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TC加热管U型弯折结构,包括两个大小相同的PTC发热芯体和金属无缝管,两个PTC发热芯体的半圆形上电极条和半圆形下电极条分别通过连接线各自串联连接,连接线设置于硅胶套管内,两个PTC发热芯体和硅胶套管外套接金属无缝管,金属无缝管为U型结构,金属无缝管的两个开口端固定连接法兰盘。PTC电热管通过在U型金属无缝管的圆弧段内设置硅胶套管和绝缘套管结构,使圆弧段内部得到支撑并改善了折弯圆弧面,有效保护了两个PTC发热芯体之间的连接线,解决了PTC发热陶瓷由于表面坚硬不可弯曲的特性,无法实现U型结构的问题,进一步拓宽了PTC加热管的应用场景。PTC加热管的应用场景。PTC加热管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TC加热管U型弯折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电加热元件,具体的是一种PTC加热管U型弯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使用PTC发热陶瓷作为发热源的PTC加热管,具有电热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干烧不损坏、自动恒温以及安全环保等优点,作为传统电热丝类加热管的替代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家电、医疗、汽车等领域。但由于PTC发热陶瓷表面坚硬不可弯曲的特性,使得PTC加热管无法像传统电热丝类加热管那样进行弯折成型,造成PTC加热管多以直管结构为主,无法满足替换传统电热丝类加热管时,部分应用场景对加热管U型弯折结构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PTC加热管U型弯折结构,通过在U型金属无缝管的圆弧段内设置硅胶套管和绝缘套管结构,使圆弧段内部得到支撑并改善了折弯圆弧面,有效保护了两个PTC发热芯体之间的连接线,解决了PTC发热陶瓷由于表面坚硬不可弯曲的特性,无法实现U型结构的问题,进一步拓宽了PTC加热管的应用场景。
[0004]本技术的这种PTC加热管U型弯折结构,包括两个大小相同的PTC发热芯体和金属无缝管,其中,所述PTC发热芯体包括PTC发热陶瓷和设置在PTC发热陶瓷上下的半圆形上电极条和半圆形下电极条,所述半圆形上电极条和半圆形下电极条外包裹聚酰亚胺绝缘膜,所述聚酰亚胺绝缘膜的两端分别设有导线端硅胶塞和连接线端硅胶塞,导线穿过所述导线端硅胶塞引出,连接线穿过所述连接线端硅胶塞引出,所述两个大小相同的PTC发热芯体的半圆形上电极条和半圆形下电极条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线各自串联连接,两个绝缘套管分别套接设置在两组所述连接线对接区的外部,两组所述连接线设置于硅胶套管内,所述硅胶套管内开设有固定两组所述连接线的通孔,所述两个大小相同的PTC发热芯体和所述硅胶套管外套接所述金属无缝管,所述硅胶套管在其置入所述金属无缝管之前的外径略小于金属无缝管的内径,两组所述连接线的长度略大于所述硅胶套管的长度,所述硅胶套管的长度略大于所述金属无缝管的圆弧段中径的弧长长度,所述金属无缝管为U型结构,所述金属无缝管的两个开口端固定连接法兰盘。
[0005]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无缝管和所述法兰盘为不锈钢材料。
[0006]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无缝管上设有防腐涂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半圆形上电极条和所述半圆形下电极条之间的两端位置处分别设有陶瓷假片。
[0008]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套管上对称设有两个侧边开口,两组所述连接线通过所述两个侧边开口分别卡入所述硅胶套管内,并固定在所述硅胶套管内的通孔中。
[000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任意一件PTC发热芯体的两根连接线的外部套
接绝缘套管,再将两个PTC发热芯体上的连接线进行连接,移动绝缘套管使其完全覆盖连接线的对接区域,之后将两组连接线通过硅胶套管上的两个侧边开口卡入,并最终固定于硅胶套管内的通孔中,再将此装配件整体塞入不锈钢无缝直管的内腔之中,经压管工艺后,形成紧密的直管结构PTC加热管,然后在两根PTC发热芯体连接线相连区域,对不锈钢无缝直管进行弯管加工,使其弯折成U型结构,最后在U型不锈钢无缝管的开口端焊接上法兰盘,形成稳固的U型弯折结构的PTC加热管。
