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混料的炭化炉扬料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031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效混料的炭化炉扬料砖,现将活性炭基料从炭化炉滚筒上的进料口进入,电动机连接传动轴,传动轴设置在支撑架上,电动机为传动轴提供传动力,支撑架主要起支撑炭化炉滚筒的作用,也为炭化炉安装提供稳定连接,传动轴将传动力传送至炭化炉滚筒,使炭化炉滚筒进行转动,炭化炉滚筒转动后,带着炭化炉滚筒内的活性炭基料翻滚,使其充分炭化;炭化过程中,活性炭基料随着扬料砖连接而成的一端高一端低的坎式形状,进行翻料,使活性炭基料不形成块状物,炭化后的活性炭基料通过炭化炉滚筒上的出料口放料,进行集中收集。进行集中收集。进行集中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混料的炭化炉扬料砖


[0001]本申请涉及活性炭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混料的炭化炉扬料砖。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农林生物质废渣为代表的固体生物质废弃物的处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热解炭化因为能获得高品质的生物炭,实现上述固废的彻底减量化,同时能将污泥中的重金属转化为残渣态,固化后不再释放到生态链中,成为首选的工艺设备。
[0003]目前多采用卧式回转炭化装置进行炭化,但目前的卧式热解炭化装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内燃式的缺氧燃烧方式,该方式因为存在缺氧燃烧,处理过程不稳定难以控制,而且直接燃烧会产生难以预计的污染物,一般不采用。另一种是以间接加热方式,物料在中心管中,烟气或火焰从中心管外部对物料进行间接加热。这种方式物料炭化过程容易控制,产生的热解气外部燃烧后作为热源,更清洁,无污染物产生,成为主流技术。但该技术在结构上更多采用中心单管结构,随着处理量加大,只能单纯加大中心管的直径,但随之产生的是物料实际填充率和换热面积并不是等比增大,造成热效率降低,能耗增大,物料处理量难以放大,成为制约的瓶颈因素。
[0004]现有的用于耐火材料、石灰、水泥等材料煅烧用的回转窑的进料端(预热段)的内衬耐火材料砌筑时为了煅烧工艺的要求在环形断面上有几处突出部分,这些突出部分砌筑用的砖称为扬料砖。通常这些砖的材质和砖形结构与其它砖没有太大差别,都是采用楔形砖,只是砖的宽度尺寸不同而已。其砌筑方式同其它砖也没有差别,一般均采用传统的湿砌或干砌方式。
[0005]生产实践表明这种方式有以下不足:1)扬料砖由几块砖组成,不能形成一个整体,突出部位长时间受物料冲刷后容易掉头,失去扬料作用;2)回转窑停窑、开窑引起窑内温度的变化,内衬耐火材料(包括扬料砖)在环形区域和窑纵向区域的膨胀位移不均,容易造成某块或某环砖的脱落从而影响整个内衬耐火材料的寿命;3)扬料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效混料的炭化炉扬料砖,解决了活性炭基料在卧室滚筒炭化炉中扬料不充分而影响炭化质量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效混料的炭化炉扬料砖,包括:
[0008]炭化炉主体,所述炭化炉主体两侧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有炭化炉滚筒,所述传动轴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炭化炉滚筒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炭化炉滚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扬料砖,所述扬料砖在所述炭化炉滚筒的一端位置较高,一端位置较低,所述扬料砖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接卡扣和下接卡扣,相连接两个所述扬料砖通过所述上接卡扣和所述下接卡扣连接,形成坎式形状。
[0009]优选地,所述扬料转的横截面为梯形的。
[0010]优选地,所述扬料转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扬料杆,所述扬料杆镶嵌于所述扬料转上。
[0011]优选地,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扬料杆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2]优选地,所述扬料砖的底部通过连接轴与所述炭化炉滚筒连接。
