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模辅助顶出弹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150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模辅助顶出弹块结构,旨在解决现在的模具在顶出产品时,容易在顶出时产生包紧力,使之产品表面产生顶印,导致成品合格率低的不足。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滑动连接在模具的下模板和顶板中的直顶杆,直顶杆的两端分别固有连接有顶块和弹块,上模板对应产品的筋位置设有容纳槽,顶块设置在容纳槽中,顶块的表面与上模板平齐且设有形成产品筋的凹槽,弹块设置在模具的顶板下方,弹块与模具的底板弹性连接,所述结构可以实现二次脱模,减少对筋位置的包紧力,避免顶印和顶白的风险,仅需要一顶针就可以实现对筋密集区域脱模,简化模具的设计和制造。简化模具的设计和制造。简化模具的设计和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模辅助顶出弹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后模辅助顶出弹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有很多产品背面筋位非常多,容易在顶出时产生包紧力,使之产品表面产生顶印,导致成品合格率低。而在常规的模具中一般采用的是顶针顶出或顶块顶出,顶针顶出方式在与设计限制少,但筋位多,需要设计数量较多的顶针,且容易影响产品表面。亟需一种更好的对筋位顶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在的模具在顶出产品时,容易在顶出时产生包紧力,使之产品表面产生顶印,导致成品合格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后模辅助顶出弹块结构,它能实现减少产品顶出时的包紧力,使产品获得良好的产品外观,减少产品表面顶印、顶白的风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后模辅助顶出弹块结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模具的下模板和顶板中的直顶杆,直顶杆的两端分别固有连接有顶块和弹块,上模板对应产品的筋位置设有容纳槽,顶块设置在容纳槽中,顶块的表面与上模板平齐且设有形成产品筋的凹槽,弹块设置在模具的顶板下方,弹块与模具的底板弹性连接。
[0004]本结构的顶板向上移动时,不再施加对弹块的压力,弹块在弹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带动直顶杆同步向上,顶板上连接的顶杆直接连接在产品上,在此阶段,连接在弹块上的直顶杆与连接在顶板上的直顶杆同步向上移动,带动产品脱离下模板。第二阶段,上模板继续向上移动,而弹块连接的弹性件则恢复了正常长度,不再提供向上的弹力,此时,产品对顶块的拉力反应到弹块上,带动弹性件伸长,当弹力达到对筋的脱模力时,弹块达到了行程极限,弹块无法继续向上移动,而顶板继续向上,此时完成对筋位置的脱模,弹块复位至不受力长度,顶板继续向上将产品送出。当顶板复位时,克服弹性件的作用将弹块压回至初始位置。上述过程形成了二次脱模,减少了顶印和顶白的风险。可以运用于筋密集区域,使一顶针对多筋实现脱模,减少模具成本。
[0005]作为优选,上模板的底部设有导向块,导向块套装在直顶杆上。导向块提高了直顶杆的对中度,对直顶杆起到导向作用。
[0006]作为优选,底板中设有若干开孔,在所述开孔的开口处螺纹连接有一个与底板表面平齐的安装环,在开孔中设有导杆,导杆的底部设有与安装环内径更大的限位块,导杆的下方具有弹性件,导杆伸出安装环并与弹块固定连接。脱模的第一阶段,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导杆推动直顶杆与顶块上的直顶杆同步运动,在限位块抵接安装环时无法继续运动,实现二次脱模,完成第二阶段。作为优选,弹性件为弹簧。作为优选,顶板的底部和底板的顶部设有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配合形成容纳弹块的腔体。所述结构用于容纳弹块。作为优选,顶块上大下小,顶块的底部设倒圆角。所述结构对顶块进行导向作用,使得复位时,顶块可以顺畅的进入到下模板中。作为优选,弹块的行程在5至10毫米之间。作为优选,底板上还设
有导向柱,导向柱插装且滑动连接在弹块上。所述结构对弹块进行导向,使得弹块可以顺畅进入到底板中。作为优选,弹块中设有阻尼件。所述结构可以消除对筋位置脱模产生的力对弹性方式连接的弹块产生的晃动。阻尼件为设置在弹块中的一个阻尼腔,阻尼腔内设有阻尼流体,阻尼腔内具有干扰阻尼流体进行高度方向流动的阻尼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所述结构可以实现二次脱模,减少对筋位置的包紧力,避免顶印和顶白的风险;(2)仅需要一顶针就可以实现对筋密集区域脱模,简化模具的设计和制造。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的零位时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完成一次脱模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完成二次脱模后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弹簧布置方式;
[0008]图中:下模板1、直顶杆2、顶块3、弹块4、容纳槽5、导向块6、开孔7、安装环8、导杆9、限位块10、弹簧11、凹槽12、导向柱13、阻尼件14、底板15、顶板16。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
[0010]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1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12]在本公开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公开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公开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0013]本公开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0014]实施例:一种后模辅助顶出弹块4结构,如图1至3所示,包括滑动连接在模具的下模板1和顶板16中的直顶杆2,直顶杆2的两端分别固有连接有顶块3和弹块4,上模板对应产品的筋位置设有容纳槽5,顶块3设置在容纳槽5中,顶块3上大下小,顶块3的底部设倒圆角。所述结构对顶块3进行导向作用,使得复位时,顶块3可以顺畅的进入到下模板1中。顶块3的表面与上模板平齐且设有形成产品筋的凹槽12。弹块4设置在模具的顶板16下方,顶板16的底部和底板15的顶部设有对应的凹槽12,所述凹槽12配合形成容纳弹块4的腔体。所述结构用于容纳弹块4。弹块4与模具的底板15弹性连接,弹块4与底板15之间连接有若干弹簧11。所弹性件为弹簧11,弹簧11为拉力压力复合弹簧11。弹块4的行程在5至10毫米之间。底板15
上还设有导向柱13,导向柱13插装且滑动连接在弹块4上。所述结构对弹块4进行导向,使得弹块4可以顺畅进入到底板15中。上模板的底部设有导向块6,导向块6套装在直顶杆2上。导向块6提高了直顶杆2的对中度,对直顶杆2起到导向作用。弹块中设有阻尼件14。所述结构可以消除对筋位置脱模产生的力对弹性方式连接的弹块产生的晃动。阻尼件14为设置在弹块中的一个阻尼腔,阻尼腔内设有阻尼流体,阻尼腔内具有干扰阻尼流体进行高度方向流动的阻尼板。
[0015]在此实施例中,本结构的顶板16向上移动时,不再施加对弹块4的压力,弹块4在弹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带动直顶杆2同步向上,顶板16上连接的顶杆直接连接在产品上,在此阶段,连接在弹块4上的直顶杆2与连接在顶板16上的直顶杆2同步向上移动,带动产品脱离下模板1。第二阶段,上模板继续向上移动,而弹块4连接的弹性件则恢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模辅助顶出弹块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滑动连接在模具的下模板和顶板中的直顶杆,直顶杆的两端分别固有连接有顶块和弹块,上模板对应产品的筋位置设有容纳槽,顶块设置在容纳槽中,顶块的表面与上模板平齐且设有形成产品筋的凹槽,弹块设置在模具的顶板下方,弹块与模具的底板弹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模辅助顶出弹块结构,其特征是,上模板的底部设有导向块,导向块套装在直顶杆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模辅助顶出弹块结构,其特征是,底板中设有若干开孔,在所述开孔的开口处螺纹连接有一个与底板表面平齐的安装环,在开孔中设有导杆,导杆的底部设有与安装环内径更大的限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立锋史勇毛元源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