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保温管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967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温管除锈装置,包括安装板、壳体、抛丸组件和固定组件,安装板中部固定有壳体,壳体内顶部安装有抛丸组件、两侧壁开设有左配合口和右配合口,底座上左右两侧对称固连有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中间位置固连有中隔板,左支撑柱与中隔板之间连接有左丝杠,右支撑柱与中隔板之间连接有右丝杠,左丝杠和右丝杠上分别配合连接有左滚动螺母和右滚动螺母,左滚动螺母和右滚动螺母上分别固连有对称设置的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伸入壳体内的端部一同固定待加工管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便于对待加工管体的固定,提高加工效率,同时能够对待加工管体进行精准定位,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强。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保温管除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保温管除锈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保温管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保温管是绝热管道的简称,保温管用于液体、气体及其他介质的输送,在石油、化工、航天、温泉、军事、集中供热、中央空调、市政等管道的绝热工程保温,它广泛应用于集中供热、供冷和热油的输送及暖室、冷库、煤矿、石油、化工等行业的保温保冷工程。用于保温管生产的除锈装置是一种用于保温管道生产过程中、去除其使用的工作钢管表面的锈迹,以方便其后续工作的附属装置,其在管道处理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现有的保温管生产用除锈装置存在待加工管体固定不便、耗费时间长,且无法精准定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保温管除锈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保温管生产用除锈装置的待加工管体固定不便、耗费时间长,且无法精准定位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的一种新型保温管除锈装置,包括安装板、壳体、抛丸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安装板中部固定有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内顶部安装有所述抛丸组件、两侧壁分别开设有左配合口和右配合口,所述安装板上对称开设有左滑槽和右滑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左丝杠、右丝杠、左驱动电机和右驱动电机,所述底座上左右两侧对称固连有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中间位置固连有中隔板,所述左支撑柱、所述右支撑柱和所述中隔板顶端均与所述安装板固连,所述左支撑柱与所述中隔板之间连接有所述左丝杠,所述左丝杠左端贯穿所述左支撑柱后连接有所述左驱动电机,所述右支撑柱与所述中隔板之间连接有所述右丝杠,所述右丝杠右端贯穿所述右支撑柱后连接有所述右驱动电机,所述左丝杠和所述右丝杠上分别配合连接有左滚动螺母和右滚动螺母,所述左滚动螺母和所述右滚动螺母上分别固连有对称设置的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所述左固定柱为倒L型且竖向穿过所述左滑槽后伸入所述左配合口,所述右固定柱为倒L型且竖向穿过所述右滑槽后伸入所述右配合口,所述左固定柱和所述右固定柱伸入所述壳体内的端部一同固定待加工管体。
[0006]进一步的,所述左固定柱和所述右固定柱伸入所述壳体内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配合环,所述配合环与所述待加工管体的管壁对应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配合环为橡胶材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左固定柱和所述右固定柱伸入所述壳体内的端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滚珠。
[0009]再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起伸入所述待加工管体内且所述滚珠与所述待加工管体的内壁配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抛丸组件包括储存箱体、连接管和抛丸器,所述储存箱体底部连接有若干个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底部连接有所述抛丸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左驱动电机和所述右驱动电机分别固连在所述左支撑柱和所述右支撑柱上。