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制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04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型制氧机,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的减震盘以及设置于减震盘上的机壳,机壳上设置有进气窗口,减震盘上设置出气窗口;减震盘上固定有吸附塔组件、压缩机组件和充放电组件,压缩机组件上方设置有供氧组件,压缩机组件与吸附塔组件之间连接有进气组件,吸附塔组件与供氧组件之间连接有出气组件,出气组件上方设置有操作组件;机座内设置有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的触点配置于机座上表面并连接充放电组件,充放电组件包括充电接头和放电接头,充电接头延伸至减震盘外侧,放电接头通过导线连接至压缩机组件以及操作组件;本微型制氧机具有结构紧凑、装卸方便、体积小和便于携带的优点。便于携带的优点。便于携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制氧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制氧机
,具体涉及一种微型制氧机。

技术介绍

[0002]分子筛制氧机是一种采用变压吸附原理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制氧设备,分子筛制氧机由压缩机对空气进行压缩,空气压缩后通过换气阀进入装有分子筛的吸附塔,经吸附解吸循环周期地制取氧气。
[0003]分子筛制氧是利用沸石分子筛为吸附剂,根据氧气、氮气在吸附剂上不同压力下的吸附量不同,通过改变压力参数,将氧气进行分离的过程。此法制取的氧气浓度最高可以达到约96%。氧气是维系人体生命体征不可或缺的成分,人体各器官的正常运行和新陈代谢都需要氧来维持。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如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需要长期吸氧来缓解症状。患有动脉硬化、肝、肺功能障碍症以及冠心病、脑中风的患者,定期吸氧可以降低发病频率,改善内脏功能,增强免疫力。通过吸氧可以改善缺氧状态,以便校正患者血液中各种气体含量,尤其是二氧化碳与氧气含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有技术已经研发了多种可以在家庭中使用的各种用于氧疗的方式。第一种方式,通过存储气态形式的氧气来供给氧气,采用各种尺寸的气体钢瓶,其由于笨重而导致使用不便,另外也存在安全隐患。第二种方式,通过存储液化形式的氧,例如将其液体蒸发以便将气态形式提供给患者或者是勇者。第三种方式,通过分子筛吸附产生高浓度氧气,特别是PSA(变压吸附)制氧装置。第一和第二种方式不适合家庭使用,第三种方式问题在于普通的制氧装置要么浓度不够高,要么产生氧气不无法有效利用而导致浪费,而且由于此类设备体积较大,需要电源供电,而患者或者使用者的需求更多的不希望受到场地的束缚。因此体积小,功能强大的便携式制氧机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制氧机,以解决现有的制氧机结构不够紧凑,体积不够小、便携性不佳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微型制氧机,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的减震盘以及设置于减震盘上的机壳,所述机壳上设置有进气窗口,所述减震盘上设置出气窗口;所述减震盘上固定有吸附塔组件、压缩机组件和充放电组件,所述压缩机组件上方设置有供氧组件,所述压缩机组件与吸附塔组件之间连接有进气组件,所述吸附塔组件与供氧组件之间连接有出气组件,所述出气组件上方设置有操作组件;所述机座内设置有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的触点配置于机座上表面并连接充放电组件,所述充放电组件包括充电接头和放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延伸至减震盘外侧,所述放电接头通过导线连接至压缩机组件以及操作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壳体以及设置于压缩机壳体内的进气过滤盒、压缩机主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过滤盒设置于减震盘底部,所述压缩机主体设
置于减震盘顶部,所述进气管竖直连接于进气过滤盒上,空气从机壳中部沿进气管向下进入进气过滤盒,然后沿压缩机主体底部进入并通过出气管排出进入进气组件。
[0008]优选的,所述压缩机壳体顶部设置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从机壳内抽风进入压缩机壳体对压缩机主体进行散热并从出气窗口排出。
[0009]优选的,所述进气组件包括多通电磁阀,所述多通电磁阀包括空气进气管路和氮气排出管路,所述空气进气管路连接压缩机主体的输出端至吸附塔组件,所述氮气排出管路连接吸附塔组件至压缩机机壳。
[0010]优选的,所述吸附塔组件包括吸附塔主体和塔座,所述吸附塔主体顶部通过出气组件固定于机壳上,所述吸附塔主体底部通过塔座固定于减震盘上。
[0011]优选的,所述吸附塔主体为双筒一体化吸附塔,其为一体化并联的双筒结构,且内腔填充分子筛。
