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边坡水生态治理的护坡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083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边坡水生态治理的护坡支护结构,包括彼此呈相对布置的护坡结构和安装于两护坡结构之间的支护结构,护坡结构包括坡脚和边坡以及坡顶,其中,在护坡结构上设有多根支护桩,支护桩分别布置于坡脚和坡顶以及边坡上,边坡一端连接坡脚,坡脚从下至上依序设有锚固层和找平层;边坡一端连接坡顶,坡顶设置检修通道或道路,在边坡上从下至上依序设有防护基层和防护加固层,防护加固层的下部设有下防护层,上部设有上防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设计,形成了一种生态自然的边坡结构,防护效果以及生态治理效果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施工便捷快速,最大限度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效果,达到省时省力且实现了高效施工。实现了高效施工。实现了高效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边坡水生态治理的护坡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护坡支护结构,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边坡水生态治理的护坡支护结构,主要是用于边坡水生态治理防护,属于边坡治理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边坡治理是其中关键的组成部分。
[000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特别是生活污水排放、工业污水排放、农业生产尾水排放等对脆弱的水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水生态环境治理已被提上国家议事日程,全国各地加大了对水生态环境治理的强度,目前,原有湖泊、河道边坡整治实施步骤:勘察

设计

施工准备

坡顶支护木桩(3)打压

第一层基坑开挖

边坡腰部支护木桩(3)打压

第二层基坑开挖

坡脚支护木桩(3)打压

坡脚锚固层(4)

支护结构(2)施工

护坡结构(1)整形

坡面铺设一层防护基层(7)

铺设混合防护加固层(8)

堆码下防护层(9)

堆码上防护层(10)

坡顶路缘石施工

检修通道或道路(6),相应水生态治理边坡处理采用上述传统的结构形式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概括为:(1)边坡整治自然性差;(2)边坡整治生态环保性差;(3)边坡整治孔隙性差影响生物多样性繁衍;(4)边坡整治美观性差;(5)工业产品制作的传统支护桩施工成本高、易造成水土污染、重量大软基中易沉没、软基中成桩困难、韧性差等;(6)上述传统的治理方式对于高边坡,不仅对施工人员存在着很大的施工作业风险,且坡面强度、稳定性较差,已不能满足稳定封闭坡面的要求,特别是破碎度较高的坡面,越往高处整体性越差,加上对突出的悬石的支撑、固定不足,对其下方施工作业人员、材料设备有极大安全隐患。
[0004]因此,需研制一种实用性较高以及工作可靠性较高的用于边坡水生态治理的护坡支护结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新颖合理,构造简易,边坡的强度、稳定性、整体性好,能满足稳定封闭高坡面的要求,防护效果好;通过现场勘察、设计及施工,利用木桩支护、雷诺护垫堆码、植生袋堆码加固等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生态、环保的水生态治理边坡结构,以解决传统水生态治理边坡结构形式自然性差、生态环保性差、孔隙性差影响生物多样性繁衍、美观性差、工业性支护桩存在缺点等技术难题。
[0006]本技术的另一个技术目的是基于目前水生态治理边坡整治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设计,形成了一种生态自然的边坡结构,防护效果以及生态治理效果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施工便捷快速,最大限度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效果,达到省时省力且实现了高效施工。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用于边坡水生态治
理的护坡支护结构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边坡水生态治理的护坡支护结构的改进,它包括彼此呈相对布置的护坡结构(1)和安装于两护坡结构(1)之间的支护结构(2),所述护坡结构(1)包括坡脚和边坡以及坡顶,其中,在护坡结构(1)上设置有多根支护桩(3),支护桩(3)分别布置于坡脚和坡顶以及边坡上,边坡一端连接坡脚,坡脚从下至上依序设置有锚固层(4)和找平层(5);边坡一端连接坡顶,坡顶设置检修通道或道路(6),在边坡上从下至上依序设置有防护基层(7)和防护加固层(8),防护加固层(8)的下部设置有下防护层(9),上部设置有上防护层(10),上防护层(10)与下防护层(9)搭接为一体结构。
[0009]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改进,所述护坡结构(1)为两个,两个护坡结构(1)为对称结构;所述支护结构(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护坡结构(1)相搭接;另一端与另外一个护坡结构(1)相搭接。
[0010]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护结构(2)包括护脚梁和撑梁,其中,护脚梁为彼此呈相对布置的两根,两根护脚梁之间连接有多根撑梁。
[0011]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护桩(3)整体为长条棒状体或是长条方形体构件,该支护桩(3)为金属制品或是木制品。
[0012]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护桩(3)的固定端为针尖状或是锥状,以便于插入土体内。
[0013]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锚固层(4)为抛填毛块石;所述找平层(5)为风化料层;所述检修通道或道路(6)是由填充料和混凝土路缘石以及混凝土空心砖护脚相互拼搭浇筑而成。
[0014]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基层(7)为无纺布;所述防护加固层(8)混合砂碎石垫层;所述下防护层(9)为雷诺护垫;所述上防护层(10)为植生袋。
[0015]工作原理是:安装施工时,本技术是以天然木桩作为支护桩,分别布置于边坡坡脚、腰部、坡顶,其中边坡腰部木桩可根据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增减;边坡上层采用雷诺护垫和植生袋码砌,其中雷诺护垫位于常水位以下,植生袋主要位于常水位以上,局部位于水位以下,中间层设置混合砂碎石垫层,底层设置一层无纺布;坡脚设置钢筋混凝土护脚梁、撑梁,主要是防止雷诺护垫和植生袋滑移;坡顶设置检修通道或道路;从而达到自然、和谐、生态、环保的效果。
[0016]本技术按照该施工步骤进行施工:
[0017]S1—施工准备

S2—坡顶支护桩(3)打压

S3—第一层基坑开挖

S4—边坡腰部支护桩(3)打压

S5—第二层基坑开挖

S6—坡脚支护桩(3)打压
[0018]→
S7—坡脚锚固层(4)

S8—支护结构(2)施工

S9—护坡结构(1)整形

S10—坡面铺设一层防护基层(7)

S11—铺设混合防护加固层(8)

S12—堆码下防护层(9)

S13—堆码上防护层(10)

S14—坡顶路缘石施工

S15—检修通道或道路(6)。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技术提高了水生态治理边坡整治的自然性;
[0021]2、本技术提高了水生态治理边坡整治的生态环保性;
[0022]3、本技术解决了传统水生态治理边坡整治孔隙性差,不能为生物多样性发展提供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边坡水生态治理的护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彼此呈相对布置的护坡结构(1)和安装于两护坡结构(1)之间的支护结构(2),所述护坡结构(1)包括坡脚和边坡以及坡顶,其中,在护坡结构(1)上设置有多根支护桩(3),支护桩(3)分别布置于坡脚和坡顶以及边坡上,边坡一端连接坡脚,坡脚从下至上依序设置有锚固层(4)和找平层(5);边坡一端连接坡顶,坡顶设置检修通道或道路(6),在边坡上从下至上依序设置有防护基层(7)和防护加固层(8),防护加固层(8)的下部设置有下防护层(9),上部设置有上防护层(10),上防护层(10)与下防护层(9)搭接为一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水生态治理的护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结构(1)为两个,两个护坡结构(1)为对称结构;所述支护结构(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护坡结构(1)相搭接;另一端与另外一个护坡结构(1)相搭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水生态治理的护坡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雁夏明华杨国兵耿骄王彬李存易平罗成付邹岩徐春艳吕维先余兴春王世方李旻举杨国英戴鑫皓杨帆王孝李斌李琼陆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