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蓬酒及其酿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02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碱蓬酒及其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取用碱蓬和粮食,洗净晾干备用,使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碱蓬草的碱蓬细胞原液;另取碱蓬,经过粉碎筛选制得碱蓬粉;取粮食洗净浸泡,碱蓬细胞原液与粮食1:2比例混合,浸泡12h,粮食沥出蒸熟摊凉至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碱蓬酒及其酿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碱蓬酒
,尤其涉及一种碱蓬酒及其酿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碱蓬嫩苗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脂肪、蛋白质、粗纤维、矿物质、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例如:碱蓬蛋白含量比白菜高30%,脂肪含量高1.4-1.5倍,碳水化合物高20%;碱蓬蛋白质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与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完全蛋白质指标接近,优于螺旋藻、大豆和鸡蛋。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0302176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黑茶酒饮料的制备方法,将黑茶提取获得黑茶汁,再用黑茶汁浸泡大米,将浸泡大米蒸煮成米饭。上述专利中的一种黑茶酒饮料的制备方法存在以下不足:该酒品的制备方法,缺乏二次发酵工艺,酒品单次发酵,口感艰涩,酒味浓烈,使得口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碱蓬酒及其酿造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碱蓬酒及其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取用碱蓬和粮食,洗净晾干备用,
[0008]S2:使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碱蓬草的碱蓬细胞原液;
[0009]S3:另取S1中的碱蓬,经过粉碎筛选制得碱蓬粉;
[0010]S4:取S1中的粮食洗净浸泡,碱蓬细胞原液与粮食1:2比例混合,浸泡12h,粮食沥出蒸熟摊凉至20℃-30℃,加入酒曲搅拌均匀后,在20℃-35℃环境下发酵8-15天,过滤收集其过滤液,即粮食发酵液;
[0011]S5:取细胞原液和粮食发酵液1:1混合,在60-80℃环境下混合10min,冷却至室温后,发酵罐内每隔12小时加入少量碱蓬粉,同时保持发酵罐内原料200r/min转速混合发酵,制得酒醅,蒸馏后即可得到碱蓬酒。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粮食为以下至少之一:高粱、玉米、甘薯、甘蔗、小麦、糯米、大米、青稞、豆类、大麦。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碱蓬粉的添加量占总体质量的8%-15%。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碱蓬粉和碱蓬细胞原液总的含盐量在总体质量的1.5%-3%。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粮食为大麦。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碱蓬粉的添加量占总体质量的10%。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碱蓬粉和碱蓬细胞原液总的含盐量在总体质量的1.8%。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超临界萃取法采集碱蓬细胞液搭配大麦预发酵后,再次间歇式添加碱蓬粉二次发酵,刺激首次发酵后的酒液,达到二次发酵的效果,从而降低酸度改良碱蓬酒的口感,并分解一些醇类物质,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碱蓬酒及其酿造工艺的罐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碱蓬酒及其酿造工艺的加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碱蓬酒及其酿造工艺的加料机构的结构俯视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碱蓬酒及其酿造工艺的下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碱蓬酒及其酿造工艺的搅拌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碱蓬酒及其酿造工艺的底部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碱蓬酒及其酿造工艺的钢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酿造工艺植物盐含量加入量与发酵菌存活量的折线图。
[0027]图中:1罐体、2支架、3下料管、4内罐、5滑槽、6搅拌机构、601立杆、602搅拌架、603横杆、7加料机构、701储纳斗、702传动柱、703辅助斗、704弹片、705粉料下料孔、706固定套、707斜台、8第一进料斗、9电机、10第二进料斗、11加水槽、12固定杆、13下料组件、1301顶管、1302底管、1303阀门、14钢叉组件、1401滑块、1402海绵、1403底块、1404皮垫、1405钢叉、15底部搅拌组件、1501连接杆、1502节杆、1503爪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30]一种碱蓬酒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1]S1:取用碱蓬和粮食,洗净晾干备用,