[0013]相比较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效混料的炭化炉扬料砖,现将活性炭基料从炭化炉滚筒上的进料口进入,电动机连接传动轴,传动轴设置在支撑架上,电动机为传动轴提供传动力,支撑架主要起支撑炭化炉滚筒的作用,也为炭化炉安装提供稳定连接,传动轴将传动力传送至炭化炉滚筒,使炭化炉滚筒进行转动,炭化炉滚筒转动后,带着炭化炉滚筒内的活性炭基料翻滚,使其充分炭化;炭化过程中,活性炭基料随着扬料砖连接而成的一端高一端低的坎式形状,进行翻料,使活性炭基料不形成块状物,炭化后的活性炭基料通过炭化炉滚筒上的出料口放料,进行集中收集。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效混料的炭化炉扬料砖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炭化炉主体正面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炭化炉主体侧面剖视图。
[0018]图中,1炭化炉主体,2支撑架,3传动轴,4炭化炉滚筒,5电动机,6进料口,7出料口,8扬料砖,9上接卡扣,10下接卡扣,11扬料杆,12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0]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高效混料的炭化炉扬料砖,可以解决活性炭基料在卧室滚筒炭化炉中扬料不充分而影响炭化质量的问题。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效混料的炭化炉扬料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炭化炉主体正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炭化炉主体侧面剖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
[0022]炭化炉主体1,炭化炉主体1两侧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连接有传动轴3,传动轴3连接有炭化炉滚筒4,传动轴3连接有电动机5,炭化炉滚筒 4上设置有进料口6和出料口7,炭化炉滚筒4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扬料砖8,扬料砖8在炭化炉滚筒4的一端位置较高,一端位置较低,扬料砖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接卡扣9和下接卡扣10,相邻两个扬料砖8通过上接卡扣9和下接卡扣10连接,形成坎式形状。
[0023]具体的,活性炭基料经过炭化炉滚筒4上的进料口6灌装至炭化炉滚筒4 内,灌装完成后,封闭进料口6,保证活性炭基料在炭化炉滚筒4旋转时出现漏料。同时启动电动机5,电动机5带动传动轴3转动,传动轴3将传动力传到至炭化炉滚筒4,使炭化炉滚筒4旋转,从而带动炭化炉滚筒4内的活性炭基料进行翻料。为了使活性炭基料可以高效充分炭化,在炭化炉滚筒4内壁上设置有扬料砖,扬料砖8之间通过上接卡扣9和下接卡扣10进行连接,形成
坎式形状,砍式结构可以提高活性炭基料的扬料效果,使活性炭基料可以充分翻料。扬料砖8连接成的砍式形状,一端高,一端低,可以增加活性炭基料在炭化炉滚筒4内的运动式翻料,提高活性炭基料混合翻料效果。
[0024]在活性炭基料在炭化炉滚筒4内翻料时,一般情况下会出现卡料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优选地,扬料转的横截面为梯形的。梯形选为等腰梯形,可以确保活性炭基料在翻料时,活性炭基料可以顺着等腰梯形的斜边进行滑料,致使活性炭基料不会卡在扬料转与炭化炉滚筒4连接的地方。
[0025]活性炭基料在进入炭化炉滚筒4内时,就会有部分活性炭基料形成团状物,为了使这些团状物分离开,优选地,扬料转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扬料杆11,扬料杆11镶嵌于扬料转上。为了提高分离的效果,优选地,任意相邻两个扬料杆11之间的距离相等,可以确保这些团状物无可藏之处。
[0026]确保扬料砖8不发生脱落的现象,优选地,扬料砖8的底部通过连接轴 12与炭化炉滚筒4连接。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混料的炭化炉扬料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炭化炉主体,所述炭化炉主体两侧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有炭化炉滚筒,所述传动轴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炭化炉滚筒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炭化炉滚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扬料砖,所述扬料砖在所述炭化炉滚筒的一端位置较高,一端位置较低,所述扬料砖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接卡扣和下接卡扣,相邻两个所述扬料砖通过所述上接卡扣和所述下接卡扣连接,形成坎式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兴元贺士玉张文彦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廷远活性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