[0012]优选的,所述出气组件包括转换盒和单向阀,所述吸附塔主体顶部的输出端可插拔连接于转换盒底部,所述转接盒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机壳顶部;所述塔座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减震盘上对应卡槽设置有卡扣,所述塔座与减震盘通过卡槽和卡扣可拆卸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转接盒一侧连接单向阀,所述供氧组件包括储气罐和出气嘴,所述单向阀分别连接至储气罐和出气嘴,所述单向阀与出气嘴之间还设置有脉冲电磁阀。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微型制氧机,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且电池模组、吸附塔组件、压缩机组件独立设置,拆装互不影响,便于拆装、更换和维护;进气组件和出气组件均采用集成化构造代替传统的管道连接方式,使得空间利用率大,缩小整体体积,同时便于组装,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9]图3是机座以及吸附塔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电池模组以及充放电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压缩机组件以及减震盘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出气组件以及供氧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记为:
[0024]1.机座,11.电池模组,2.减震盘,21.出气窗口,3.机壳,31.进气窗口,4.吸附塔组件,41.吸附塔主体,42.塔座,5.压缩机组件,51.压缩机壳体,52.进气过滤盒,53.压缩机主体,54.进气管,55.出气管,56.散热扇,6.充放电组件,61.充电接头,62.放电接头,7.供氧组件,71.储气罐,72.出气嘴,73.脉冲电磁阀,8.进气组件,81.多通电磁阀,9.出气组件,91.转换盒,92.单向阀,10.操作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微型制氧机,包括机座1、设置于机座1上的减震盘2以及设置于减震盘2上的机壳3,机壳3上设置有进气窗口31,减震盘2上设置出气窗口21;
[0026]如图2所示,减震盘2上固定有吸附塔组件4、压缩机组件5和充放电组件6,压缩机组件5上方设置有供氧组件7,压缩机组件5与吸附塔组件4之间连接有进气组件8,吸附塔组件4与供氧组件7之间连接有出气组件9,出气组件9上方设置有操作组件10;操作组件上设有用于选择不同供氧模式的控制按钮,各供氧模式分别对应不同的脉冲电磁阀73预设开启时间和压缩机主体53预设运行转速,操作组件上设有用于提示供氧状态的指示灯,当脉冲电磁阀打开供氧时,指示灯亮。
[0027]如图4所示,机座1内设置有电池模组11,电池模组11的触点配置于机座1上表面并连接充放电组件6,充放电组件6包括充电接头61和放电接头62,充电接头61延伸至减震盘2外侧,放电接头62通过导线连接至压缩机组件5以及操作组件10。
[0028]如图5所示,压缩机组件5包括压缩机壳体51以及设置于压缩机壳体51内的进气过滤盒52、压缩机主体53、进气管54和出气管55;进气过滤盒52设置于减震盘2底部,压缩机主体51设置于减震盘2顶部,进气管54竖直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的减震盘以及设置于减震盘上的机壳,所述机壳上设置有进气窗口,所述减震盘上设置出气窗口;所述减震盘上固定有吸附塔组件、压缩机组件和充放电组件,所述压缩机组件上方设置有供氧组件,所述压缩机组件与吸附塔组件之间连接有进气组件,所述吸附塔组件与供氧组件之间连接有出气组件,所述出气组件上方设置有操作组件;所述机座内设置有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的触点配置于机座上表面并连接充放电组件,所述充放电组件包括充电接头和放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延伸至减震盘外侧,所述放电接头通过导线连接至压缩机组件以及操作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壳体以及设置于压缩机壳体内的进气过滤盒、压缩机主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过滤盒设置于减震盘底部,所述压缩机主体设置于减震盘顶部,所述进气管竖直连接于进气过滤盒上,空气从机壳中部沿进气管向下进入进气过滤盒,然后沿压缩机主体底部进入并通过出气管排出进入进气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壳体顶部设置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从机壳内抽风进入压缩机壳体对压缩机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雅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古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