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皮瓣拉钩装置,包括把手本体,把手本体底部设置有用于对皮瓣进行拉起的拉钩本体,把手本体上设置有固定柱,且固定柱与拉钩本体之间通过连接件与之连接,并在固定柱内部设置有用于通过连接件对拉钩本体位置进行控制的调节组件,且固定柱上设置有用于给予调节组件驱动力的动力组件,此乳腺外科手术用皮瓣拉钩装置,通过动力组件及调节组件的配合下使得拉钩本体定向拉起皮瓣高度,医护人员手持把手的同时,食指转动旋钮使得蜗杆啮合蜗轮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转柱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从而在导向柱的作用下通过驱动块进行运动,使得连接柱通过调节柱带动拉钩本体进行定向拉起皮瓣。柱带动拉钩本体进行定向拉起皮瓣。柱带动拉钩本体进行定向拉起皮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皮瓣拉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皮瓣拉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乳腺外科是临床外科学下一学科分支,主要针对乳腺疾病的外科学方面:乳腺解剖、乳腺感染、乳腺肿瘤病理、乳腺肿瘤诊治原则、乳腺肿瘤诊断、乳腺肿瘤外科手术的各种术式、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
[0003]在进行乳腺癌的治疗手术过程中,是利用电刀从皮下脂肪组织开始,锐性解剖游离皮瓣,随着皮瓣逐渐游离,需要将皮瓣拉起暴露剩余组织继续操作,为了扩大手术时的视野,往往需要通过拉钩将皮瓣拉起,便于对病变组织进行切割,由于在对部分病情较重的患者进行手术时,其手术时间较长,医护人员可能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导致手部关节出现酸痛现象,进而对持有拉钩的力控制不足,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松开皮瓣的状况,从而容易使得皮瓣与电刀之间进行接触,导致患者皮肤出现灼伤现象,当皮瓣拉起高度过高容易导致患者的皮肤出现损伤,延长患者皮肤修复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皮瓣拉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皮瓣拉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皮瓣拉钩装置,包括把手本体,所述把手本体底部设置有用于对皮瓣进行拉起的拉钩本体,所述把手本体上设置有固定柱,且所述固定柱与拉钩本体之间通过连接件与之连接,并在所述固定柱内部设置有用于通过连接件对拉钩本体位置进行控制的调节组件,且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用于给予调节组件驱动力的动力组件,以至于通过使得拉钩本体对皮瓣进行定向拉伸。
[0006]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柱上的旋钮,且所述固定柱内部设置有蜗杆,所述旋钮与蜗杆之间通过转轴与之连接,以使所述旋钮通过转轴带动蜗杆进行转动,并在所述固定柱内部设置有用于与蜗杆进行啮合的蜗轮,且所述蜗轮与固定柱内壁之间通过转柱与之连接,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转柱上,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7]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转柱上的螺纹杆,并在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驱动块,其中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用于使其进行限位运动的导向柱,且所述连接件设置于驱动块上,以通过连接件对拉钩本体进行定向高度调节,且通过螺纹杆自锁性对其进行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驱动块上的连接柱,且所述连接柱与拉钩本体之间通过调节柱与之连接,以使所述拉钩本体通过调节柱进行定向高度调节。
