定于外壳,并对应于驱动磁石。
[0019]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相机模块,其包含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一成像透镜组及一电子感光元件。成像透镜组设置于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使成像透镜组沿垂直中心轴的方向以及平行中心轴的方向移动。电子感光元件用于将通过成像透镜组的一光线转换成一影像信号。
[0020]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至少一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
[0021]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相机模块,其包含一外壳、一底座、一成像镜头及至少一横向滚动元件。外壳固定至底座并形成一容置空间。成像镜头设置于容置空间,并具有一光轴。横向滚动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与底座之间,其用于使成像镜头相对于外壳和底座沿至少一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外壳提供一正向力作用于横向滚动元件,且正向力的施力方向平行成像镜头的光轴。
附图说明
[0022]图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中相机模块的爆炸图;
[0023]图1B绘示图1A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及驱动装置的组合立体图;
[0024]图1C绘示图1A第一实施例中外壳的透视图;
[0025]图1D绘示图1A第一实施例中外壳的立体图;
[0026]图1E绘示图1A第一实施例中外壳的另一立体图;
[0027]图1F绘示图1A第一实施例中相机模块的参数示意图;
[0028]图2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例中相机模块的爆炸图;
[0029]图2B绘示图2A第二实施例中外壳的立体图;
[0030]图2C绘示图2A第二实施例中外壳的另一立体图;
[0031]图2D绘示图2A第二实施例中相机模块的参数示意图;
[0032]图3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三实施例中相机模块的爆炸图;
[0033]图3B绘示图3A第三实施例中外壳的立体图;
[0034]图3C绘示图3A第三实施例中外壳的另一立体图;
[0035]图3D绘示图3A第三实施例中相机模块的参数示意图;
[0036]图4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0037]图4B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方块图;
[0038]图4C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自拍场景的示意图;以及
[0039]图4D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拍摄的影像的示意图。
[0040]【符号说明】
[0041]10,20,30,41:相机模块
[0042]11,21,31,41a:成像镜头
[0043]11a,21a,31a:成像透镜组
[0044]11b,21b:镜筒
[0045]12,22,32,41b:电子感光元件
[0046]13,23,33:驱动电路板
[0047]14,24,34:基板
[0048]15,25,35:电路板
[0049]110,210,310:外壳
[0050]111,211,311:开孔部
[0051]111a,211a,311a:开孔
[0052]112,212,312:固定部
[0053]113,213,313:承接部
[0054]113a,113b,213a,213b:阶面
[0055]114,214,314:注料痕
[0056]120,220,320:底座
[0057]131,231,331:第一可平移载台
[0058]132,232,332:第二可平移载台
[005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装置,具有一中心轴,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外壳,环绕于该中心轴;一底座,该外壳固定至该底座,并形成一容置空间;至少一可平移载台,设置于该容置空间,该至少一可平移载台包含至少一横向滚动元件,该至少一横向滚动元件用于使该至少一可平移载台相对于该外壳与该底座沿至少一垂直于该中心轴的方向移动;以及至少一平移辅助元件,抵顶于该外壳与该至少一可平移载台;其中,该至少一平移辅助元件与该至少一横向滚动元件分别于该至少一可平移载台沿该中心轴的二侧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通过该至少一平移辅助元件提供一正向力作用于该至少一可平移载台与该至少一横向滚动元件,该正向力的施力方向与该至少一可平移载台的一移动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包含:一开孔部,环绕该中心轴并形成一开孔;一固定部,由该开孔部往该底座延伸并固定于该底座;以及一承接部,设置于该开孔部与该固定部之间,用于承接该至少一平移辅助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接部包含二阶面,该二阶面互相平行,且承接该至少二平移辅助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接部以点接触的方式承接该至少一平移辅助元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凹槽,设置于该至少一可平移载台与该外壳中至少一者,该至少一平移辅助元件设置于该至少一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平移辅助元件为球体。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平移辅助元件为圆柱体。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平移辅助元件沿该中心轴对称设置。10.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临安周明达黄澄儀张明顺
申请(专利权)人:大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