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泡棉、呼吸器以及密封泡棉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3013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泡棉、呼吸器以及密封泡棉制造方法。该密封泡棉包括:主体部,主体部为多孔泡棉;连续地设置在主体部的上表面上的防透气膜;锚合层,锚合层设置于防透气膜和主体部之间,锚合层部分地嵌入多孔泡棉的泡孔内。呼吸器包括呼吸器本体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密封泡棉。密封泡棉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多孔泡棉以制备密封泡棉的主体部,在多孔泡棉上设置锚合层和防透气膜,使得防透气膜连续地设置在主体部的上表面上;锚合层设置于防透气膜和主体部之间,且部分地嵌入多孔泡棉的泡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密封泡棉、呼吸器以及密封泡棉制造方法,便于后续切割,能够简化密封泡棉的制造工艺,改善呼吸器与佩戴者的脸部之间的密封,并提高呼吸器的佩戴舒适性。器的佩戴舒适性。器的佩戴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泡棉、呼吸器以及密封泡棉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个人防护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密封泡棉、设置有该密封泡棉的呼吸器以及密封泡棉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3]呼吸器作为一种常用的防护用品,常用于防护粉尘、雾滴、细菌等,广泛应用在特定工作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中。理想地,当呼吸器被佩戴时,呼吸器能够贴合佩戴者的脸部轮廓,以在呼吸器与佩戴者的脸部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然而,佩戴者的脸部轮廓并非形状规则的轮廓,并且佩戴者个体的差异也较大,尤其是鼻部的轮廓较为复杂,高低起伏,往往难以与呼吸器形成良好的密封,常常会在呼吸器与佩戴者的鼻部区域之间存在缝隙,造成密封效果不佳。一方面,这使得佩戴者所处环境中的粉尘、雾滴或者细菌等将会经该缝隙与佩戴者接触而被佩戴者吸入,影响呼吸器的防护效果。另一方面,佩戴者的呼出气体也会通过该缝隙向上排出,对于佩戴者戴眼镜的情况,如果呼吸器内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则排出的呼出气体将会使眼镜起雾,影响佩戴者的佩戴体验。
[0004]因此,为了提高呼吸器的防护效果和改善佩戴体验,希望呼吸器能够贴合佩戴者的脸部轮廓,在呼吸器与佩戴者的脸部之间实现良好的密封。在一种现有的呼吸器中,采用了金属或具有记忆效应的塑料鼻部泡棉。在佩戴这种呼吸器时,通过给呼吸器的该部分施加压力,使呼吸器的鼻部泡棉部变形以贴合佩戴者的鼻部轮廓,改善呼吸器与佩戴者的鼻部之间的密封,并使呼吸器与佩戴者的脸部受压贴合。然而,这种呼吸器的鼻部泡棉部分施加在佩戴者的鼻部的压力易于造成佩戴者的不适感,易于在佩戴者的脸部产生压痕,甚至造成创伤,这在长时间佩戴呼吸器的情况下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密封泡棉以及设置有该密封泡棉的呼吸器,以提高密封泡棉的密封性,改善呼吸器与佩戴者的脸部之间的密封,提高呼吸器的佩戴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泡棉制造方法以及由此制得的密封泡棉以及呼吸器,以简化密封泡棉的制造工艺,提高密封泡棉的密封性,提高呼吸器与佩戴者的脸部之间的密封,提高呼吸器的佩戴舒适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泡棉,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为多孔泡棉;防透气膜,所述防透气膜连续地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上;锚合层,所述锚合层设置于所述防透气膜和所述主体部之间,所述锚合层部分地嵌入所述多孔泡棉的泡孔内。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器,所述呼吸器包括呼吸器本体,还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任意一种密封泡棉,所述密封泡棉附接至所述呼吸器本体以覆盖所述呼吸器本体的待与佩戴者的脸部接触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泡棉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多孔泡棉以制备
密封泡棉的主体部,在所述多孔泡棉上设置锚合层和防透气膜,使得所述防透气膜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上;所述锚合层设置于所述防透气膜和所述主体部之间,且部分地嵌入所述多孔泡棉的泡孔内。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泡棉,该密封泡棉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泡棉制造方法制成。
[0010]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器,该呼吸器包括呼吸器本体,并且该呼吸器还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泡棉制造方法制成的密封泡棉。
[0011]与本领域中的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泡棉、呼吸器以及密封泡棉制造方法,能够提高密封泡棉的密封性,改善呼吸器与佩戴者的脸部之间的密封,并提高呼吸器的佩戴舒适性,并且便于对泡棉进行切割,简化泡棉的制造过程。
附图说明
[0012]以下将参照附图仅以示例方式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相同的特征或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在附图中:
[0013]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泡棉空气透过率测试装置示意图。
[0014]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泡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泡棉的立体图;
[0016]图4示出了设置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泡棉的第一呼吸器的侧视图;
[0017]图5示出了图4中的第一呼吸器的立体图,示出了第一呼吸器的密封泡棉;
[0018]图6示出了设置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泡棉的第二呼吸器的正视图;
