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河子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秸秆粉碎物的筛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2157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32
一种用于秸秆粉碎物的筛选装置,包含有用于作为支撑的机架(2)、设置在机架(2)上层部的第一级筛分装置、设置在机架(2)下层部的第二级筛分装置,通过机架(2),实现了对第一级筛分装置和第二级筛分装置的集成安装,通过第一级筛分装置和第二级筛分装置,实现了对处于分层运动的秸秆粉碎物进行筛分,因此提高了对秸秆粉碎物的筛选效果。粉碎物的筛选效果。粉碎物的筛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秸秆粉碎物的筛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筛选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秸秆粉碎物的筛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玉米杆、秸秆、花生皮、豆秆、花柴等能燃烧的农作物废料秆进行粉碎后得到秸秆粉碎物,可用于制造有机肥、燃料、刨花板、纸张等各种生产行业的原料,需要对秸秆粉碎物的长短秸秆粉碎物进行分开,当作为饲料时,同时要把秸秆粉碎物中的沙土筛出,因此用于秸秆粉碎物的筛选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装置,在现有的用于秸秆粉碎物的筛选装置中,大多采用滚筒筛,只能对秸秆粉碎物料进行简单筛选,由于只能对秸秆粉碎物进行一级筛选,从而影响了对秸秆粉碎物的筛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秸秆粉碎物的筛选装置。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秸秆粉碎物的筛选装置,因此提高了对秸秆粉碎物的筛选效果。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用于作为支撑的机架、设置在机架上层部的第一级筛分装置、设置在机架下层部的第二级筛分装置。
[0006]由于设计了机架、第一级筛分装置和第二级筛分装置,通过机架,实现了对第一级筛分装置和第二级筛分装置的集成安装,通过第一级筛分装置和第二级筛分装置,实现了对处于分层运动的秸秆粉碎物进行筛分,因此提高了对秸秆粉碎物的筛选效果。
[0007]本技术设计了,按照对处于分层运动的秸秆粉碎物进行筛分的方式把机架、第一级筛分装置和第二级筛分装置相互联接。
[0008]本技术设计了,按照使秸秆粉碎物沿Z字形路线进行筛分的方式把第一级筛分装置和第二级筛分装置与机架联接。
[0009]本技术设计了,第一级筛分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滚筒筛和第一动力源。
[0010]本技术设计了,第二级筛分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振动筛、第一摆动杆、第二摆动杆、第二动力源和推力杆。
[0011]以上五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秸秆粉碎物的多级筛分,按照颗粒度对秸秆粉碎物进行分离,提高了对秸秆粉碎物的综合利用。
[0012]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级筛分装置与机架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连接板。
[0013]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二级筛分装置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第一排料斗和第二排料斗。
[0014]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
[0015]本技术设计了,在机架上分别设置有滚筒筛、振动筛和第二动力源,在滚筒筛与机架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动力源和连接板并且在振动筛与机架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摆
动杆和第二摆动杆,在振动筛与第二动力源之间设置有推力杆并且在振动筛上设置有第一排料斗和第二排料斗。
[0016]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滚筒筛、机架、第一动力源、连接板、振动筛、第一摆动杆、第二摆动杆、第二动力源、推力杆、第一排料斗和第二排料斗,组成了本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技术的技术问题。
[0017]本技术设计了,机架设置为包含有底架部和托架部并且底架部的上端端面下部设置为与托架部联接,托架部设置为与滚筒筛联接并且底架部的侧面上部设置为与连接板联接,底架部的侧面下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一摆动杆联接并且底架部的侧面上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二摆动杆联接,底架部设置为矩形架状体并且托架部设置为U字形架状体。
[0018]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第一级筛分装置和第二级筛分装置的安装,保证了实现秸秆粉碎物的筛分路线。
[0019]本技术设计了,滚筒筛设置为包含有圈架部、筒筛部、齿圈部、齿轮部、轴部和托轮部并且圈架部的上端端口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托轮部联接,圈架部的外侧面下端部设置为与轴部转动式联接并且筒筛部的上端头设置为与托轮部联接,筒筛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齿圈部联接并且齿轮部设置为与齿圈部啮合式联接,轴部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齿轮部联接并且轴部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动力源联接,圈架部的外侧面下端部设置为与机架联接并且圈架部的外侧面上端部设置为与连接板联接,筒筛部的下端端口部设置为与皮带输送机相对应分布,圈架部设置为圆形架状体并且筒筛部设置为圆形管状体,托轮部设置为具有凹槽体的盘状体并且三个托轮部设置在筒筛部与圈架部之间。
[0020]本技术设计了,第一动力源设置为具有电机的皮带传动装置并且第一动力源的电机设置为与机架联接,第一动力源的从动轮设置为与滚筒筛联接。
[0021]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筒筛在秸秆粉碎物的筛分中的设置,对颗粒度大的秸秆粉碎物进行分离。
[0022]本技术设计了,振动筛设置为包含有筛板部、托板部和连接杆部并且筛板部的下端端面上部设置为与托板部的下端端面上部联接,连接杆部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筛板部的侧面下端部联接并且连接杆部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托板部的侧面下端部联接,筛板部侧面上部设置为与第一摆动杆联接并且筛板部侧面下部设置为与第二摆动杆联接,托板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推力杆联接并且托板部的下端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二排料斗联接,筛板部的下端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一排料斗联接并且筛板部设置为U字形漏板,托板部设置为U字形片状体并且连接杆部设置为条状体。
