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带加强筋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68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强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带加强筋壳体,包括汽车壳本体和加强筋,汽车壳本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短柱,短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的外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该新能源汽车带加强筋壳体,通过第二锥形齿轮的转动带动了第一锥形齿轮的转动,第一锥形齿轮的转动带动了螺纹杆的转动,因螺纹杆的一部分在螺纹孔中转动,使得螺纹杆转动且向右移动,此时螺纹杆的右移带动了短柱向右移动,使得短柱进入到卡合槽内部,使得方形卡合柱位置被固定,从而达到了将加强筋固定安装在汽车壳本体底部的效果。了将加强筋固定安装在汽车壳本体底部的效果。了将加强筋固定安装在汽车壳本体底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带加强筋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加强筋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带加强筋壳体。

技术介绍

[0002]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结构体悬出面过大,或跨度过大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结构件本身的连接面能承受的负荷有限,则在两结合体的公共垂直面上增加一块加强板,以增加结合面的强度,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加工中,已经广泛应用了加强筋技术。
[0003]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壳体中已经安装了加强筋用于承受负荷,现有的壳体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实用性,但是在对加强筋的安装时,仍存在着将汽车壳体损失和安装缓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带加强筋壳体,具备快速安装的优点,解决了在对加强筋的安装时,仍存在着将汽车壳体损失和安装缓慢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带加强筋壳体,包括汽车壳本体和加强筋,汽车壳本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短柱,短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的外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的底部焊接有转动短杆,转动短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块,加强筋的顶部固定连接欧方形卡合柱,汽车壳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短块。
[0008]优选的,方形卡合柱的外表面开设有开合槽,且卡合槽的内表面与短柱的右端相适配,此时将方形卡合柱插入汽车壳本体内部,使得卡合槽与短柱进行卡合,从而达到了将方形卡合柱固定的效果。
[0009]优选的,固定短块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表面与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当第一锥形齿轮转动时,使其带动了螺纹杆的转动,此时螺纹杆的一部分在螺纹孔中转动,这时固定短块起到了第一锥形齿轮转动时,螺纹杆转动且可以左右移动的效果。
[0010]优选的,汽车壳本体的底部开设有方形凹槽,方形凹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油箱,油箱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方形凹槽的内表面设置有气囊,气囊的外表面与连接管固定连通,方形凹槽的内表面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受力板,此时弹簧将受力板挤压,从而使得受力板可以承受油箱向下的压力,从而达到了防止油箱掉落的效果。
[0011]优选的,气囊的外表面设置有弧形挤压块,弧形挤压块的外表面与方形凹槽的内表面相适配,气囊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外表面与弧形挤压块的顶部固定连通,此时弧形挤压块可以在方形凹槽中自由活动,这时向上反复移动弧形挤压块,使其反复挤压气囊,此时气囊通过进气管将空气吸入其内部,再通过连接管排出,从而达到了对
油箱内部加压的效果。
[0012]优选的,油箱顶部固定连通有出油管,出油管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一滴油管,出油管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二滴油管,第一滴油管远离出油管的一端和第二滴油管远离出油管的一端均与汽车壳本体的内壁固定连通,此时加压后的油箱内部的润滑油通过出油管进入第一滴油管和第二滴油管中,然后再排入汽车壳本体的内部,从而达到了对汽车壳本体内部的零件进行润滑的效果。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带加强筋壳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新能源汽车带加强筋壳体,通过第二锥形齿轮的转动带动了第一锥形齿轮的转动,第一锥形齿轮的转动带动了螺纹杆的转动,因螺纹杆的一部分在螺纹孔中转动,使得螺纹杆转动且向右移动,此时螺纹杆的右移带动了短柱向右移动,使得短柱进入到卡合槽内部,使得方形卡合柱位置被固定,从而达到了将加强筋固定安装在汽车壳本体底部的效果。
[0016]2、该新能源汽车带加强筋壳体,通过向上反复移动弧形挤压块,使其反复挤压气囊,此时气囊通过进气管将空气吸入其内部,再通过连接管排出,从而达到了对油箱内部加压的效果,此时加压后的油箱内部的润滑油通过出油管进入第一滴油管和第二滴油管中,然后再排入汽车壳本体的内部,从而达到了对汽车壳本体内部的零件进行润滑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剖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A处放大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0]其中:1、汽车壳本体;2、加强筋;3、方形卡合柱;4、短柱;5、螺纹杆;6、固定短块;7、第一锥形齿轮;8、第二锥形齿轮;9、转动短杆;10、转块;11、方形凹槽;12、油箱;13、连接管;14、气囊;15、弧形挤压块;16、出油管;17、第一滴油管;18、第二滴油管;19、弹簧;20、受力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一种新能源汽车带加强筋壳体,包括汽车壳本体1和加强筋2,汽车壳本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短柱4,短柱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7,第一锥形齿轮7的外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8,第二锥形齿轮8的底部焊接有转动短杆9,转动短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块10,加强筋2的顶部固定连接欧方形卡合柱3,汽车壳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短块6,方形卡合柱3的外表面开设有开合槽,且卡合槽的内表面与短柱4的右端相适配,此时将方形卡合柱3插入汽车壳本体1
内部,使得卡合槽与短柱4进行卡合,从而达到了将方形卡合柱3固定的效果,固定短块6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表面与螺纹杆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当第一锥形齿轮7转动时,使其带动了螺纹杆5的转动,此时螺纹杆5的一部分在螺纹孔中转动,这时固定短块6起到了第一锥形齿轮7转动时,螺纹杆5转动且可以左右移动的效果;
[0023]汽车壳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方形凹槽11,方形凹槽11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油箱12,油箱12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连接管13,方形凹槽11的内表面设置有气囊14,气囊14的外表面与连接管13固定连通,方形凹槽11的内表面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9,弹簧19的左端固定连接受力板20,此时弹簧19将受力板20挤压,从而使得受力板20可以承受油箱12向下的压力,从而达到了防止油箱12掉落的效果,气囊14的外表面设置有弧形挤压块15,弧形挤压块15的外表面与方形凹槽11的内表面相适配,气囊14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外表面与弧形挤压块15的顶部固定连通,此时弧形挤压块15可以在方形凹槽11中自由活动,这时向上反复移动弧形挤压块15,使其反复挤压气囊14,此时气囊14通过进气管将空气吸入其内部,再通过连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带加强筋壳体,包括汽车壳本体(1)和加强筋(2),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壳本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短柱(4),所述短柱(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7),所述第一锥形齿轮(7)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8),所述第二锥形齿轮(8)的底部焊接有转动短杆(9),所述转动短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块(10),所述加强筋(2)的顶部固定连接欧方形卡合柱(3),所述汽车壳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短块(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带加强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卡合柱(3)的外表面开设有开合槽,且卡合槽的内表面与短柱(4)的右端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带加强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短块(6)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表面与螺纹杆(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带加强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壳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方形凹槽(11),所述方形凹槽(11)的内表面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锋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