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空调自动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293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空调自动控制方法,空调系统与车载电瓶的输出端连接,车载电瓶的输入端与燃油动力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检测车厢内温度T,当车厢内温度T与设定温度Ts的差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空调自动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汽车空调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空调自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重视。传统的汽车空调系统都是依靠手动调节,选择低档运行,温度很长时间无法下降,选择中高档运行,温度又会一直下降,当车厢人的人感觉过冷时,还需要再次手动调节降低档位,用以提升车厢内的温度。不但车厢内的舒适度较差,而且调节麻烦。
[0003]另外,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燃油汽车排放的废气成为大气污染的一大元凶。现有汽车燃油发动机,通过皮带直接与空调压缩机上的离合器连接传动,带动空调压缩机运转进行制冷,汽车车厢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以决定离合器是否启动空调压缩机运转。由于燃油发动机是直接驱动制冷压缩机,在燃油发动机的运转速度处于低速时段时,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低,带动空调压缩机制冷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油,也会影响发动机动力,经测试燃油汽车的空调耗油量约占整车耗油量的30%以上,尤其燃油汽车发动机在低速时耗油量所占比例更高。同时,压缩机的转速跟发动机转速相关,无法根据实际温度需求调节转速,无法实现变频。当发动机停止工时,空调无法运行。
[0004]为了满足怠速(低速)下制冷量的需要,必须选择大排量压缩机,而当车辆运行时发动机转速提高,车厢内温度维持所需的制冷能力却变小,空调系统只能通过压缩机的开停调节车厢内温度,此过程中冷媒以相对过大的流量通过换热器,导致换热器散热效率低,同时每次启动需要重新建立系统压力造成“系统开关”损失,压缩机频繁开停导致这部分损失严重,这些都导致空调系统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系统结构简单,且有利于提升空调效率,大幅降低油耗,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汽车空调系统。
[0006]本专利技术另一个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逻辑合理,可以有效提升空调舒适性,且有利于提升空调效率的汽车空调自动控制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空调系统与车载电瓶的输出端连接,车载电瓶的输入端与燃油动力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冷凝风机、蒸发风机、节流元件及变频控制器,所述压缩机、冷凝风机、蒸发风机及变频控制器与车载电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频控制器控制压缩机、冷凝风机、蒸发风机的工作状态,
[0010]优选地,所述变频控制器具有车速监控模块,与车速检测装置连接,车速监控模块
用于根据车速所在区域范围控制冷凝风机的工作状态。
[0011]进一步,所述燃油动力模块包括燃油发动机、发电机和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发动机与发电机之间设置有离合器,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与车载电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离合器由单片机控制器控制吸合或脱开实现向车载电瓶充电或停止充电。
[0012]进一步,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具有发电控制模块,与发动机转速检测装置连接,发电控制模块预先存储有最低设定转速,当发动机转速等于或大于最低设定转速时控制离合器吸合向车载电瓶充电,当发动机转速小于最低设定转速时控制离合器脱开停止向车载电瓶充电。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0014]一种汽车空调自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S1、检测车厢内温度T,当车厢内温度T与设定温度Ts的差值

T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差

Ts1时,控制压缩机及冷凝风机按快速降温模式工作;
[0016]S2、当车厢内温度T及设定温度Ts的差值

T小于第一设定温差

Ts1,且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差

Ts2时,控制压缩机及冷凝风机按匀速降温模式工作;
[0017]S3、当车厢内温度T及设定温度Ts的差值

T小于第二设定温差

Ts2时,控制压缩机及冷凝风机按按保温模式工作。
[0018]进一步,上述步骤S1中的快速降温模式,控制压缩机及冷凝风机以最高转速工作;
[0019]上述步骤S2中的匀速降温模式,控制压缩机降低转速工作,冷凝风机仍以最高转速工作;
[0020]上述步骤S3中的保温模式,控制压缩机以最低转速运转,同时控制冷凝风机降低转速工作。
[0021]进一步,在上述步骤S2中,控制压缩机降低转速工作具体包括,
[0022]将第一设定温差

Ts1和第二设定温差

Ts2之间的差值分成多个温度区域,控制各温度区域压缩机的转速按最高转速的设定比例递减;
[0023]优选地,各温度区域的温度差值相等或逐段递减,各温度区域压缩机转速降低的比例相等或逐段递减。
[0024]进一步,在上述步骤S3中,控制冷凝风机降低转速工作具体为按最高转速的设定比例降低转速。
[0025]进一步,还包括获取车速的步骤,当车速S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车速Ss1时,控制冷凝风机停止运转;
[0026]当车速S小于第一设定车速Ss1且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车速Ss2时,控制上述步骤S1和S2中的冷凝风机的转速分别降低设定比例工作,控制上述步骤S3中的冷凝风机的转速降低设定比例工作或停机。
[0027]进一步,还包括获取车载电瓶电压的步骤;
[0028]当车载电瓶的电压V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电压Vs1时,控制压缩机按上述步骤S1、S2、S3中设定的模式工作;
[0029]当车载电瓶的电压V小于第一设定电压Vs1且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电压Vs2时,控制上述步骤S1、S2、S3中压缩机的转速分别降低设定比例工作;
[0030]当车载电瓶的电压V小于第二设定电压Vs2时,控制压缩机和冷凝风机停机。
[0031]综上内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空调自动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3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系统用于燃油动力汽车中,利用车载电瓶作为空调各设备的动力源,并对压缩机和风机进行变频调节,改变原有传统汽车中空调系统利用燃油作为动力来实现制冷的目的,不但可以简化空调系统结构,同时使得空调系统效率提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节能环保的效果,可以使空调系统的油耗降低至15%以下,大幅提升汽车节能环保的效果,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33](2)本专利技术优化了空调系统的控制逻辑,通过合理控制压缩机和冷凝风机转速,不但可以有效提升空调舒适性,同时还有利于保证空调系统始终以最佳效率状态工作,有利于提升汽车节能环保的效果。该控制方法可以适用于纯电的新能源汽车,也可以适用于混合动力的汽车和燃油动力汽车。
[0034](3)本专利技术将车速和车载电瓶的电压引入空调系统的控制逻辑中,使控制逻辑更加合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汽车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空调系统与车载电瓶的输出端连接,车载电瓶的输入端与燃油动力模块的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冷凝风机、蒸发风机、节流元件及变频控制器,所述压缩机、冷凝风机、蒸发风机及变频控制器与车载电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频控制器控制压缩机、冷凝风机、蒸发风机的工作状态,优选地,所述变频控制器具有车速监控模块,与车速检测装置连接,车速监控模块用于根据车速所在区域范围控制冷凝风机的工作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动力模块包括燃油发动机、发电机和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发动机与发电机之间设置有离合器,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与车载电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离合器由单片机控制器控制吸合或脱开实现向车载电瓶充电或停止充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具有发电控制模块,与发动机转速检测装置连接,发电控制模块预先存储有最低设定转速,当发动机转速等于或大于最低设定转速时控制离合器吸合向车载电瓶充电,当发动机转速小于最低设定转速时控制离合器脱开停止向车载电瓶充电。5.一种汽车空调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检测车厢内温度T,当车厢内温度T与设定温度Ts的差值

T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差

Ts1时,控制压缩机及冷凝风机按快速降温模式工作;S2、当车厢内温度T及设定温度Ts的差值

T小于第一设定温差

Ts1,且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差

Ts2时,控制压缩机及冷凝风机按匀速降温模式工作;S3、当车厢内温度T及设定温度Ts的差值

T小于第二设定温差

Ts2时,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敬茂张长荣孙彦帅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瑞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