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肩部外轮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96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肩部外轮廓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胎侧弧、反向圆弧、圆弧、二段小冠弧和一段大冠弧;所述上胎侧弧和反向圆弧均位于胎侧,二段小冠弧和一段大冠弧均位于胎冠,圆弧位于胎肩和胎冠的连接处;所述反向圆弧的弯曲方向与上胎侧弧、圆弧、二段小冠弧及一段大冠弧的弯曲方向相反,反向圆弧朝向轮胎内部一侧弯曲,上胎侧弧、圆弧、二段小冠弧及一段大冠弧均朝向轮胎外部一侧弯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肩部圆弧过渡设计,适当减少肩部橡胶的用量,减小肩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可降低轮胎重量,从而降低滚动阻力系数,降低汽车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境的污染。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肩部外轮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设计制造,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肩部外轮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轻型载重轮胎是载重轮胎的一种类型,我国目前以LT系列为主,主要用于载重量较少或乘客少的小货车、核载20人以内的中班车,如城乡运输车、快递运输车等等。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改善,轻型载重汽车逐步向轻便、灵活、乘坐舒适等方向发展。
[000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快速增长的汽车需求量促进了轮胎行业的迅猛发展,子午线轮胎增长尤其显著,现已超过轮胎总量的70%,用户对轮胎质量及性能要求也逐步提高,追求高品质。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执行,车辆超载现象大幅减少,路况也逐步得到改善,轻型载重胎的改进也应顺其发展,高耐磨、低油耗、高舒适性、低滚阻、低故障率、高性价比为其改进方向,绿色轮胎的研究是目前的主要趋势。
[0004]我国道路情况比价复杂,轮胎消耗约占汽车运输成本的第三位。目前常见的轮胎异常磨损一般有六种:胎肩花纹磨损,胎冠中间磨损,胎外侧磨损,胎侧呈锯齿形磨损,胎内侧磨损及胎冠波浪形磨损,其中胎肩花纹磨损发生最多。其中,胎肩偏磨问题在各种型号轮胎中普遍发生,给司机带来极大困扰,急需改善。
[0005]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外轮廓设计,冠弧一般为一段圆弧及两段圆弧设计,胎肩部位为方形,导致肩部材料过多,且形变较大,导致肩部异常磨损。本技术胎肩采用圆弧过渡设计,减小肩部与地面的摩擦,改善肩部异磨现象,同时减小滚动阻力。
[0006]现有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肩部方形设计,肩部橡胶填充多,直接导致轮胎材料成本上升;与此同时,肩部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导致肩部磨损较快,轮胎行驶时滚动阻力大,汽车油耗高。
[0007]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一种新型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肩部外轮廓结构。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肩部外轮廓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胎侧弧、反向圆弧、圆弧、二段小冠弧和一段大冠弧;
[0010]所述上胎侧弧和反向圆弧均位于胎侧,二段小冠弧和一段大冠弧均位于胎冠,圆弧位于胎肩和胎冠的连接处;
[0011]所述反向圆弧的弯曲方向与上胎侧弧、圆弧、二段小冠弧及一段大冠弧的弯曲方向相反,反向圆弧朝向轮胎内部一侧弯曲,上胎侧弧、圆弧、二段小冠弧及一段大冠弧均朝向轮胎外部一侧弯曲。
[0012]作为对本技术一种新型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肩部外轮廓结构的改进:
[0013]所述一段大冠弧与二段小冠弧相切;
[0014]所述反向圆弧与上胎侧弧相切;
[0015]所述反向圆弧及二段小冠弧均与圆弧相切。
[0016]作为对本技术一种新型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肩部外轮廓结构的改进:
