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头土壤地下水修复药剂原位注射加压柱塞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16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壤原位修复的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多头土壤地下水修复药剂原位注射加压柱塞泵,包括,泵体,泵体具有出口腔,斜盘,斜盘摆动设置在泵体内,柱塞,柱塞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斜盘上,柱塞筒,柱塞筒转动设置在泵体内,柱塞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柱塞筒内,自控装置,自控装置包括,活塞筒,活塞筒设置在泵体上,具有活塞腔,活塞,活塞滑动设置在活塞腔内,具有活塞杆,活塞杆与斜盘铰接,用于带动斜盘摆动,连通管,连通管将出口腔与活塞腔相连通,弹簧,弹簧用于提供活塞靠近连通管的力。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不同松软程度的土壤进行药剂注射时,柱塞泵无法根据土壤松软程度自动调节输出流量的问题。土壤松软程度自动调节输出流量的问题。土壤松软程度自动调节输出流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头土壤地下水修复药剂原位注射加压柱塞泵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水修复的
,具体的,涉及一种多头土壤地下水修复药剂原位注射加压柱塞泵。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根据修复方式的不同,地下水污染修复可分为异位修复和原位修复技术。其中异位修复技术主要时通过土壤或者污染物转移动其他地方再处理的方式,异位修复适用于污染范围大、污染晕埋藏深的污染场地,但该技术工程费用昂贵,涉及地下水的抽提或回灌,对修复区地质结构变动比较大,原位修复技术是指在基本不破坏土体和地下水自然环境条件下,对受污染对象不作搬运或运输,而在原地进行修复的方法。
[0003]现有技术中的柱塞泵,包括泵体,泵体具有进口腔和出口腔,斜盘和柱塞筒,还设有柱塞,柱塞的一端设置在斜盘上,另一端伸进柱塞筒内,柱塞沿柱塞筒的往复移动可实现泵体内部的容积变化,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柱塞泵只能通过容积变化来实现吸、压液体的功能,无法实现自动控制调节输出流量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头土壤地下水修复药剂原位注射加压柱塞泵,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对不同松软程度的土壤进行药剂注射时,柱塞泵无法根据土壤松软程度自动调节输出流量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多头土壤地下水修复药剂原位注射加压柱塞泵,包括泵体,泵体具有进口腔和出口腔,内设有斜盘和转动设置的柱塞筒,还设有柱塞,柱塞的一端设置在斜盘上,另一端伸进柱塞筒内,柱塞筒转动时带动柱塞在柱塞筒内往复运动,斜盘可绕垂直于柱塞筒转动轴线方向的轴线转动,包括,
[0007]自控装置,所述自控装置包括,
[0008]活塞筒,所述活塞筒设置在所述泵体上,具有活塞腔,
[0009]活塞,所述活塞滑动设置在所述活塞腔内,具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用于带动所述斜盘摆动,
[0010]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将所述出口腔与所述活塞腔相连通,
[0011]弹簧,所述弹簧用于提供所述活塞靠近所述连通管的力。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泵体上,
[0013]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
[0014]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
[0015]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滑动设置在所述泵体内,与所述斜盘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
[0016]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活塞相连接。
[00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同步装置还包括,
[0018]立板,所述立板设置在所述泵体外壁上,具有螺纹孔,
[0019]螺杆,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立板上,位于所述螺纹孔内,且所述螺杆上具有挡盘,
[0020]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具有支撑管,所述螺杆可移动插进所述支撑管内,
[0021]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齿条和所述挡盘之间。
[002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轴设置在所述泵体内,且穿过所述斜盘,
[0023]所述柱塞筒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柱塞筒随所述驱动轴转动。
[002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条具有第一支耳,所述斜盘具有第二支耳,
[0025]还包括,
[0026]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耳和第二支耳铰接。
[002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流板设置在所述泵体内,位于所述活塞筒的一侧,所述分流板具有两个弧形孔,
[0028]两个所述弧形孔用于将所述柱塞筒和所述进口腔、出口腔连通。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30]现有技术中对于土壤原位修复的柱塞泵,其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外负载的大小,而实际工作中,地下土壤情况不一,对于较紧实的土壤,柱塞泵的负载压力会变大,此时就需要更大的流量来实现将药液喷进土壤中,一些松软的土壤,柱塞泵的负载压力会变小,此时需要的流量相对较小,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土壤地下水修复的柱塞泵的自控功能,利用了柱塞泵外负载变化的特点专门设计了这一种多头土壤地下水修复药剂原位注射加压柱塞泵,其中包括泵体、斜盘、柱塞、柱塞通、连通管、活塞筒、活塞和弹簧,其中泵体具有出口腔和进口腔,进口腔可以实现押题的吸入,出口腔可以实现液体的压出;斜盘,斜盘摆动设置在泵体内,斜盘倾斜设置是为了使柱塞在沿其转动时,有一定的往复移动量,且斜盘在同一个倾斜方向上的倾角越大,活塞的活动量也越大;柱塞,柱塞可在泵体内滑动移动,柱塞的滑动是为了柱塞筒内的容积产生变化,柱塞向柱塞筒外部滑出时,柱塞筒内部容积变大,形成内外部形成负压,液体流入,柱塞向柱塞筒滑进时,柱塞筒内部容积变小,产生压力,液体被压出;
[0031]柱塞筒为了实现柱塞泵的容积变化,其中柱塞筒跟随传动轴转动,带动其内部柱塞沿转动轴的轴线转动,柱塞在转动时与斜盘接触实现往复移动,同时形成容积变化,实现吸压液体的功能;自控装置,自控装置可以实现根据出口腔液体压力大小的变化,来控制斜盘的倾角,改变输出流量的大小,其中活塞筒设置在泵体上,为活塞提供一个滑动通道,活塞上具有活塞杆,可以实现活塞在滑动时带动活塞杆移动,同时活塞杆与斜盘铰接,可以实现活塞杆的移动带动斜盘的摆动;连通管则是可以实现将出口腔的压力变化连通道活塞腔,通过压力的大小变化,推动活塞杆的移动,为活塞杆的移动提供动力;弹簧则可以实现时活塞杆回复的力,当外部负载小的情况下,对于泵出口液体流量的要求不是很大,此时就可以通过弹簧来推动活塞杆,进而改变斜盘倾角,使其倾角减小,控制输出流量的变化,上述机构通过各个机构之间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对斜盘倾角的控制,斜盘倾角的变化可以实现对柱塞泵容积变化的调节,从而实现土壤地下水修复的柱塞泵的自控功能。
附图说明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3]图1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技术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技术分流板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为本技术图2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8]图中:1

