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颅缝早闭颅骨重建术的取骨测量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23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颅缝早闭手术的颅骨重塑的取骨测量器械,其包括第一测量件、第二测量件;第一测量件、第二测量件均包括外管、内管,外管与内管滑动连接;第一测量件、第二测量件首尾相固定连接;使用时将本取骨测量器械放置于患儿头上,可以贴合患儿头部皮肤,用特定的记号笔标注范围再进行取骨,针对头部大小有差异的患儿,也可以调节取骨测量装置的大小。大小。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颅缝早闭颅骨重建术的取骨测量器械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为一种用于颅缝早闭颅骨重建手术的取骨测量器械。

技术介绍

[0002]颅缝早闭(craniosynostosis),也称狭颅症(craniostenosis),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患儿的一条或多条颅缝发生过早闭合,造成局部或广泛的颅腔容积或颅底骨性孔道狭小,颅腔无法随脑体积的增加而扩大,从而导致头面部畸形以及对于正常脑组织的压迫,造成脑发育异常、颅内压升高、小脑扁桃体下疝、视力障碍等严重问题。矢状缝早闭可出现舟状头畸形;额缝早闭科出现三角头畸形;单侧冠状缝早闭出现前斜头畸形;单侧人字缝早闭形成后斜头畸形;多条颅缝早闭根据不同颅缝受累情况,可能出现尖头畸形、塔头畸形等等。
[0003]手术是颅缝早闭唯一的有效治疗方式,通过术中将闭合的骨缝打开,并通过调整骨瓣的位置,将畸形的颅骨重新塑形,达到增加颅腔容积、改善外观、缓解相关并发症的结果。所以,术中在何处将颅骨打开、如何拼接骨瓣,是直接决定手术效果的因素。对于前额部畸形的患儿(多为冠状缝早闭),额部的形态是最为重要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门”的形态,要求对称、饱满、又不过度膨隆,而单纯依靠肉眼很难准确找到一个适合作为额部的对称的骨瓣。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颅缝早闭颅骨重建手术中,进行额部颅骨取骨的测量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颅缝早闭颅骨重建术手术的取骨测量器械。
[0006]一种用于颅缝早闭手术的颅骨重塑的取骨测量器械,其包括第一测量件、第二测量件;第一测量件、第二测量件均包括中间的一个外管、两侧的两个内管,外管与内管滑动连接;第一测量件、第二测量件首尾相固定连接;第一测量件和第二测量件为在两个平面内的两部分。在术中使用时,将本取骨测量器械放置于患儿颅骨表面,可以贴合患儿颅骨,选取形态合适的部位,使用消毒记号笔标注范围,再进行取骨,针对头围大小有差异的患儿,也可以调节取骨测量装置的大小,根据需求选取大小合适的额部骨瓣。
[0007]进一步,所述外管包括外管一和外管二,内管包括内管一和内管二,外管一与内管一通过连接结构滑动连接,外管二相对内管二滑动连接;此种设置能够实现调节大小的功能。
[0008]进一步,所述外管一设置为圆弧形圆杆,外管一包括两侧的空心段和中间的实心段,两侧的空心段供内管一伸入并发生相对移动。
[0009]进一步,所述外管二设置为圆弧形圆杆,内部为空心;内管二分为两段,分别位于
外管二的两端;此种设置满足外管一相对内管一的长度调节的功能。
[0010]进一步,所述内管为实心圆弧形圆杆。内管一与外管一弧度相同;内管二与外管二弧度相同,此设置保证了内管与外管可以相互移动,实现可以调节大小的功能。
[0011]进一步,所述内管直径小于等于外管的内径,保证内管可在外管内运动。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测量件与第二测量件所在平面成90度夹角,保证能与患儿的颅骨匹配。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测量件的圆弧直径小于第二测量件的圆弧直径,以满足头部形状。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测量件所在圆弧的圆心不与第二测量件所在圆弧的圆心重合,第一测量件所在圆弧弧长占全圆百分比大于第二测量件所在圆弧弧长占全圆百分比;此种设置保证了本器械放置在头部。
[0015]进一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外管一表面的至少一个开孔,和设置在内管一外侧的调节钮,调节钮与开孔相互匹配,可以将内管一与外管一锁死。
[0016]进一步,所述开孔设置在外管一的空心段;优选地,所述开孔的数量设置3个,符合调整第一测量件长度的要求。
[0017]进一步,在所述内管一设置调节钮的下部设置为中空,中空处设置弹簧一,按压调节钮,弹簧一可压缩进入内管内部,松开后弹簧一恢复原状,调节钮位于开孔内,保证内管与外管的锁死效果。
[0018]进一步,在所述内管一的自由端与外管一的实心段设置弹簧二,调节第一测量件长度时,通过按压调节钮,利用弹簧二的弹力改变内管一和调节钮的位置,调节钮顺序移动到下一开孔处并被弹出开孔,完成内管一和外管一的锁死。
[0019]进一步,所述第一测量件与第二测量件固定连接处设置圆角,防止锐角使用时划伤患儿头部。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设置弧形的第一测量件和第二测量件,使取骨测量器械可以贴合患儿颅骨,更有利于医护人员测量与标记,通过设置内管和外管,使取骨测量器械可以调节大小,适用于颅骨大小不一的各个患儿;通过设置调节钮和开孔相互配合,可以很好的锁死内管和外管,防止测量使两管发生相对移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第一测量件结构的剖视图;
[0027]图中,1、外管一;2、外管二;3、内管一;4、内管二;5、开孔;6、调节钮;7、弹簧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
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1
[0030]请参照图1

6,本实施例一种用于颅缝早闭手术的颅骨重塑的取骨测量器械,其包括第一测量件、第二测量件;第一测量件、第二测量件均包括中间的一个外管、两侧的两个内管,外管与内管滑动连接;第一测量件、第二测量件首尾相固定连接;第一测量件和第二测量件为在两个平面内的两部分。在术中使用时,将本取骨测量器械放置于患儿颅骨表面,可以贴合患儿颅骨,选取形态合适的部位,使用消毒记号笔标注范围,再进行取骨,针对头围大小有差异的患儿,也可以调节取骨测量装置的大小,根据需求选取大小合适的额部骨瓣。
[0031]实施例2
[0032]请参照图4

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增加以下技术特征:(对外管内管结构进行以下具体设置):外管包括外管一1和外管二2,内管包括内管一3和内管二4,外管一1与内管一3通过连接结构滑动连接,外管二2相对内管二4滑动连接;此种设置能够实现调节大小的功能。
[0033]外管一1设置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颅缝早闭手术的颅骨重塑的取骨测量器械,其包括第一测量件、第二测量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测量件、第二测量件均包括外管、内管,外管与内管滑动连接;第一测量件、第二测量件首尾相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颅缝早闭手术的颅骨重塑的取骨测量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包括外管一和外管二,内管包括内管一和内管二,外管一与内管一通过连接结构滑动连接,外管二相对内管二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颅缝早闭手术的颅骨重塑的取骨测量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一设置为圆弧形圆杆,外管一包括两侧的空心段和中间的实心段,两侧的空心段供内管一伸入并发生相对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颅缝早闭手术的颅骨重塑的取骨测量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二设置为圆弧形圆杆,内部为空心;内管二分为两段,分别位于外管二的两端;此种设置满足外管一相对内管一的长度调节的功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颅缝早闭手术的颅骨重塑的取骨测量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为实心圆弧形圆杆;内管一与外管一弧度相同;内管二与外管二弧度相同,所述内管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高刘雨桐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