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隧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道路桥隧施工用辅助支承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设置有安全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远离装置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重块,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设置有清洁结构。该道路桥隧施工用辅助支承装置,通过施工人员站立在受力板上,支撑弹簧受力压缩,使得受力板向下移动,受力板的移动带动了齿轮地逆时针转动,齿轮的转动带动了齿条板向左移动,施工人员随着受力板的下移进入到装置本体的内部,以及两个齿条板的相对一侧贴合,从而达到了当遇到桥隧塌方时,该装置可以提供密闭空间,使得施工人员可以进行紧急避险的效果。以进行紧急避险的效果。以进行紧急避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桥隧施工用辅助支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桥隧施工
,具体为一种道路桥隧施工用辅助支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在进行桥隧施工时,通常会使用到辅助支承装置,以便于提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现有的辅助支承装置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施工作业能力但是桥隧施工是有一定塌方风险的,现有的辅助支承装置无法未施工人员通过避难空间,从而无法做到降低施工风险。
[0003]现有专利号为CN201720007412.7一种用于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支承装置,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不必使锚管紧贴拱架上的预留钢筋,由此减小了锚管施做的难度,以及改变锁脚锚管与型钢拱架之间的作用机理,使两者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但是在隧道施工是不安全的,该装置未设置安全措施,从而导致未能减小施工人员的风险,现有一种道路桥隧施工用辅助支承装置,利用了人体重力为施工人员建立封闭空间,从而为施工人员提供避难场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桥隧施工用辅助支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的辅助支承装置无法未施工人员通过避难空间,从而无法做到降低施工风险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桥隧施工用辅助支承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设置有安全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远离装置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重块,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设置有清洁结构,该装置整体利用了人体重力为施工人员建立封闭空间,从而为施工人员提供避难场所。
[0008]优选的,所述安全结构包括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板,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长杆,且长杆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齿轮,此时支撑弹簧起到了对受力板自然支撑的效果,当受力板上方站人时,此时支撑弹簧受力压缩,从而使得受力板向下移动进入到装置本体的内部,以及长杆起到了对齿轮转动支撑的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开设有滑道,且滑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的外表面与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此时滑道起到了对齿条板支撑的效果,以及当齿轮转动时,可以带动齿条板进行移动。
[0010]优选的,所述受力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杆,所述齿条杆的外表面与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当齿条杆下移时,可以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
[0011]优选的,所述清洁结构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
管的外表面与装置本体的内壁固定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气囊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外表面与装置本体的内壁固定连通,所述出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出气管的内部设置有滤网,当气囊受力反复被挤压时,装置本体内部的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再通过出气管排出,此时第二单向阀起到了外界空气无法进入的效果,以及第一单向阀起到了气囊内部的空气无法通过进气管排出的效果。
[0012]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杆,此时左右移动推杆,使得推杆可以对气囊进行反复挤压。
[0013]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短管,所述短管远离气囊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盖子,当气囊不再受到挤压时,此时将盖子从短管上拧下,这时气囊内部的灰尘通过短管排出。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该道路桥隧施工用辅助支承装置,通过施工人员站立在受力板上,支撑弹簧受力压缩,使得受力板向下移动,受力板的移动带动了齿轮地逆时针转动,齿轮的转动带动了齿条板向左移动,施工人员随着受力板的下移进入到装置本体的内部,以及两个齿条板的相对一侧贴合,从而达到了当遇到桥隧塌方时,该装置可以提供密闭空间,使得施工人员可以进行紧急避险的效果。
[0017]2、该道路桥隧施工用辅助支承装置,通过左右移动推杆,使得气囊被反复挤压,当气囊压缩时,空气通过出气管排出,空气吹入到装置本体的内部将装置本体内部的灰尘吹起,当气囊复原时,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装置本体含有灰尘的空气进入到气囊中,在气囊反复被挤压的过程中,滤网使得气囊内部的灰尘无法通过出气管排出,从而达到了将装置本体内部的灰尘逐渐吸入气囊内部的效果,当不再挤压气囊后,将盖子从短管上拧下,从而达到了气囊内部的灰尘通过短管排出,对灰尘进行清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剖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2中A处放大图。
[0021]其中:1、装置本体;2、支撑弹簧;3、受力板;4、齿条杆;5、齿轮;6、齿条板;7、液压杆;8、承重块;9、气囊;10、进气管;11、出气管;12、滤网;13、推杆;14、短管;15、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
3,一种道路桥隧施工用辅助支承装置,首先站立在受力板3上,因施工人员自身的重力而下移,从而使得两个齿条板6的相对一侧贴合,即可形成密闭空间,从而实现了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的效果;
[0024]反复推动推杆13,气囊9内部即可存储灰尘,然后将盖子15从短管14上拧下,即可将气囊9内部的灰尘通过短管14排出,从而实现了对灰尘进行清理的效果。
[0025]工作原理:该道路桥隧施工用辅助支承装置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施工人员站立在受力板3上,此时支撑弹簧2受力压缩,使得受力板3向下移动,此时受力板3的移动带动了齿轮5的逆时针转动,其时齿轮5的转动带动了齿条板6向左移动,这时施工人员随着受力板3的下移进入到装置本体1的内部,以及两个齿条板6的相对一侧贴合,从而达到了当遇到桥隧塌方时,该装置可以提供密闭空间,使得施工人员可以进行紧急避险的效果;
[0026]当对该装置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因为是施工作业现场,所述会产生大量的灰尘,此时灰尘会通过装置本体1与受力板3之间的缝隙进入到装置本体1的内部,这时左右移动推杆13,使得气囊9被反复挤压,当气囊9压缩时,此时第一单向阀使得空气无法通过进气管10排出,而是通过出气管11排出,这时空气吹入到装置本体1的内部将装置本体1内部的灰尘吹起,当气囊9复原时,第二单向阀使得空气无法通过出气管11进入气囊9,而是通过进气管10进入,这时装置本体1含有灰尘的空气进入到气囊9中,在气囊9反复被挤压的过程中,滤网12使得气囊9内部的灰尘无法通过出气管11排出,从而达到了将装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桥隧施工用辅助支承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设置有安全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远离装置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重块,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设置有清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隧施工用辅助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结构包括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板,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长杆,且长杆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桥隧施工用辅助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开设有滑道,且滑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的外表面与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桥隧施工用辅助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道宽,宋艳军,张文军,朱文斌,陈开云,
申请(专利权)人:王家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