[0017]所述一段大冠弧的曲率小于二段小冠弧的曲率;
[0018]所述上胎侧弧的曲率与反向圆弧的曲率相同。
[0019]本技术一种新型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肩部外轮廓结构的技术优势为:
[0020]为改善轮胎肩部异常磨损问题,同时满足主机厂整车总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节能降耗。本技术采用肩部圆弧过渡设计,适当减少肩部橡胶的用量,减小肩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可降低轮胎重量,降低滚动阻力系数,从而达到降低材料成本,节省汽车能耗的目的。
[0021]本技术是一种高性价比轮胎胎肩曲线设计方法,低成本高性能的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采用肩部圆弧过渡设计,适当减少肩部橡胶的用量,减小肩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可降低轮胎重量,从而降低滚动阻力系数,降低汽车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肩部外轮廓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2是常规轮胎肩部设计轮廓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轮胎肩部设计轮廓示意图;
[0026]图4是常规轮胎肩部设计轮胎断面图;
[0027]图5是本技术轮胎肩部曲线设计轮胎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0029]实施例1、一种新型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肩部外轮廓结构,如图1

5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胎侧弧1、反向圆弧2、圆弧3、二段小冠弧4和一段大冠弧5。
[0030]上胎侧弧1和反向圆弧2均位于胎侧,二段小冠弧4和一段大冠弧5均位于胎冠,圆弧3位于胎肩和胎冠的连接处。
[0031]一段大冠弧5与二段小冠弧4相切;
[0032]反向圆弧2与上胎侧弧1相切;
[0033]反向圆弧2及二段小冠弧4均与圆弧3相切。胎侧与胎冠采用圆弧3相切连接,实现胎肩部位圆弧过渡。
[0034]反向圆弧2的弯曲方向与上胎侧弧1、圆弧3、二段小冠弧4及一段大冠弧5的弯曲方向相反。反向圆弧2朝向轮胎内部一侧弯曲,上胎侧弧1、圆弧3、二段小冠弧4及一段大冠弧5均朝向轮胎外部一侧弯曲。
[0035]本技术的圆弧过渡胎肩曲线设计的轻型全钢子午线轮胎(图1),启发于半钢
胎的轮廓设计,将胎冠采用两段弧设计,加大冠弧设计,一段大冠弧5加二段小冠弧4相切,通过行驶面(b)与(h)的交点,画与上胎侧弧1相切的反向圆弧2,在反向圆弧2与二段小冠弧4之间做相切的圆弧3,肩部相链接的胎侧部位采用一段反弧设计2,胎侧与胎冠采用圆弧3相切连接,实现胎肩部位圆弧过渡。
[0036]一段大冠弧5的曲率小于二段小冠弧4的曲率;
[0037]上胎侧弧1的曲率与反向圆弧2的曲率相同。
[0038]现有常规轮胎的设计方法,冠弧采用一段弧,反向圆弧2处为直线设计,胎侧与胎冠部位相交于一个点,外观上看,肩部成方形。
[0039]常规外轮廓胎冠部位冠弧较小,导致行驶面不平整,本技术肩部设计,加大了冠弧设计,行驶面更平坦,利于改善轮胎的接地特性。
[0040]轮胎轮廓设计完成,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两种轮廓的接地特性。经分析发现,常规肩部曲线设计,接地印痕形状一般为椭圆形或类似哑铃形,矩形系数低于0.89,胎冠部位受力很不均匀,容易发生肩部异磨现象;本次使用新型胎肩曲线设计的轮廓,矩形系数达到0.94,接地印痕形状更方正,压力分布变均匀,能有效改善肩部异磨问题。
[0041]从轮胎断面的材料分布图对比,本技术的轮胎胎肩部位厚度减薄约2mm,胎冠胶重量可以减小0.2kg/条,轮胎重量约下降1%,折合人民币,材料成本可下降2元/条。
[0042]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肩部外轮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胎侧弧(1)、反向圆弧(2)、圆弧(3)、二段小冠弧(4)和一段大冠弧(5);所述上胎侧弧(1)和反向圆弧(2)均位于胎侧,二段小冠弧(4)和一段大冠弧(5)均位于胎冠,圆弧(3)位于胎肩和胎冠的连接处;所述反向圆弧(2)的弯曲方向与上胎侧弧(1)、圆弧(3)、二段小冠弧(4)及一段大冠弧(5)的弯曲方向相反,反向圆弧(2)朝向轮胎内部一侧弯曲,上胎侧弧(1)、圆弧(3)、二段小冠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晓岚陈五七马浩赵天月
申请(专利权)人:中策橡胶建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