[0009]优选的,所述拉钩本体在调节柱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以使所述拉钩本体对皮瓣进行均匀拉伸一定高度,以便于对皮瓣进行多角度及多位置进行固定提升。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通过动力组件及调节组件的配合下使得拉钩本体定向拉起皮瓣高度,医护人员手持把手的同时,食指转动旋钮使得蜗杆啮合蜗轮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转柱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从而在导向柱的作用下通过驱动块进行运动,使得连接柱通过调节柱带动拉钩本体进行定向拉起皮瓣,由于螺纹杆具有自锁性,进而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长时间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因手臂酸痛导致拉钩本体松开皮瓣的状况。
[0012]2、本技术设置了若干个拉钩本体,且拉钩本体之间可进行一定的角度调节,从而达到对皮瓣进行不同角度的拉起。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
把手本体;2
‑
拉钩本体;3
‑
固定柱;4
‑
连接件;5
‑
调节组件;6
‑
动力组件;41
‑
连接柱;42
‑
调节柱;51
‑
螺纹杆;52
‑
驱动块;53
‑
导向柱;61
‑
旋钮;62
‑
蜗杆;63
‑
转轴;64
‑
蜗轮;65
‑
转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皮瓣拉钩装置,本方案解决了在对部分病情较重的患者进行手术时,医护人员可能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导致手部关节出现酸痛现象,容易使得皮瓣与电刀之间进行接触,导致患者皮肤出现灼伤现象,或导致患者的皮肤出现损伤,延长患者皮肤修复时间,本方案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包括把手本体1,把手本体1底部设置有用于对皮瓣进行拉起的拉钩本体2,把手本体1底部安装有固定柱3,且固定柱3与拉钩本体2之间通过连接件4与之连接,并在固定柱3内部设置有用于通过连接件4对拉钩本体2位置进行控制的调节组件5,且固定柱3上设置有用于给予调节组件5驱动力的动力组件6。
[0019]本方案中的动力组件6包括安装于固定柱3上的旋钮61,且固定柱3内部设置有蜗杆62,旋钮61与蜗杆62之间通过转轴63与之连接,以使旋钮61通过转轴63带动蜗杆62进行转动,并在固定柱3一端内壁安装有转柱65,且转柱65上安装有有用于与蜗杆62进行啮合的蜗轮64,以使的医护人员手握把手时,其食指或中指可转动旋钮61以带动蜗杆62啮合蜗轮64进行转动,且调节组件5安装于转柱65一端,以使的带动调节组件5进行工作;本方案中的调节组件5包括安装于转柱65一端的螺纹杆51,并在螺纹杆51上安装有驱动块52,其中驱动块52上连接有用于使其进行限位运动的导向柱53,其中导向柱53两端于固定柱3内壁进行连接,且连接件4连接于驱动块52上;本方案中的连接件4包括安装于驱动块52上的连接柱41,且连接柱41与拉钩本体2之间通过调节柱42与之连接,以使拉钩本体2通过调节柱42进行定向高度调节,其中本方案中的拉钩本体2在调节柱42上安装有若干个,且拉钩本体2于
调节柱42进行转动连接,以使的可进行一定角度的调节。
[0020]本方案通过动力组件6及调节组件5的作用带动连接件4使得拉钩进行一定高度得调节,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拉钩本体2进行一定高度的调节时,医护人员手握把手本体1,食指或中指拨动旋钮61,使得旋钮61带动转轴6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蜗杆62啮合蜗轮64进行转动,由于蜗轮64安装于转柱65上,进而通过转柱65带动螺纹杆51进行同步转动,使得螺纹杆51上的驱动块52在导向柱53的作用下进行定向运动,通过连接柱41及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皮瓣拉钩装置,包括把手本体(1),所述把手本体(1)底部设置有用于对皮瓣进行拉起的拉钩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本体(1)上设置有固定柱(3),且所述固定柱(3)与拉钩本体(2)之间通过连接件(4)与之连接,并在所述固定柱(3)内部设置有用于通过连接件(4)对拉钩本体(2)位置进行控制的调节组件(5),且所述固定柱(3)上设置有用于给予调节组件(5)驱动力的动力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皮瓣拉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6)包括设置于固定柱(3)上的旋钮(61),且所述固定柱(3)内部设置有蜗杆(62),所述旋钮(61)与蜗杆(62)之间通过转轴(63)与之连接,以使所述旋钮(61)通过转轴(63)带动蜗杆(62)进行转动,并在所述固定柱(3)内部设置有用于与蜗杆(62)进行啮合的蜗轮(64),且所述蜗轮(64)与固定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思原,聂建云,张季,段佳君,张勇,杨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