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3]本技术的新型保温管除锈装置通过设置安装板、壳体和固定组件,能够便于对待加工管体的固定,减少耗时,提高加工效率,同时能够对待加工管体进行精准定位,使待加工管体与抛丸器抛出的弹丸充分接触,提高除锈效率,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新型保温管除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新型保温管除锈装置的定位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新型保温管除锈装置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板;11、左滑槽;12、右滑槽;2、壳体;21、左配合口;22、右配合口;3、抛丸组件;31、储存箱体;32、连接管;33、抛丸器;4、固定组件;41、底座;42、左支撑柱;43、右支撑柱;44、中隔板;45、左丝杠;451、左滚动螺母;452、左固定柱;46、右丝杠;461、右滚动螺母;462、右固定柱;463、配合环;464、定位凸起;465、滚珠;47、左驱动电机;48、右驱动电机;5、待加工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保温管除锈装置,包括安装板1、壳体2、抛丸组件3和固定组件4,所述安装板1中部固定有所述壳体2,所述壳体2内顶部安装有所述抛丸组件3、两侧壁分别开设有左配合口21和右配合口22,所述安装板1上对称开设有左滑槽11和右滑槽12,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底座41、左丝杠45、右丝杠46、左驱动电机47和右驱动电机48,所述底座41上左右两侧对称固连有左支撑柱42和右支撑柱43、中间位置固连有中隔板44,所述左支撑柱42、所述右支撑柱43和所述中隔板44顶端均与所述安装板1固连,所述左支撑柱42与所述中隔板44之间连接有所述左丝杠45,所述左丝杠45左端贯穿所述左支撑柱42后连接有所述左驱动电机47,所述右支撑柱43与所述中隔板44之间连接有所述右丝杠46,所述右丝杠46右端贯穿所述右支撑柱43后连接有所述右驱动电机48,所述左丝杠45和所述右丝杠46上分别配合连接有左滚动螺母451和右滚动螺母461,所述左滚动螺母451和所述右滚动螺母461上分别固连有对称设置的左固定柱452和右固定柱462,所述左固定柱452为倒L型且竖向穿过所述左滑槽11后伸入所述左配合口21,所述右固定柱462为倒L型且竖向穿过所述右滑槽12后伸入所述右配合口22,所述左固定柱452和所述右固定柱462伸入所述壳体2内的端部一同固定待加工管体5。
[0020]本实施例的新型保温管除锈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左驱动电机47和右驱动电机48分别驱动左丝杠45和右丝杠46转动,此时配合连接在左丝杠45和右丝杠46上的左滚动螺母451和右滚动螺母461相向运动,在此过程中,左固定柱452竖向穿过左滑槽11且在左滑槽11内向右滑动,同时端部向右伸入左配合口21,右固定柱462竖向穿过右滑槽12且在右滑槽12内向左滑动,同时端部向左伸入右配合口22,此时左固定柱452和右固定柱462伸入壳体2
内的端部一同固定待加工管体5,实现待加工管体5的固定,而后抛丸组件3对待加工管体5进行抛丸除锈操作。
[0021]具体的,所述左固定柱452和所述右固定柱462伸入所述壳体2内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配合环463,所述配合环463与所述待加工管体5的管壁对应设置。
[0022]其中,所述配合环463为橡胶材质。
[0023]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配合环463且配合环463采用橡胶材质,能够在左固定柱452和右固定柱462固定待加工管体5的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待加工管体5损坏。
[0024]具体的,所述左固定柱452和所述右固定柱462伸入所述壳体2内的端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凸起464,所述定位凸起464周向设置有若干个。
[0025]并且,所述定位凸起464伸入所述待加工管体5内且所述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保温管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壳体、抛丸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安装板中部固定有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内顶部安装有所述抛丸组件、两侧壁分别开设有左配合口和右配合口,所述安装板上对称开设有左滑槽和右滑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左丝杠、右丝杠、左驱动电机和右驱动电机,所述底座上左右两侧对称固连有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中间位置固连有中隔板,所述左支撑柱、所述右支撑柱和所述中隔板顶端均与所述安装板固连,所述左支撑柱与所述中隔板之间连接有所述左丝杠,所述左丝杠左端贯穿所述左支撑柱后连接有所述左驱动电机,所述右支撑柱与所述中隔板之间连接有所述右丝杠,所述右丝杠右端贯穿所述右支撑柱后连接有所述右驱动电机,所述左丝杠和所述右丝杠上分别配合连接有左滚动螺母和右滚动螺母,所述左滚动螺母和所述右滚动螺母上分别固连有对称设置的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所述左固定柱为倒L型且竖向穿过所述左滑槽后伸入所述左配合口,所述右固定柱为倒L型且竖向穿过所述右滑槽后伸入所述右配合口,所述左固定柱和所述右固定柱伸入所述壳体内的端部一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殿静刘仁成贾永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凯泽丰管道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