[0010]本技术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技术通过在U型金属无缝管的圆弧段内设置硅胶套管和绝缘套管结构,使圆弧段内部得到支撑并改善了折弯圆弧面,有效保护了两个PTC发热芯体之间的连接线,解决了PTC发热陶瓷由于表面坚硬不可弯曲的特性,无法实现U型结构的问题,进一步拓宽了PTC加热管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PTC发热芯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各组件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的各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的硅胶套管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本技术的弯管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PTC加热管U型弯折结构,包括两个大小相同的PTC发热芯体2和金属无缝管1,PTC发热芯体2包括PTC发热陶瓷201和设置在PTC发热陶瓷201上下的半圆形上电极条202和半圆形下电极条203,半圆形上电极条202和半圆形下电极条203外包裹聚酰亚胺绝缘膜204,聚酰亚胺绝缘膜204的两端分别设有导线端硅胶塞205和连接线端硅胶塞206,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两根导线207穿过导线端硅胶塞205引出,两根导线207设置在任意一个PTC发热芯体2上或分别设置于两个PTC发热芯体2上,连接线208穿过连接线端硅胶塞206引出,两个大小相同的PTC发热芯体2的半圆形上电极条202和半圆形下电极条203分别通过连接线208各自串联连接,两个绝缘套管4分别套接设置在两组连接线208对接区的外部,两组连接线208设置于硅胶套管5内,硅胶套管5内开设有固定两组连接线208的通孔501,两个大小相同的PTC发热芯体2和硅胶套管5外套接金属无缝管1,硅胶套管5在其置入金属无缝管1之前的外径略小于金属无缝管1的内径,两组连接线208的长度略大于硅胶套管5的长度,硅胶套管5的长度略大于金属无缝管1的圆弧段中径的弧长长度,金属无缝管1初始状态为直管结构,与上述物件实现装配后,再弯折成为U型结构,金属无缝管1的两个开口端固定连接法兰盘3,在法兰盘3上分别制作两孔、四孔、或六孔,对应安装单根、双根、三根U型PTC加热管,可实现单倍、双倍和三倍功率的调整。
[0019]进一步的,金属无缝管1和法兰盘3为不锈钢材料。
[0020]进一步的,金属无缝管1上设有防腐涂层,当应用于恶劣使用环境时,金属无缝管1外表面喷涂有防腐涂层,使其可应用于强酸、强碱等具有强腐蚀性的溶液之中。而当在普通
环境下使用时,该PTC加热管的金属无缝管1外表面上可以不喷涂防腐层。
[0021]进一步的,半圆形上电极条202和半圆形下电极条203之间的两端位置处分别设有陶瓷假片209。
[0022]进一步的,硅胶套管5上对称设有两个侧边开口502,两组连接线208通过两个侧边开口502分别卡入硅胶套管5内,并固定在硅胶套管5内的通孔501中,侧边开口502对连接线208起到进一步的绝缘和保护作用。
[0023]如图6所示,本技术的制备过程是:在半圆形上电极条202和半圆形下电极条203的中间,整齐排布上PTC发热陶瓷201若干,PTC发热陶瓷201的两侧分别设置陶瓷假片209,使用聚酰亚胺绝缘膜204将此装配件进行包裹,最后在包裹后的聚酰亚胺绝缘膜204的两端,分别对应塞入连接线端硅胶塞206和导线端硅胶塞205,之后将两根绝缘套管4,分别套设在任意一件PTC发热芯体2的两根连接线的外部,再将两件PTC发热芯体2上的连接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TC加热管U型弯折结构,包括两个大小相同的PTC发热芯体和金属无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发热芯体包括PTC发热陶瓷和设置在PTC发热陶瓷上下的半圆形上电极条和半圆形下电极条,所述半圆形上电极条和半圆形下电极条外包裹聚酰亚胺绝缘膜,所述聚酰亚胺绝缘膜的两端分别设有导线端硅胶塞和连接线端硅胶塞,导线穿过所述导线端硅胶塞引出,连接线穿过所述连接线端硅胶塞引出,所述两个大小相同的PTC发热芯体的半圆形上电极条和半圆形下电极条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线各自串联连接,两个绝缘套管分别套接设置在两组所述连接线对接区的外部,两组所述连接线设置于硅胶套管内,所述硅胶套管内开设有固定两组所述连接线的通孔,所述两个大小相同的PTC发热芯体和所述硅胶套管外套接所述金属无缝管,所述硅胶套管在其置入所述金属无缝管之前的外径略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冯卫,顾君,徐刚,费月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易纳唯新电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