[0023]本技术设计了,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分别设置为条状体并且第一摆动杆的上端头和第二摆动杆的上端头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机架联接,第一摆动杆的下端头和第二摆动杆的下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振动筛联接。
[0024]本技术设计了,第二动力源设置为具有电机的皮带传动装置并且第二动力源的电机设置为与机架联接,第二动力源的从动轮设置为与机架转动式联接并且第二动力源的从动轮设置为与推力杆偏心式联接。
[0025]本技术设计了,推力杆设置为条状体并且推力杆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二动力源的从动轮偏心式联接,推力杆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振动筛联接。
[0026]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筛板在秸秆粉碎物的筛分中的设置,
对颗粒度小的秸秆粉碎物进行分离。
[0027]本技术设计了,连接板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连接板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滚筒筛联接,连接板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机架联接。
[0028]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滚筒筛的固定连接。
[0029]本技术设计了,第一排料斗和第二排料斗分别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并且第一排料斗的内端头和第二排料斗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振动筛联接,第一排料斗的外端头和第二排料斗的外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皮带输送机相对应分布。
[0030]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颗粒度小的秸秆粉碎物和沙粒的排出,提高了秸秆粉碎物的清洁度。
[0031]本技术设计了,滚筒筛、机架、第一动力源和振动筛与第一摆动杆、第二摆动杆、第二动力源和推力杆设置为按照分层进项筛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秸秆粉碎物的筛选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作为支撑的机架(2)、设置在机架(2)上层部的第一级筛分装置、设置在机架(2)下层部的第二级筛分装置,第一级筛分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滚筒筛(1)和第一动力源(3),第二级筛分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振动筛(5)、第一摆动杆(6)、第二摆动杆(7)、第二动力源(8)和推力杆(9),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级筛分装置与机架(2)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连接板(4),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二级筛分装置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第一排料斗(91)和第二排料斗(92),在机架(2)上分别设置有滚筒筛(1)、振动筛(5)和第二动力源(8),在滚筒筛(1)与机架(2)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动力源(3)和连接板(4)并且在振动筛(5)与机架(2)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摆动杆(6)和第二摆动杆(7),在振动筛(5)与第二动力源(8)之间设置有推力杆(9)并且在振动筛(5)上设置有第一排料斗(91)和第二排料斗(9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秸秆粉碎物的筛选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处于分层运动的秸秆粉碎物进行筛分的方式把机架(2)、第一级筛分装置和第二级筛分装置相互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秸秆粉碎物的筛选装置,其特征是:按照使秸秆粉碎物沿Z字形路线进行筛分的方式把第一级筛分装置和第二级筛分装置与机架(2)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秸秆粉碎物的筛选装置,其特征是:机架(2)设置为包含有底架部(21)和托架部(22)并且底架部(21)的上端端面下部设置为与托架部(22)联接,托架部(22)设置为与滚筒筛(1)联接并且底架部(21)的侧面上部设置为与连接板(4)联接,底架部(21)的侧面下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一摆动杆(6)联接并且底架部(21)的侧面上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二摆动杆(7)联接,底架部(21)设置为矩形架状体并且托架部(22)设置为U字形架状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秸秆粉碎物的筛选装置,其特征是:滚筒筛(1)设置为包含有圈架部(11)、筒筛部(12)、齿圈部(13)、齿轮部(14)、轴部(15)和托轮部(16)并且圈架部(11)的上端端口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托轮部(16)联接,圈架部(11)的外侧面下端部设置为与轴部(15)转动式联接并且筒筛部(12)的上端头设置为与托轮部(16)联接,筒筛部(12)的下端头设置为与齿圈部(13)联接并且齿轮部(14)设置为与齿圈部(13)啮合式联接,轴部(15)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齿轮部(14)联接并且轴部(15)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动力源(3)联接,圈架部(11)的外侧面下端部设置为与机架(2)联接并且圈架部(11)的外侧面上端部设置为与连接板(4)联接,筒筛部(12)的下端端口部设置为与皮带输送机相对应分布,圈架部(11)设置为圆形架状体并且筒筛部(12)设置为圆形管状体,托轮部(16)设置为具有凹槽体的盘状体并且三个托轮部(16)设置在筒筛部(12)与圈架部(11)之间,或,第一动力源(3)设置为具有电机的皮带传动装置并且第一动力源(3)的电机设置为与机架(2)联接,第一动力源(3)的从动轮设置为与滚筒筛(1)联接,或,振动筛(5)设置为包含有筛板部(51)、托板部(52)和连接杆部(53)并且筛板部(51)的下端端面上部设置为与托板部(52)的下端端面上部联接,连接杆部(53)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筛板部(51)的侧面下端部联接并且连接杆部(5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托板部(52)的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琛王庆璇李景彬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