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98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包括底座、主控器、顶壳、显示组件、透明罩板以及防水胶圈,顶壳固定于底座上并与底座围合成一个容纳腔,显示组件和主控器都位于容纳腔内,显示组件与主控器电性连接,显示组件靠近容纳腔的腔口一侧设置,防水胶圈安装于透明罩板上,透明罩板安装于腔口上,防水胶圈的一端夹设于透明罩板与顶壳之间、另一端夹设于透明罩板与底座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透明罩板和防水胶圈的形式进行防水,取代了传统的灌胶模式,不用担心灯间距过小,其防水效果好,而且透明罩板的表面很光滑,很难有积灰产生。很难有积灰产生。很难有积灰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

技术介绍

[0002]在LED显示屏行业中,车顶屏是其中常见的一类,主要用于装在出租车的顶部显示图像广告,可方便周围行人了解广告信息,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
[0003]现有车顶屏用于播放广告的显示屏是由多个并列设置的像素灯排列而成,利用灌封胶浸过灯脚,胶液固化后可起到防水作用,为了保护像素灯,在上面额外增加有一层面罩,面罩上开设有若干供各像素灯穿设的穿孔。
[0004]但是,近年来车顶屏越来越多样化且注重细节,灯间距越来越小,像素点越来越密集,因此经常会有漏灌胶现象发生,不能有效的防水,而且面罩上容易产生积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以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车顶屏灯间距越来越小,像素点越来越密集,经常会有漏灌胶现象发生,不能有效的防水,而且面罩上容易产生积灰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包括底座、主控器、顶壳、显示组件、透明罩板以及防水胶圈,所述顶壳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围合成一个容纳腔,所述显示组件和所述主控器都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主控器电性连接,所述显示组件靠近所述容纳腔的腔口一侧设置,所述防水胶圈安装于所述透明罩板上,所述透明罩板安装于所述腔口上,所述防水胶圈的一端夹设于所述透明罩板与所述顶壳之间、另一端夹设于所述透明罩板与所述底座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罩板包括基板、展示板以及环形板,所述展示板和环形板的外周尺寸都小于所述基板的外周尺寸,所述环形板和所述展示板相背设于所述基板的两个面上,所述基板为环形,所述环形板、基板和展示板共同围合成一个容纳槽,所述显示组件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防水胶圈套设于所述展示板外,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若干与所述环形板相抵接的挡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顶壳包括弧形盖板、两个侧板以及靠近所述腔口一侧设置的第一压板,两所述侧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弧形盖板的两端,所述第一压板为“n”形,所述第一压板的一端与所述弧形盖板弯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板垂直连接,所述防水胶圈的一端夹设于所述展示板与所述第一压板之间、另一端夹设于所述展示板与所述底座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支架,所述底板包括与所述顶壳连接的承载板以及与所述承载板垂直连接的第二压板,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主控器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压板抵压于所述防水胶圈。
[0010]进一步地,所述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还包括若干紧固件,所述透明罩板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条形垫板以及若干间隔设置的定位块,所述条形垫板和定位块都位于所述
容纳槽内,两个所述条形垫板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分别凸设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面的上下两端,所述定位块凸设于所述条形垫板之远离所述基板的一面上,所述定位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显示屏,所述电路板与主控器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若干穿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穿孔后与所述螺纹孔连接,所述显示屏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之朝向所述腔口的一侧。
[0011]进一步地,所述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还具有透气槽,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为间隔设置,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条形垫板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容纳槽内壁之间的间隙共同构成所述透气槽。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竖向贯穿设有若干换气孔,所述换气孔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还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包括支撑板以及两个都用于固定在出租车顶部的支脚,所述底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脚的顶部连接,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换气孔与所述支撑板错开设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还包括后置摄像头,所述顶壳具有向上隆起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之靠近所述透明罩板的一侧横向贯穿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后置摄像头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后置摄像头与所述主控器电性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还包括用于显示搭载信息的车载屏,所述凸出部之远离所述透明罩板的一侧横向贯穿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装配孔,所述车载屏固定于所述装配孔上,所述车载屏与所述主控器电性连接。
[0016]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采用透明罩板和防水胶圈的形式进行防水,取代了传统的灌胶模式,不用担心灯间距过小,其防水效果好,而且透明罩板的表面很光滑,很难有积灰产生。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的爆炸图一;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的爆炸图二;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3]图6为图5中沿A

A线的剖视图;
[0024]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8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透明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图9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图11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中:10、底座;11、底板;111、承载板;112、第二压板;113、换气孔;12、支架;20、主控器;30、顶壳;31、弧形盖板;311、凸出部;32、侧板;33、第一压板;34、安装孔;35、装配孔;40、显示组件;41、电路板;42、显示屏;50、透明罩板;51、基板;52、展示板;53、环形板;54、条形垫板;55、定位块;551、螺纹孔;60、防水胶圈;70、容纳腔;71、挡板;80、容纳槽;90、透气
槽;100、底架;110、支撑板;120、支脚;200、后置摄像头;300、车载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2]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包括底座10、主控器20、顶壳30、显示组件40、透明罩板50以及防水胶圈60,顶壳30固定于底座10上并与底座10围合成一个容纳腔70,显示组件40和主控器20都位于容纳腔70内,显示组件40与主控器20电性连接,显示组件40靠近容纳腔70的腔口一侧设置,防水胶圈60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控器、顶壳、显示组件、透明罩板以及防水胶圈,所述顶壳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围合成一个容纳腔,所述显示组件和所述主控器都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主控器电性连接,所述显示组件靠近所述容纳腔的腔口一侧设置,所述防水胶圈安装于所述透明罩板上,所述透明罩板安装于所述腔口上,所述防水胶圈的一端夹设于所述透明罩板与所述顶壳之间、另一端夹设于所述透明罩板与所述底座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板包括基板、展示板以及环形板,所述展示板和环形板的外周尺寸都小于所述基板的外周尺寸,所述环形板和所述展示板相背设于所述基板的两个面上,所述基板为环形,所述环形板、基板和展示板共同围合成一个容纳槽,所述显示组件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防水胶圈套设于所述展示板外,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若干与所述环形板相抵接的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包括弧形盖板、两个侧板以及靠近所述腔口一侧设置的第一压板,两所述侧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弧形盖板的两端,所述第一压板为“n”形,所述第一压板的一端与所述弧形盖板弯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板垂直连接,所述防水胶圈的一端夹设于所述展示板与所述第一压板之间、另一端夹设于所述展示板与所述底座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支架,所述底板包括与所述顶壳连接的承载板以及与所述承载板垂直连接的第二压板,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主控器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压板抵压于所述防水胶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防水功能的车顶屏还包括若干紧固件,所述透明罩板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条形垫板以及若干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建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