泵体,101

进口腔,102

出口腔,2

斜盘,3

柱塞,4

柱塞筒,5

自控装置,501

活塞筒,502

活塞,503

连通管,504

弹簧,6

同步装置,601

第一齿条,602

第一齿轮,603

转动轴,604

第二齿轮,605

第二齿条,60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头土壤地下水修复药剂原位注射加压柱塞泵,包括泵体(1),泵体(1)具有进口腔(101)和出口腔(102),内设有斜盘(2)和转动设置的柱塞筒(4),还设有柱塞(3),柱塞(3)的一端设置在斜盘(2)上,另一端伸进柱塞筒(4)内,柱塞筒(4)转动时带动柱塞(3)在柱塞筒(4)内往复运动,斜盘(2)可绕垂直于柱塞筒(4)转动轴线方向的轴线转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控装置(5),所述自控装置(5)包括,活塞筒(501),所述活塞筒(501)设置在所述泵体(1)上,具有活塞腔(11),活塞(502),所述活塞(502)滑动设置在所述活塞腔(11)内,具有活塞杆(12),所述活塞杆(12)用于带动所述斜盘(2)摆动,连通管(503),所述连通管(503)将所述出口腔(102)与所述活塞腔(11)相连通,弹簧(504),所述弹簧(504)用于提供所述活塞(502)靠近所述连通管(503)的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土壤地下水修复药剂原位注射加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装置(6),转动轴(603),所述转动轴(603)转动设置在所述泵体(1)上,第一齿轮(602),所述第一齿轮(602)设置在所述转动轴(603)上,第二齿轮(604),所述第二齿轮(604)设置在所述转动轴(603)上,第一齿条(601),所述第一齿条(601)滑动设置在所述泵体(1)内,与所述斜盘(2)连接,所述第一齿轮(602)与所述第一齿条(601)啮合,第二齿条(605),所述第二齿条(605)与所述第二齿轮(604)啮合,所述第二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良李瑞海刘新培付雷钟国伟袁风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渤化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