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的油温检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71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箱的油温检测机构,变速箱内设置有变速齿轮(1),油温检测机构(10)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温检测机构(10)还设置有集油结构,所述油温检测机构(10)能够布置在变速箱的上部处、并且布置在从变速齿轮(1)甩出的油液的甩出路径上,以便由集油结构收集油液,所述温度传感器(20)的感应头(21)构造成被浸没在由所述集油结构收集的油液中以测量油液的温度。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温检测机构(10)能够布置在变速箱的上部处,因此换挡执行机构与油温传感器之间仅需较短的线束,易于实现集成化和模块化。易于实现集成化和模块化。易于实现集成化和模块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箱的油温检测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箱的油温检测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变速箱是一种重要的汽车配件,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变速箱的换挡执行机构需要采集变速箱内的工作油液的温度信号。现有设计中,由于容纳油液的油底壳布置在变速箱的底部,因此一般将油温传感器安装在变速箱下部的油底壳上。然而,换挡执行机构往往设置在变速箱的上部,这使得在换挡执行机构与油温传感器之间需要很长的线束。
[0003]此外,例如由于集成化、模块化等的需要,还需要将油温传感器集成至位于变速箱上部的换挡执行机构。也就是说,还需要将油温传感器布置在变速箱的上部。
[0004]然而,变速箱内的油液由于自重会自发地聚集在变速箱的底部。如果将现有的接触式油温传感器直接布置在变速箱的上部,则无法检测出油液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点中的至少一个,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箱的油温检测机构,变速箱内设置有变速齿轮,油温检测机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温检测机构还设置有集油结构,所述油温检测机构能够布置在变速箱的上部处、并且布置在从变速齿轮甩出的油液的甩出路径上,以便由集油结构收集油液,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头构造成被浸没在由所述集油结构收集的油液中以测量油液的温度。根据本技术的油温检测机构能够布置在变速箱的上部处,因此换挡执行机构与油温传感器之间仅需较短的线束,易于实现集成化和模块化。
[0006]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集油结构设置有至少一个挡油板和位于挡油板下方的集油槽,所述挡油板构造成与从变速齿轮甩出的油液的甩出路径相交以截留油液,所述集油槽构造成收集由所述挡油板截留的油液,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头伸入所述集油槽内。利用本技术的挡油板和集油槽,能够有效地收集检测所需量的油液。
[0007]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挡油板以小于90度的角度与从变速齿轮甩出的油液的甩出路径相交。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截留并收集待检测的油液。
[0008]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集油槽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使由集油结构收集的油液回流到变速箱内的回油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头在所述集油槽内伸到所述回油孔的下方。由此,当集油槽内收集足够多的油液时,温度传感器的感应头将被浸没在收集的油液中并且测量与之接触的油液的温度,而且多余的油液将从回油孔溢出而回流到变速箱内。
[0009]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回油孔被布置成使得通过回油孔从集油槽排出的油液流向变速箱中的减速齿轮以对减速齿轮进行润滑。特别地,输入减速齿轮是变速齿轮中转速最高且最需要润滑的齿轮,使回流的油液流向减速齿轮、特别是输入减速齿轮是非常有利的。
[0010]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油温检测机构设置有两个挡油板,其中一个挡油板布置在从顺时针地旋转的变速齿轮甩出的油液的甩出路径上,而另一挡油板布置在从逆时针地旋转的变速齿轮甩出的油液的甩出路径上。这样,能够满足不同旋向的变速齿轮的甩油工况。
[0011]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两个挡油板共用一个集油槽,所述集油槽包括中心集油槽部分以及在中心集油槽部分的两端处彼此方向相反地布置的两个端部集油槽部分,针对每个挡油板设置有一个与之相联的所述端部集油槽部分,所述两个端部集油槽部分均与中心集油槽部分流体连通。由此,通过使两个挡油板共用一个集油槽,能够精简油温检测机构的结构和尺寸。
[0012]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挡油板的宽度设计成能够覆盖油液的所有可能甩出路径。由此,能够确保有效地收集在不同车辆变速、陡坡等各种行驶状态下从不同位置的变速齿轮甩出的油液,从而能够保证对变速箱内的油温的有效检测。
[0013]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油液的甩出路径上,挡油板布置在变速箱的排气孔的正前方。这样,能够有效地阻止从变速齿轮甩出的油液直接冲击变速箱的排气孔。
[0014]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油温检测机构被安装至变速箱的上盖总成或执行机构总成上。这样,能够使执行机构与油温传感器之间仅需较短的线束,易于实现集成化和模块化。
[0015]参照附图,根据下文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0016]现在将参考附图在下文中具体描述本技术。要理解的是,各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只用于说明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而不应该认为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其中:
[0017]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箱的油温检测机构10的透视图;
[0018]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变速箱的油温检测机构10在变速箱中的安装的侧视图;和
[0019]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变速箱的油温检测机构10在变速箱中的安装的另一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但要理解的是,对各种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作为对本技术的技术的任何限制。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提供更多额外的实施例。
[0021]应当理解的是,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为清楚起见,某些部件的尺寸可能进行了变形、放大或缩小;或者为了突出某些部件,一些部件被省略或以简略画法表示。
[0022]除非特别指明,否则说明书使用的所有术语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为简明和/或清楚起见,公知的功能或结构不再详细说明。
[0023]除非特别指明,否则说明书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所述”和“该”等均可以包含复数形式。说明书使用的措辞“包括”、“包含”和“含有”表示存在所声称的特征,但并不排斥存在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
[0024]在说明书中,称一个元件位于另一元件“上”、“附接”至另一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或“接触”另一元件等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附接至另一元件、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或直接接触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0025]在下文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左”、“右”、“上”、“下”、“外”、“内”等均是参考图中的方向而言的。应当理解的是,诸如“左”、“右”、“上”、“下”、“外”、“内”等的空间关系措辞旨在用于说明一个特征与另一特征在附图中的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关系措辞除了包含附图所示的方位之外,还包含变速箱的油温检测机构10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0026]在下文中,首先将参考图1示意性地描述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箱的油温检测机构10。如图1所示,变速箱的油温检测机构10集成有用于测量变速箱中的油液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0。优选地,温度传感器20是接触式的温度传感器,其设置有直接与油液接触以测量油液的温度的感应头21。温度传感器20的感应头21将被构造成浸没在由后文描述的集油结构收集的油液中以测量油液的温度。
[0027]接下来,将重点说明油温检测机构10的用于收集从变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的油温检测机构,变速箱内设置有变速齿轮(1),油温检测机构(10)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温检测机构(10)还设置有集油结构,所述油温检测机构(10)能够布置在变速箱的上部处、并且布置在从变速齿轮(1)甩出的油液的甩出路径上,以便由集油结构收集油液,所述温度传感器(20)的感应头(21)构造成被浸没在由所述集油结构收集的油液中以测量油液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的油温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结构设置有至少一个挡油板(30)和位于挡油板(30)下方的集油槽(40),所述挡油板(30)构造成与从变速齿轮(1)甩出的油液的甩出路径相交以截留油液,所述集油槽(40)构造成收集由所述挡油板(30)截留的油液,所述温度传感器(20)的感应头(21)伸到所述集油槽(40)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的油温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30)以小于90度的角度与从变速齿轮(1)甩出的油液的甩出路径相交。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的油温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40)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使由集油结构收集的油液回流到变速箱内的回油孔(41),所述温度传感器(20)的感应头(21)在所述集油槽(40)内伸到所述回油孔(41)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箱的油温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孔(41)被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威钟宏鸣冯晓明方晓瑜纪晓盼周然
申请(专利权)人:克诺尔制动系统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