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0026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剥除玉米穗状体的苞叶的剥皮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剥皮装置具有:剥皮处理部(4),设置在装置箱(3)的相互对置的一对侧壁部(1)之间;拨入部(5),将玉米穗状体通过拨入旋转体(8)沿着供给引导面(7)拨入剥皮处理部(4);以及排出部(6),将来自剥皮处理部(4)的玉米穗状体拨出并通过旋转体(13a)沿着排出引导面(13)向装置后方拨出。还具有供给调节机构(20),调节拨入旋转体(8)相对于供给引导面(7)的高度;排出调节机构(30),调节拨出旋转体(13a)相对于排出引导面(13)的高度。转体(13a)相对于排出引导面(13)的高度。转体(13a)相对于排出引导面(13)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剥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剥皮装置,具有:装置箱,具有以相互对置的状态设置的一对侧壁部;剥皮处理部,设置于一对侧壁部之间,接收收割的玉米穗状体,将接收的玉米穗状体向装置后方移送并剥除玉米穗状体的苞叶。

技术介绍

[0002]上述剥皮装置具有拨入部,拨入部具有位于剥皮处理部的前侧部分的供给引导面、以及在供给引导面的上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在一对侧壁部的拨入旋转体,将玉米穗状体通过拨入旋转体沿着供给引导面拨入剥皮处理部。并且,还具有排出部,排出部具有位于剥皮处理部的后侧部分的排出引导面、以及在排出引导面的上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在一对侧壁部的拨出旋转体,将来自剥皮处理部的玉米穗状体通过拨出旋转体沿着排出引导面向装置后方拨出。
[0003]以往,拨入旋转体相对于供给引导面的高度固定,对于粗度(径)较大的玉米穗状体而言,会堵在供给引导面和拨入旋转体之间并滞留在拨入部导致供给不良,对于粗度较小的玉米穗状体而言,拨入旋转体的拨入力难以传递至玉米穗状体,会导致对剥皮处理部的供给量不稳定等供给不良。
[0004]以往,拨出旋转体相对于排出引导面的高度固定,对于粗度(径)较大的玉米穗状体而言,会堵在排出引导面和拨出旋转体之间并滞留在剥皮处理部导致排出不良,对于粗度较小的玉米穗状体而言,拨出旋转体的拨出力难以传递至玉米穗状体,会导致玉米穗状体不能可靠地向后方排出的排出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剥皮装置,无论玉米穗状体的粗度如何变化,都不会导致玉米穗状体堵在拨入部,而能够顺利且供给量稳定地将玉米穗状体提供给剥皮处理部,并且,也不会导致玉米穗状体堵在剥皮处理部,而能够顺利且可靠地向后方排出玉米穗状体。
[0007](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8]本技术的剥皮装置具有:装置箱,具有以相互对置的状态设置的一对侧壁部;剥皮处理部,设置于所述一对侧壁部之间,接收收割的玉米穗状体,并一边将接收的玉米穗状体向装置后方移送一边剥除玉米穗状体的苞叶;拨入部,具有供给引导面和拨入旋转体,所述供给引导面位于所述剥皮处理部的前侧部分,所述拨入旋转体在所述供给引导面的上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一对侧壁部,所述拨入部将玉米穗状体通过所述拨入旋转体沿着所述供给引导面拨入所述剥皮处理部;以及排出部,具有排出引导面和拨出旋转体,所述排出引导面位于所述剥皮处理部的后侧部分,所述拨出旋转体在所述排出引导面的上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一对侧壁部,所述排出部将来自所述剥皮处理部的玉米穗状体通过所述拨出旋转体沿着所述排出引导面向装置后方拨出,所述剥皮装置具有供
给调节机构和排出调节机构,所述供给调节机构调节所述拨入旋转体相对于所述供给引导面的高度,所述排出调节机构调节所述拨出旋转体相对于所述排出引导面的高度。
[0009]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供给调节机构调节拨入旋转体相对于供给引导面的高度,因此,即使玉米穗状体的粗度发生变化,也能够避免玉米穗状体堵在供给引导面和拨入旋转体之间,或者使玉米穗状体难以堵在供给引导面和拨入旋转体之间,并且,能够使拨入旋转体的拨入力可靠地或者更容易地传递至玉米穗状体,不会使玉米穗状体堵在拨入部,能够将玉米穗状体顺利且供给量稳定地提供给剥皮处理部。
[0010]能够通过排出调节机构调节拨出旋转体相对于排出引导面的高度,因此,即使玉米穗状体的粗度发生变化,也能够避免玉米穗状体堵在排出引导面和拨出旋转体之间,或者使玉米穗状体难以堵在排出引导面和拨出旋转体之间,并且,能够使拨出旋转体的拨出力可靠地或者更容易地传递至玉米穗状体,不会使玉米穗状体堵在剥皮处理部,能够将玉米穗状体顺利且可靠地向装置后方排出。
[0011]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所述供给调节机构和所述排出调节机构分别阶段性地变更所述拨入旋转体或所述拨出旋转体的所述高度。
