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扣排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扣排线装置。扣排线装置包括底板,其上设置有支架,且所述待扣合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定位组件,其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以用于定位所述软排线的位置及所述公头的位置;调节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本体及连接于所述调节本体自由端的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上设置有吸附补强件,所述吸附补强件用于吸附所述软排线,所述调节本体与所述定位组件通信连接,所述调节本体用于调节所述吸附组件的角度位置并将所述公头压扣至所述母头内。有益效果:其能够实现软排线的自动化扣合操作,且不会使软排线出现打折或伤痕的问题。痕的问题。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扣排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扣排线
,尤其涉及一种扣排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软排线具有轻薄短小和外形变化灵活的特点,可以方便地集成多个功能模块,如摄像头模块、距离感应模块、及环境光强感应模块等,通过软排线和手机的主板接口通信电连接,即可以将手机主板和多个功能模块方便地连接并实现其功能控制。
[0003]在手机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软排线压入以扣合到主板的接口内,以实现软排线和手机主板之间的通信电连接。但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人工进行软排线的扣合操作,由于软排线的体积小,人工操作十分不便,影响了扣合的效率。
[0004]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在龙门支架的顶部设置上相机,在龙门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侧相机,并在机械手本体上连接吸取组件和扣压组件,以使吸取组件用于吸取软排线,扣压组件用于将软排线上的公头压入以扣合在主板的母头内;其实现了软排线的自动化扣合操作,降低了人工成本且工作效率较高;但由于软排线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仅通过吸取组件直接吸取软排线,使软排线的强度较低,很容易使软排线在压扣过程中发生打折、伤痕的问题而导致故障或损坏。
[0005]因此,亟需一种扣排线装置,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扣排线装置,其能够实现软排线的自动化扣合操作,且不会使软排线出现打折或伤痕的问题。
[0007]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扣排线装置,用于将软排线上的公头压扣至待扣合件上的母头内,包括:<br/>[0009]底板,其上设置有支架,且所述待扣合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0010]定位组件,其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以用于定位所述软排线的位置及所述公头的位置;
[0011]调节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本体及连接于所述调节本体自由端的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上设置有吸附补强件,所述吸附补强件用于吸附所述软排线,所述调节本体与所述定位组件通信连接,所述调节本体用于调节所述吸附组件的角度位置并将所述公头压扣至所述母头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本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0013]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本体为工业六轴机械手或六自由度电动微调组件。
[0014]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组件包括:
[0015]吸附本体及吸附在所述吸附本体上的吸附面板,所述吸附本体与所述调节本体的输出轴连接,且所述吸附补强件设置在所述吸附面板上。
[0016]进一步地,所述吸附面板上设置有仿形孔,以用于吸附固定所述吸附补强件。
[0017]进一步地,所述吸附补强件的材质为防静电材质。
[001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定位所述软排线的位置,所述第二定位件用于定位所述公头的位置,所述第一定位件及所述第二定位件均与所述调节本体通信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均包括支撑架及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的CCD相机,且所述支撑架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0020]进一步地,所述扣排线装置还包括:
[0021]抚平气缸,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抚平气缸用于抚平所述软排线。
[0022]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光源。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通过将定位组件滑动设置在支架上,以用于定位软排线的位置及公头的位置,且调节本体与定位组件通信连接,能够使调节本体带动吸附组件移动至软排线处,以使吸附组件吸附软排线;再使调节本体通过定位的公头的位置带动吸附组件移动至待扣合件的母头的上方,以使软排线的公头正对设置在待扣合件的母头的上方,并使调节本体带动吸附组件向靠近母头的方向移动,从而将软排线的公头压扣至待扣合件的母头,实现了软排线的自动化扣合操作,降低了人工成本且工作效率较高;同时,在吸附组件上设置吸附补强件,吸附补强件用于吸附软排线,以增加对软排线的吸附强度,从而能够提高软排线的强度,不会使软排线在压扣过程中发生打折、伤痕的问题而导致的软排线的故障或损坏,能够保护软排线。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扣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
底板;2
‑
支架;31
‑
第一定位件;32
‑
第二定位件;4
‑
调节装置;41
‑
调节本体;42
‑
吸附组件;5
‑
软排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2]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3]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扣排线装置,用于将软排线上的公头压扣至待扣合件上的母头内,且省时省力,同时不会使软排线出现打折或伤痕的问题,以能够较好地保护软排线。
[0034]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扣排线装置包括底板1、定位组件及调节装置4;其中,在底板1上设置有支架2,且待扣合件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定位组件滑动设置在支架2上,以便于定位组件能够用于定位软排线5的位置及软排线5上的公头的位置;调节装置4设置在底板1上,调节装置4包括相互连接的调节本体41及吸附组件42,吸附组件42上设置有吸附补强件,吸附补强件用于吸附软排线5,调节本体41与定位组件通信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排线装置,用于将软排线(5)上的公头压扣至待扣合件上的母头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其上设置有支架(2),且所述待扣合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定位组件,其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2)上,以用于定位所述软排线(5)的位置及所述公头的位置;调节装置(4),其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调节本体(41)及连接于所述调节本体(41)自由端的吸附组件(42),所述吸附组件(42)上设置有吸附补强件,所述吸附补强件用于吸附所述软排线(5),所述调节本体(41)与所述定位组件通信连接,所述调节本体(41)用于调节所述吸附组件(42)的角度位置并将所述公头压扣至所述母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本体(41)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本体(41)为工业六轴机械手或六自由度电动微调组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42)包括:吸附本体及吸附在所述吸附本体上的吸附面板,所述吸附本体与所述调节本体(41)的输出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文宾,管兵,陆豪亮,林耘,姚毅,杨艺,
申请(专利权)人: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