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模具用风管,涉及轮毂铸造冷却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轮毂模具铸造时的冷却效果不佳,导致产品质量较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进风管、插孔风管和出风管,所述进风管包括第一环形管、分流管、第一连接管、进风总管,且所述分流管的两端与第一环形管之间连通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管,且所述分流管的中间位置连通设置有进风总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且该装置通过改变传统的环形风管与插孔风管固定式结构设置,通过连接器将其二者组合,使其拆装更加便捷,方便对其进行清洁,并且通过插孔风管的S型结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轮毂模具对铸件的散热冷却效率,提高铸件成品质量。提高铸件成品质量。提高铸件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模具用风管
[0001]本技术涉及轮毂铸造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轮毂模具用风管。
技术介绍
[0002]轮毂是轮胎内廓轮钢通过立柱连接的轮芯旋转部分,即支撑轮胎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
[0003]在对轮毂进行铸造时,使用压缩空气通入轮毂模具内布置的冷却风管冷却指定的轮毂模具的位置,目前,轮毂模具内布置的冷却风管按照造型分有两种,一种是插孔风管,另一种是环风管,这两种风管在铸造轮毂的过程中均存在出风量不均匀的缺陷,因此人们设置了将插孔风管与换风管组合式的冷却风管用以改善冷却效果,但是插孔风管与模具的接触面积不够大,依然会导致散热冷却不够均匀的现象发生,并且插孔风管与环风管为固定连接,导致插孔分管内壁粘附灰尘后无法得到有效清理,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轮毂模具用风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轮毂模具用风管,解决了现有的轮毂模具铸造时的冷却效果不佳,导致产品质量较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轮毂模具用风管,包括进风管、插孔风管和出风管,所述进风管包括第一环形管、分流管、第一连接管、进风总管,且所述分流管的两端与第一环形管之间连通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管,且所述分流管的中间位置连通设置有进风总管;
[0007]所述出风管包括第二环形管、汇流管、出风总管和第二连接管,且所述汇流管的两端与第二环形管之间连通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二连接管,所述汇流管的中间位置连通设置有出风总管;
[0008]所述第一环形管位于第二环形管的上方,且所述第一环形管与第二环形管之间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插孔风管,所述插孔风管的上下两端与第一环形管、第二环形管之间通过连接器连通。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插孔风管呈S型结构设置。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分流管和汇流管均呈半环形结构设置,且所述分流管和汇流管分别位于第一环形管和第二环形管相互远离的一侧。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包括管头、活动环、复位弹簧、固定环、第一固定块、定位杆、第二固定块和定位孔,所述连接器呈中空圆柱体状设置,且上下两端连通,所述连接器的内部滑动套设有管头,且所述管头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器的外部与插孔风管连接,所述管头位于连接器内部一端的圆周侧壁固定连接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沿管头高度方向靠近中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连接器靠近插孔风管一端
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且所述第二固定块沿连接器高度方向靠近中点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且所述定位杆与定位孔匹配。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器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且所述连接器的圆周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环,活动环位于固定环和管头之间,且所述固定环与活动环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复位弹簧。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将环形风管与插孔风管组合的形式,能够有效的提高轮毂模具的散热效率,并且通过将传统的直筒型插孔风管设置呈S型风管,使其与轮毂模具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能够再次提高轮毂模具的散热效率。
[0015]2、通过在S型的插孔风管与环形风管之间设置连接器,从而能够使得插孔风管与环形风管之间的拆装更加便捷,改变了传统的环形风管与插孔风管固定式结构,从而方便对环形风管与插孔风管拆卸后进行清洁,提高环形风管与插孔风管的清洁效率,继而能够提高轮毂模具对铸件的散热冷却效率。
[0016]综上所述,该装置通过改变传统的环形风管与插孔风管固定式结构设置,通过连接器将其二者组合,使其拆装更加便捷,方便对其进行清洁,并且通过插孔风管的S型结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轮毂模具对铸件的散热冷却效率,提高铸件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轮毂模具用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轮毂模具用风管的连接器内剖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轮毂模具用风管的连接器内剖结构拆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轮毂模具用风管的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1、第一环形管;2、分流管;3、第一连接管;4、进风总管;5、插孔风管;6、连接器;7、第二环形管;8、汇流管;9、出风总管;10、第二连接管;11、管头;12、活动环;13、复位弹簧;14、固定环;15、第一固定块;16、定位杆;17、第二固定块;18、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一种轮毂模具用风管,包括进风管、插孔风管5和出风管,进风管包括第一环形管1、分流管2、第一连接管3、进风总管4,且分流管2的两端与第一环形管1之间连通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管3,且分流管2的中间位置连通设置有进风总管4;
[0024]出风管包括第二环形管7、汇流管8、出风总管9和第二连接管10,且汇流管8的两端与第二环形管7之间连通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二连接管10,汇流管8的中间位置连通设置有出风总管9,分流管2和汇流管8均呈半环形结构设置,且分流管2和汇流管8分别位于第一环形管1和第二环形管7相互远离的一侧;
[0025]第一环形管1位于第二环形管7的上方,且第一环形管1与第二环形管7之间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插孔风管5,插孔风管5呈S型结构设置。
[0026]通过将第一环形管1、第二环形管7和插孔风管组合式结构设置,使得该风管对轮毂铸件模具的散热冷却效率提高,并且通过将传统的直筒型插孔风管5改装成S型的插孔风管5,从而能够使得插孔风管5与模具的接触面积大幅度增加,从而能够再次提高轮毂模具的散热冷却效率,有助于提高铸件成品质量。
[0027]参照图2
‑
4,插孔风管5的上下两端与第一环形管1、第二环形管7之间通过连接器6连通,连接器6包括管头11、活动环12、复位弹簧13、固定环14、第一固定块15、定位杆16、第二固定块17和定位孔18,连接器6呈中空圆柱体状设置,且上下两端连通,连接器6的内部滑动套设有管头11,且管头11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器6的外部与插孔风管5连接,管头11位于连接器6内部一端的圆周侧壁固定连接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固定块15,第一固定块15沿管头11高度方向靠近中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6,连接器6靠近插孔风管5一端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7,且第二固定块17沿连接器6高度方向靠近中点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18,且定位杆16与定位孔18匹配,连接器6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4,且连接器6的圆周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环12,活动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模具用风管,包括进风管、插孔风管(5)和出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包括第一环形管(1)、分流管(2)、第一连接管(3)、进风总管(4),且所述分流管(2)的两端与第一环形管(1)之间连通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管(3),且所述分流管(2)的中间位置连通设置有进风总管(4);所述出风管包括第二环形管(7)、汇流管(8)、出风总管(9)和第二连接管(10),且所述汇流管(8)的两端与第二环形管(7)之间连通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二连接管(10),所述汇流管(8)的中间位置连通设置有出风总管(9);所述第一环形管(1)位于第二环形管(7)的上方,且所述第一环形管(1)与第二环形管(7)之间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插孔风管(5),所述插孔风管(5)的上下两端与第一环形管(1)、第二环形管(7)之间通过连接器(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模具用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风管(5)呈S型结构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模具用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2)和汇流管(8)均呈半环形结构设置,且所述分流管(2)和汇流管(8)分别位于第一环形管(1)和第二环形管(7)相互远离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鲁,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华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