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储量储药抽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324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储量储药抽屉,倾斜的安装在发药单元柜内,包括用于储存多列药盒的抽屉主体,抽屉主体包括斜侧板、前板、后板以及底板,斜侧板上设置有多列用于隔开每列药盒的储药隔条,储药隔条与底板之间的间距大于一个药盒的高度,后板的底部设置有出药口,底板上设置有贯通的用于给拨药机械手提供拨药路径的拨药槽,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多组楔块组,每一列药盒的底部左侧均设置有一组楔块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底板的顶部设置多组冲压而成的楔块组,略微顶起每一列药盒的左侧,让其左高右底,确保药盒移动时不被右列最底层的上一层药盒阻挡,从而保证发药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发药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发药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储量储药抽屉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的涉及一种高储量储药抽屉。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盒装药品的仓储与分拣也在向智能与自动化方向发展。为了提高医院药房的配药速度、减少差错、提高效率,自动发药机的使用已成为医院门诊药房的发展趋势。
[0003]目前国内药房运行的自动发药设备,大多是国外品牌,或是有其技术特点的国产仿制品,但都存在一些不足:这些自动发药设备都是大型标准化设备,较适用的仅为三级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在面向数量更为众多的基层二级医院及专科医院时,因性价比低而难以进入医院使用。这些自动发药设备由于结构设计原理所致,储药层占用设备内部仅一半的空间,导致设备占地面积大,虽能满足储药种类多但每种药品的储量却小,以致处方量大的医院后台加药频繁甚至无药可发,且不能保证发药的稳定性。
[0004]以上不足,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储量储药抽屉。
[0006]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7]一种高储量储药抽屉,倾斜的安装在发药单元柜内,包括用于储存多列药盒的抽屉主体,所述抽屉主体包括斜侧板、设置在所述斜侧板左侧的前板、设置在所述斜侧板右侧的后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斜侧板底部的底板,
[0008]所述斜侧板上设置有多列用于隔开每列所述药盒的储药隔条,所述储药隔条与所述底板之间的间距大于一个所述药盒的高度,所述后板的底部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贯通的用于给拨药机械手提供拨药路径的拨药槽,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多组楔块组,每一列所述药盒的底部左侧均设置有一组所述楔块组。
[0009]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进一步的,每一组所述楔块组均包括两个楔块,两个所述楔块以所述拨药槽为中心对称设置。
[0010]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所述楔块为倒V字型结构,包括两个反向设置的导斜面。
[0011]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斜侧板上设置有多行用于安装所述储药隔条的第一安装孔组,每一行所述第一安装孔组均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第一安装孔,所述储药隔条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配合的第二安装孔。
[0012]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所述斜侧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两行所述第一安装孔组,第一行所述第一安装孔组中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二行所述第一安装孔组中的第一安装孔交错布置;
[0013]所述储药隔条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两个纵向分布所述第二安装孔,两个所述第
二安装孔之间的间距与两行所述第一安装孔组之间的间距一致。
[0014]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为腰孔。
[0015]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出药口的上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后板的底部。
[0016]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多个纵向分布的第三安装孔,所述后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配合的第四安装孔。
[0017]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安装孔为腰孔。
[0018]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斜侧板的顶部设置有上导轨组件,所述斜侧板的底部设置有下导轨组件,所述斜侧板通过所述上导轨组件和所述下导轨组件与所述发药单元柜滑动连接。
[0019]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导轨组件和所述下导轨组件均为三节导轨。
[0020]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导轨组件包括第一上轨、第一中轨、第一底轨及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上轨的一侧与所述斜侧板的顶部固定,所述第一上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中轨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中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底轨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底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发药单元柜固定;
[0021]所述下导轨组件包括第二上轨、第二中轨、第二底轨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上轨的一侧与所述斜侧板的底部固定,所述第二上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中轨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中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底轨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底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发药单元柜固定。
[0022]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端设置有带传感器的电子锁,所述电子锁包括锁体和与所述锁体相配合的锁扣,所述锁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端,所述锁扣固定在所述前板的上端。
[0023]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所述前板的上端设置有手动开锁口。
[0024]根据上述的本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1、本技术通过在底板的顶部设置多组冲压而成的楔块组,略微顶起每一列药盒的左侧,让其左高右底,确保药盒移动时不被右列最底层的上一层药盒阻挡,从而保证发药的稳定性;
[0026]2、本技术储药抽屉内设置有多列储药隔条,确保每列药盒不干涉,以免出现发药卡死现象;
[0027]3、本技术通过在底板上设置贯通的拨药槽,可便于拨药机械手一次性拨出一盒或多盒药(抽屉内有几列药盒即可一次性拨出几盒药盒),出药速度快;
[0028]4、本技术整体上有一定倾斜的角度,药盒可顺着倾斜角度靠在斜侧板上,加强了加药和发药的稳定性;
[0029]5、本技术的储药隔条通过其上下两端的第二安装孔安装在斜侧板的上下两端的第一安装孔上,同时因第一安装孔为腰孔,且第一行第一安装孔组中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二行第一安装孔组中的第一安装孔交错布置,可实现任意调节储药隔条之间的间距。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2]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拨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4]图5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35]图6为图2中C部分的放大图;
[0036]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上导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下导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9为图7中D部分的放大图。
[0039]在图中,附图标志如下:
[0040]1、抽屉主体;101、斜侧板;102、前板;103、后板;104、底板;105、储药隔条;106、出药口;107、拨药槽;108、楔块;109、挡板;110、上导轨组件;111、下导轨组件;112、电子锁;1011、第一安装孔;1021、手动开锁口;1031、第四安装孔;1051、第二安装孔;1091、第三安装孔;1101、第一上轨;1102、第一中轨;1103、第一底轨;1104、第一固定板;1111、第二上轨;1112、第二中轨;11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储量储药抽屉,倾斜的安装在发药单元柜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存多列药盒的抽屉主体,所述抽屉主体包括斜侧板、设置在所述斜侧板左侧的前板、设置在所述斜侧板右侧的后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斜侧板底部的底板,所述斜侧板上设置有多列用于隔开每列所述药盒的储药隔条,所述储药隔条与所述底板之间的间距大于一个所述药盒的高度,所述后板的底部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贯通的用于给拨药机械手提供拨药路径的拨药槽,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多组楔块组,每一列所述药盒的底部左侧均设置有一组所述楔块组,所述出药口的上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后板的底部,挡板的另一端用来限制出药口的高度,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多个纵向分布的第三安装孔,所述后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配合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为腰孔,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调节挡板的位置,使出药口只能通过一个药盒,所述斜侧板的顶部设置有上导轨组件,所述斜侧板的底部设置有下导轨组件,所述斜侧板通过所述上导轨组件和所述下导轨组件与所述发药单元柜滑动连接:上导轨组件包括第一上轨、第一中轨、第一底轨及第一固定板,第一上轨的一侧与斜侧板的顶部固定,第一上轨的另一侧与第一中轨的一侧滑动连接,第一中轨的另一侧与第一底轨的一侧滑动连接,第一底轨的另一侧与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第一固定板的另一侧与发药单元柜固定;下导轨组件包括第二上轨、第二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孝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云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