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间断加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973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侧间断加料装置,所述双侧间断加料装置包括加料器、轨道和活动流管,所述轨道设在所述加料器的下方,所述活动流管可移动地设在所述轨道上,所述活动流管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自由移动,所述活动流管包括第一子管和第二子管,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子管位于所述加料器的下方,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子管位于所述加料器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侧间断加料装置可进行两侧间断加料,用于块状物料下落过程减少落差,使块状物料进行缓冲下落。使块状物料进行缓冲下落。使块状物料进行缓冲下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侧间断加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流管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侧间断加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色冶金和黑色冶金过程中会存在部分物料需根据冶炼状况间断配入,比如粒度在0mm

250mm的金属块状物料或块状矿石等。目前间断加入的物料与连续加入的物料加料方式一致,导致物料块度过大,物料落差大,损伤下料流管以及下部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双侧间断加料装置,该双侧间断加料装置可进行两侧间断加料,用于块状物料下落过程减少落差,使块状物料进行缓冲下落。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侧间断加料装置包括:加料器:轨道,所述轨道设在所述加料器的下方;活动流管,所述活动流管可移动地设在所述轨道上,所述活动流管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自由移动,所述活动流管包括第一子管和第二子管,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子管位于所述加料器的下方,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子管位于所述加料器的下方。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侧间断加料装置,通过在加料器的下方设置水平的轨道,并在轨道上设置可移动的活动流管,其中,活动流管包括第一子管和第二子管,当活动流管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子管位于加料器的下方,加料器中的物料通过第二子管完成下料,当活动流管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子管位于加料器的下方,加料器中的物料通过第一子管完成下料,由此,通过活动流管的左右移动,加料器中的物料可间断性地通过第一子管和第二子管完成下料。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双侧间断加料装置还包括液压组件,所述液压组件包括彼此相连的液压缸和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和所述活动流管相连,所述液压推杆适于带动所述活动流管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管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子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子管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子管的下端彼此相互远离。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子管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A,A满足:0
°
<A<180
°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双侧间断加料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流管和第二固定流管,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固定流管位于所述第二子管的下方,所述加料器中的物料依次流过所述第二子管和所述第二固定流管,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固定流管位于所述第一子管的下方,所述加料器中的物料依次流过所述第一子管和所述第一固定流管。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流管的流通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子管的流通面积,所述第二固定流管的流通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子管的流通面积。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固定流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子管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固定流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子管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固定流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子管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B,B满足:0
°
<B,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固定流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子管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C,C满足:0
°
<C。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流管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流管的下端均设有缓冲段。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压组件为两个,一个所述液压组件设在所述活动流管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液压组件设在所述活动流管的另一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侧间断加料装置的一个示意图,此时,活动流管位于第一位置。
[0017]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侧间断加料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此时,活动流管位于第二位置。
[0018]附图标记:
[0019]双侧间断加料装置100,加料器1,轨道2,活动流管3,第一子管31,第二子管32,第一固定流管33,第二固定流管34,液压组件4,液压缸41,液压推杆4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如图1

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侧间断加料装置100包括加料器1、轨道2和活动流管3。
[0022]轨道2设在加料器1的下方,活动流管3可移动地设在轨道2上,活动流管3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自由移动,活动流管3包括第一子管31和第二子管32,在第一位置时,第二子管32位于加料器1的下方,在第二位置时,第一子管31位于加料器1的下方。
[002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侧间断加料装置100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24]轨道2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第一子管31和第二子管32可移动地设在轨道2上,加料器1固定在轨道2的上方并用于下料。
[0025]在第一位置时(例如图1中所示的第二子管32的位置),第二子管32位于加料器1的下方。
[0026]在第二位置时(例如图2中所示的第一子管31的位置),第一子管31位于加料器1的下方。
[0027]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子管31和第二子管32的下方设有冶炼炉(未示出),第一子管31和第二子管3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往复移动,由此,加料器1中的物料可间断性地通过第一子管31和第二子管32完成下料。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

图2所示,双侧间断加料装置100还包括液压组件4,液压组件4包括彼此相连的液压缸41和液压推杆42。液压推杆42和活动流管3相连,液压推杆42适于带动活动流管3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29]具体地,液压推杆42可沿左右方向自由伸缩,液压推杆42与活动流管3相连,由此,液压推杆42在液压缸41的作用下可带动活动流管3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使在第一位置时,第二子管32位于加料器1的下方,在第二位置时,第一子管31位于加料器1的下方。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

图2所示,第一子管31的上端和第二子管32的上端相连,第一子管31的下端和第二子管32的下端彼此相互远离。
[0031]其中,第一子管31的上端和第二子管32的上端相连,可使第一子管31和第二子管32同步移动,使得第一子管31和第二子管32之间的相对距离保持不变,有利于提高双侧间断加料装置100的稳定性。
[0032]第一子管31的下端和第二子管32的下端彼此相互远离,由此,使得第一子管31和第二子管32相对于上下方向均倾斜设置,有效地增加了第一子管31和第二子管32的坡度,降低了物料下降的速度,使块状物料进行缓冲下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侧间断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料器:轨道,所述轨道设在所述加料器的下方;活动流管,所述活动流管可移动地设在所述轨道上,所述活动流管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自由移动,所述活动流管包括第一子管和第二子管,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子管位于所述加料器的下方,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子管位于所述加料器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间断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组件,所述液压组件包括彼此相连的液压缸和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和所述活动流管相连,所述液压推杆适于带动所述活动流管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间断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管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子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子管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子管的下端彼此相互远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间断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子管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A,A满足:0
°
<A<18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间断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流管和第二固定流管,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固定流管位于所述第二子管的下方,所述加料器中的物料依次流过所述第二子管和所述第二固定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金忠曾璐孙岩刘恺王健龙李晓霞吴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