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岔隧道全断面注浆开挖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76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岔隧道全断面注浆开挖支护结构,包含左侧小净距段、右侧小净距段、左侧连拱段、右侧连拱段、分岔段左侧导洞、分岔段右侧导洞、主线标准段;所述分岔段左侧导洞及分岔段右侧导洞为全断面注浆加固支护结构;两者组成CD法开挖支护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开挖支护结构可以用于软弱围岩分岔大断面隧道结构支护,可确保结构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安全可控,作业空间大,结构受力简洁,节省造价,经济效益好。经济效益好。经济效益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岔隧道全断面注浆开挖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矿山法隧道分岔节点的全断面注浆开挖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高速发展,地下互通立交分岔隧道结构越来越多。分岔隧道为地下互通立交的关键节点和设计施工重难点,对整个地下互通立交的建设起控制性作用。通常情况下,分岔隧道主要包含主隧道标准段、分岔段、连拱段和小净距段。其隧道受力复杂,工序转换频繁,施工技术不仅仅是这几种隧道的简单叠加,目前尚未形成一定的施工技术体系。分岔隧道常规的施工顺序采用顺作法施工,即开挖方向由主隧道标准段向分岔段、连拱段、小净距段依次施工。然而受掌子面开挖顺序的限制,施工中不得不采用逆作法施工,即开挖方向由小净距段向连拱段、分岔段施工。
[0003]一般在隧道总体设计前期规划中,将这种复杂受力条件的分岔隧道的位置设计在地质围岩较好的地层,然而受到城市复杂环境限制,其分岔隧道位置往往围岩较差,甚至处在断层、破碎带、富水浅覆土等不良地质段,因而对隧道开挖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隧道分岔段往往断面较大,地下互通立交中分岔段跨度可达25m,如何安全,高效,有序组织施工是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分岔隧道全断面注浆开挖支护结构,以提供在围岩较差地段进行大跨度分岔隧道安全高效施工的支护结构目的。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岔隧道全断面注浆开挖支护结构,具体如下:
[0007]一种分岔隧道全断面注浆开挖支护结构,包含左侧小净距段、右侧小净距段、左侧连拱段、右侧连拱段、分岔段左侧导洞、分岔段右侧导洞、主线标准段;所述分岔段左侧导洞及分岔段右侧导洞为全断面注浆加固支护结构;两者组成CD 法开挖支护结构。
[0008]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分岔段左侧导洞全断面深孔注浆加固的注浆段长度为30m长,注浆管通过外插一定角度伞状布置,注浆固结范围为左侧导洞开挖轮廓线外6m,如果采用双液浆,扩散半径不小于2m。
[000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所述分岔段左侧导洞侧壁径向注浆的注浆圈固结范围为分岔段右侧导洞开挖轮廓线外6m,如果采用双液浆,扩散半径不小于2m。
[00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连拱段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时,中墙二衬优选为无中导洞复墙式中墙结构,即在施工左侧连拱段时同步先行浇筑中墙。
[0011]为实现本技术的分岔隧道全断面注浆开挖支护结构,其施工顺序为左侧小净距段

左侧连拱段

分岔段左侧导洞

主线标准段

分岔段右侧导洞

右侧连拱段

右侧小净距段;进入分岔段左侧导洞前,对导洞进行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开挖进入导洞后,
沿导洞隧道侧面径向进行深孔注浆,注浆范围覆盖分岔段外轮廓外一定距离,实现分岔段隧道的全断面注浆。
[0012]反向开挖分岔段右侧导洞时,隧道整体采用CD法工法,即中隔壁法,隧道左侧导洞和所述右侧导洞组成CD法开挖支护结构,各导洞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每个上台阶施工后须施工锁脚锚杆以确保初期支护的临时稳定性,待反挖施工后,初衬封闭成环,围岩稳定后方可拆除中隔壁。左侧连拱段及右侧连拱段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时,中墙二衬采用无中导洞复墙式中墙结构。反向开挖分岔段右侧导洞时,同时施工隧道主线标准段,主线标准段可采用三台阶法或环形导坑法。
[0013]小净距段可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施工中须对中岩柱进行加固,可采用对拉锚杆或超前小导管加强中岩柱整体稳定性。
[0014]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分岔隧道全断面注浆开挖支护结构,注浆范围为隧道开挖轮廓线以外6m,注浆段长度为30m,分3环实施,第一环长12m,第二环长20m,第三环长30m,一个注浆段完成后留6m不开挖作为下一注浆段的止浆岩盘。在注浆前,应分析地质详勘成果,以超前地质预报及超前钻孔,探明地下水的发育情况。
[0015]本技术的分岔隧道全断面注浆开挖支护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技术的分岔隧道全断面注浆开挖支护结构可以用于软弱围岩分岔大断面隧道结构支护,通过导洞结构和注浆圈结构组成反挖施工断面,其注浆结构通过导洞内径向实施。
[0017]2)本技术的分岔隧道全断面注浆开挖支护结构安全性好,开挖支护为全断面注浆和先行导洞注浆圈,加固了分岔大断面隧道周边围岩,确保了结构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安全可控。
[0018]3)本技术的分岔隧道全断面注浆开挖支护结构构造工艺简化,先行侧导洞和后行导洞组成CD法临时支护结构,作业空间大,结构受力简洁,有利于加快节省造价,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分岔隧道结构平面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分岔段左侧导洞全断面注浆平面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分岔段左侧导洞全断面注浆A

A剖面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分岔段左侧导洞全断面注浆B

B剖面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分岔段左侧导洞侧向深孔全断面注浆平面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分岔段左侧导洞侧向深孔全断面注浆C

C剖面示意图;
[0025]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分岔段隧道横断面CD法施工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左侧小净距段11、右侧小净距段12;
[0028]左侧连拱段21、右侧连拱段22;
[0029]分岔段左侧导洞31、分岔段右侧导洞32;
[0030]主线标准段4;
[0031]左侧导洞开挖轮廓线51、右侧导洞开挖轮廓线52;
[0032]左侧导洞加固圈线61、右侧导洞加固圈线62;
[0033]注浆段7、第一环71、第二环72、第三环73;
[0034]止浆岩盘8;
[0035]注浆开孔9;
[0036]终孔10;
[0037]中岩柱1a、中墙二衬2a、中隔壁3a。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9]实施例
[0040]本实施例是一种分岔隧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所述结构可保证在围岩较差地段,大跨度分岔隧道的安全,高效施工,具体如下:
[0041]请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岔隧道全断面注浆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结构包含左侧小净距段(11)、右侧小净距段(12)、左侧连拱段(21)、右侧连拱段(22)、分岔段左侧导洞(31)、分岔段右侧导洞(32)、主线标准段(4);所述分岔段左侧导洞(31)及分岔段右侧导洞(32)为全断面注浆加固支护结构;两者组成CD法开挖支护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岔隧道全断面注浆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岔段左侧导洞(31)全断面深孔注浆加固的注浆段(7)长度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春辉林秀桂曹诗定袁森林徐晓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