[0032]S2:使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碱蓬草的碱蓬细胞原液;
[0033]S3:另取S1所述的碱蓬,经过粉碎筛选制得碱蓬粉;
[0034]S4:取S1所述的粮食洗净浸泡,碱蓬细胞原液与粮食1:2比例混合,浸泡12h,粮食沥出蒸熟摊凉至20℃-30℃,加入酒曲搅拌均匀后,在20℃-35℃环境下发酵8-15天,过滤收集其过滤液,即粮食发酵液;
[0035]S5:取细胞原液和粮食发酵液1:1混合,在60-80℃环境下混合10min,冷却至室温后,发酵罐内缓缓加入碱蓬粉,同时保持发酵罐内原料200r/min转速混合发酵,制得酒醅,蒸馏后即可得到碱蓬酒。
[0036]其中添加的碱蓬粉和碱蓬细胞原液总的含盐量在总体质量的1.5%-3%;且其中,碱蓬粉的添加量占总体质量的8%-15%。
[0037]其中,粮食为以下至少之一:高粱、玉米、甘薯、甘蔗、小麦、糯米、大米、青稞、豆类、大麦。
[0038]实施例1
[0039]一种碱蓬酒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40]S1:取用碱蓬和大米,洗净晾干备用;
[0041]S2:使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碱蓬草的细胞原液;
[0042]S3:另取S1所述的碱蓬,经过粉碎筛选制得碱蓬粉;
[0043]S4:取S1所述的大米洗净浸泡,碱蓬细胞原液与大米1:2比例混合,浸泡12h,大米沥出蒸熟摊凉至25℃,加入酒曲搅拌均匀后,在20-35℃环境下发酵8-15天,过滤收集其过滤液,即大米发酵液;
[0044]S5:取细胞原液和大米发酵液1:1混合,在60-80℃环境下混合10min,冷却至室温后,发酵罐内缓缓加入碱蓬粉,碱蓬粉与细胞原液的总含盐量为1.5%,且碱蓬粉的添加量占总体质量的8%,同时保持发酵罐内原料200r/min转速混合发酵,制得酒醅,蒸馏后即可得到碱蓬酒。
[0045]实施例2
[0046]一种碱蓬酒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47]S1:取用碱蓬和大麦,洗净晾干备用;
[0048]S2:使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碱蓬草的细胞原液;
[0049]9S3:另取S1所述的碱蓬,经过粉碎筛选制得碱蓬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碱蓬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用碱蓬和粮食,洗净晾干备用,S2:使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碱蓬草的碱蓬细胞原液;S3:另取S1中的碱蓬,经过粉碎筛选制得碱蓬粉;S4:取S1中的粮食洗净浸泡,碱蓬细胞原液与粮食1:2比例混合,浸泡12h,粮食沥出蒸熟摊凉至20℃-30℃,加入酒曲搅拌均匀后,在20℃-35℃环境下发酵8-15天,过滤收集其过滤液,即粮食发酵液;S5:取细胞原液和粮食发酵液1:1混合,在60-80℃环境下混合10min,冷却至室温后,发酵罐内每隔12小时加入少量碱蓬粉,同时保持发酵罐内原料200r/min转速混合发酵,制得酒醅,蒸馏后即可得到碱蓬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蓬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粮食为以下至少之一:高粱、玉米、甘薯、甘蔗、小麦、糯米、大米、青稞、豆类、大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蓬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碱蓬粉的添加量占总体质量的8%-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蓬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碱蓬粉和碱蓬细胞原液总的含盐量在总体质量的1.5%-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碱蓬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粮食为大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碱蓬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碱蓬粉的添加量占总体质量的1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碱蓬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碱蓬粉和碱蓬细胞原液总的含盐量在总体质量的1.8%。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蓬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还用到了发酵装置,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设置于罐体(1)内且与罐体(1)内壁之间设有间隙的内罐(4)以及固定安装于罐体(1)底端的支架(2);所述罐体(1)的顶端通过电机座固定有电机(9),且电机(9)的输出轴一端设置有位于内罐(4)中轴线位置的搅拌机构(6),所述搅拌机构(6)的顶端设置有加料机构(7),用以添加碱蓬粉;所述罐体(1)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与内罐(4)相连通的第一进料斗(8)、与加料机构(7)相连通的第二加料斗(10)以及与罐体(1)和内罐(4)之间的间隙相连通的加水槽(11);所述罐体(1)的底端焊接有斗状向下倾斜的下料管(3),下料管(3)外侧设置有下料阀;所述加料机构(7)包括与第二加料斗(10)相连通的储料斗(701)和焊接于储料斗(701)两端的固定杆(12),固定杆(12)的另一端焊接于内罐(4)内壁,储料斗(701)内焊接有固定套(706),且储料斗(701)底端环绕固定套(706)处开设有若干个粉料下料孔(705),每两个粉料下料孔(705)之间均焊接有斜台(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泓胜姜庆丹庄效越马英伟许建强罗凡华杨诗悦王庚张敏宋锦韬黄向城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大工碱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