[0012]根据该结构,阶段性地变更拨入旋转体相对于供给引导面的高度、或拨出旋转体相对于排出引导面的高度,因此,与无级变更的情况相比,能够正确且容易地识别拨入旋转体相对于供给引导面的高度、或拨出旋转体相对于排出引导面的高度,因此,能够容易地避免调节成拨入旋转体或拨出旋转体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高度不同的状态从而导致拨入旋转体或拨出旋转体被支承成倾斜的状态。
[0013]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所述供给调节机构和所述排出调节机构分别具有:轴支承部件,以支承所述拨入旋转体或所述拨出旋转体的旋转支轴的状态固定在所述侧壁部;第一连结螺栓,将所述轴支承部件的相对于所述旋转支轴位于装置前后方向的一侧的第一部位固定在所述侧壁部;第二连结螺栓,将所述轴支承部件的相对于所述旋转支轴位于装置前后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二部位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以及多个螺栓孔,沿着以所述第一连结螺栓为中心的圆弧状排列,通过在从所述多个螺栓孔中选择的一个螺栓孔中安装所述第二连结螺栓,向上下方向改变所述第二部位在所述侧壁部的固定位置,从而变更所述拨入旋转体相对于所述供给引导面的高度或所述拨出旋转体相对于所述排出引导面的高度。
[0014]根据该结构,仅变更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中的第二部位相对于侧壁部的安装位置,因此,与变更整个轴支承部件相对于侧壁部的安装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所需的螺栓孔,简单地构成供给调节机构和排出调节机构。
[0015]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所述多个螺栓孔设置在所述侧壁部。
[0016]根据该结构,与在轴支承部件设置多个螺栓孔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在轴支承部件设置的螺栓孔的数量,从而实现轴支承部件的小型化。
[0017]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通过使所述轴支承部件以所述第一连结螺栓为摆动支点摆动,能够从所述多个螺栓孔中选择安装所述第二连结螺栓的螺栓孔。
[0018]根据该结构,在变更拨入旋转体和拨出旋转体相对于侧壁部的安装位置时,能够通过第一连结螺栓使轴支承部件的第一部位继续支承在侧壁部,因此,能够省去从侧壁部取下轴支承部件的麻烦而轻松地实现变更。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表示剥皮装置的纵剖侧视图。
[0020]图2是表示供给调节机构的侧视图。
[0021]图3是表示分解状态的供给调节机构的立体图。
[0022]图4是表示排出调节机构的侧视图。
[0023]图5是表示分解状态的排出调节机构的立体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侧壁部
[0026]3:装置箱
[0027]4:剥皮处理部
[0028]5:拨入部
[0029]6:排出部
[0030]7:供给引导面
[0031]8:拨入旋转体
[0032]13:排出引导面
[0033]13a:拨出旋转体
[0034]20:供给调节机构
[0035]21:旋转支轴
[0036]22:轴支承部件
[0037]22a:第一部位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装置箱,具有以相互对置的状态设置的一对侧壁部;剥皮处理部,设置于所述一对侧壁部之间,接收收割的玉米穗状体,并一边将接收的玉米穗状体向装置后方移送一边剥除玉米穗状体的苞叶;拨入部,具有供给引导面和拨入旋转体,所述供给引导面位于所述剥皮处理部的前侧部分,所述拨入旋转体在所述供给引导面的上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一对侧壁部,所述拨入部将玉米穗状体通过所述拨入旋转体沿着所述供给引导面拨入所述剥皮处理部;以及排出部,具有排出引导面和拨出旋转体,所述排出引导面位于所述剥皮处理部的后侧部分,所述拨出旋转体在所述排出引导面的上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一对侧壁部,所述排出部将来自所述剥皮处理部的玉米穗状体通过所述拨出旋转体沿着所述排出引导面向装置后方拨出,所述剥皮装置具有供给调节机构和排出调节机构,所述供给调节机构调节所述拨入旋转体相对于所述供给引导面的高度,所述排出调节机构调节所述拨出旋转体相对于所述排出引导面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调节机构和所述排出调节机构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照男余先峰北村信树野口耕作岸竜矢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