[0019]图7示出了图6中的第二呼吸器的立体图,示出了第二呼吸器的密封泡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图限制本专利技术、应用及用途。应当理解,在所有这些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或相似的零件及特征。各个附图仅示意性地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构思和原理,并不一定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的具体尺寸及其比例。在特定的附图中的特定部分可能采用夸张的方式来图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相关细节或结构。
[0021]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表示特征尺寸、数量和物化特性的所有数字均应该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均是由术语“约”来修饰的。因此,除非有相反的说明,否则上述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列出的数值参数均是近似值,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文所公开的教导内容寻求获得的所需特性,适当改变这些近似值。用端点表示的数值范围的使用包括该范围内的所有数字以及该范围内的任何范围,例如,1至5包括1、1.1、1.3、1.5、2、2.75、3、3.80、4和5等等。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所采用的与“上”、“下”、“左”、“右”相关的方位术语是以附图中所示出的视图的上、下、左、右位置来描述的。在实际应用中,本文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限定,这些关系是可以相互颠倒的。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术语“多孔”是指一定体积的实心材料和一定体积的孔隙混合的状态。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术语“多孔泡棉”是指具有多孔结构的泡棉。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术语“开孔”是指多孔材料中与外界连通的空腔和孔道。具有开孔的泡棉,由于泡孔和多孔材料表面连通,在单维和三维都能通过气体。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术语“闭孔”是指多孔材料中独立的泡孔结构,这些孔与多孔材料的外表面不相连通。一般具有闭孔结构的刚性更强,不易被压缩。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术语“呼吸器”是指由人佩戴的一种装置,以便在空气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前对空气进行过滤。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术语“呼吸器本体”是指空气可渗透的结构,其至少可贴合在人的鼻和口上,并帮助限定与外部气体空间分隔的内部气体空间。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术语“聚合物”是指包含规则或不规则排列的重复化学单元的物质。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术语“嵌入”是指未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泡棉,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为多孔泡棉;防透气膜,所述防透气膜连续地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上;锚合层,所述锚合层设置于所述防透气膜和所述主体部之间,所述锚合层部分地嵌入所述多孔泡棉的泡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泡棉,其中所述密封泡棉沿垂直于所述主体部上表面方向的空气透过率不大于0.02L/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泡棉,其中,所述密封泡棉的主体部具有第一侧表面和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相反的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用于附接至呼吸器,以使得所述密封泡棉覆盖所述呼吸器的呼吸器本体的待与佩戴者的脸部接触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侧表面面向所述佩戴者,并且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朝向呼吸器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泡棉,其中所述多孔泡棉包含: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乙烯醋酸乙烯酯、橡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泡棉,其中所述多孔泡棉包含开孔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泡棉,其中所述多孔泡棉的孔隙密度为40-85PPI。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泡棉,其中所述防透气膜包含:聚氨酯膜、聚丙烯酸酯膜、氯丁橡胶膜、硅橡胶膜、聚醋酸乙烯酯膜。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泡棉,其中所述防透气膜的厚度为5-20微米。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泡棉,其中所述锚合层的厚度为10-50微米。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泡棉,其中所述锚合层和所述防透气膜为同一材料或不同材料,包含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氯丁橡胶、聚醋酸乙烯酯。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密封泡棉,其中所述锚合层和所述防透气膜为同一材料且所述锚合层和所述防透气膜的总厚度为10-100微米。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泡棉,其中,所述主体部包括一曲面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志刚薛建贤陈慧娟钱友三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