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形校正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下压校正组件下压变形量较小而导致待校正位置向上回弹使得工件底部无法保证平整的问题。变形校正工装包括校正平台和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下压校正组件,下压校正组件为液压式或气压式或电动式的结构;校正平台上设有用于支撑工件中待校正部位两端的垫块,垫块的顶部具有支撑面,支撑面位于所述校正平台台面的上方,以增加待校正部位与校正平台台面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校正平台上设有凹槽,校正平台具有用于支撑工件中待校正部位两端的台面,下压校正组件顶压待校正部位时可将待校正部位顶压至所述凹槽中。时可将待校正部位顶压至所述凹槽中。时可将待校正部位顶压至所述凹槽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形校正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形校正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外形较大的铝合金薄壁结构式箱体和型材框体搅拌摩擦焊接后易出现较大程度的形变,其中最主要的变形是中间位置弓起,为最大程度的减小和消除搅拌摩擦焊后的形变,目前主要采用千斤顶人工手动下压进行,此过程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较低。
[0003]为对工件进行变形校正,授权公告号为CN21248575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框架工件用龙门式矫正设备,其包括校正平台(即该专利中的矫正平台),在校正平台上设置有安装支架(即该专利中的龙门架),安装支架上设置有下压校正组件(即该专利中的下压矫正组件),下压校正组件包括校正油缸(即该专利中的矫正油缸)。使用时,工件放在校正平台上,向上弓起的部位于校正平台之间相间隔,校正油缸下行顶压向上弓起部位下移,从而对待校正位置进行下压校正。
[0004]现有技术中采用校正油缸实现对工件的下压校正,但是存在的问题在于,工件直接放置在校正平台上,受限于校正平台的阻挡,当工件上待校正位置被校正油缸顶压至与校正平台贴合的位置时停止,此时虽然工件的底面已经保持平整,但是由于工件待校正位置具有一定的弹性回复力,将校正油缸撤去后,待校正位置会向上有一定程度的弹性回复,导致工件底部无法保证平整,进而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形校正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下压校正组件下压变形量较小而导致待校正位置易向上回弹使得工件底部无法保证平整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变形校正工装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形校正工装,包括:
[0007]校正平台,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下压校正组件,下压校正组件为液压式或电动势的结构;
[0008]所述校正平台上设有用于支撑工件中待校正部位两端的垫块,所述垫块的顶部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位于所述校正平台台面的上方,以增加待校正部位与校正平台台面之间的距离;
[0009]或者所述校正平台上设有凹槽,校正平台具有用于支撑工件中待校正部位两端的台面,下压校正组件顶压待校正部位时可将待校正部位顶压至所述凹槽中。
[0010]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校正平台上布置凸出于校正平台的垫块,垫块顶部具有支撑工件的支撑面;或在校正平台上开设凹槽,凹槽两端具有支撑工件待校正部位两端的台面。在实际使用时,因垫块凸出于校正平台布置或凹槽的布置,使工件待校正部位两端支撑在垫块支撑面上或凹槽两端时,在垫块支撑面的下方或者凹槽的内部形成供工件待校正部位向下过量变形的空间,加大下压校正组件能够对待校正部位的校正量。通常对待校正
部位进行过量校正,在撤去下压校正组件之后,即使待校正部位向上反弹,也能够保证反弹后的待校正部位能够回复至所需的状态,保证工件底部的平整。
[0011]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垫块位置可调地设于校正平台上;或者,所述垫块沿直线方向间隔排布有至少三个,位于中间的垫块可拆地设于校正平台上。垫块位置可调或可拆,使校正平台可以对不同长度和大小的工件进行校正。
[0012]优选地,当所述垫块有至少三个时;所述校正平台上设有垫块嵌槽,所述垫块嵌装于所述垫块嵌槽中,且垫块的顶部凸出于校正平台的台面布置。垫块嵌槽的设置使垫块方便嵌装、拆卸,垫块顶部凸出于校正平台的台面使工件底面与校正平台表面形成了实现过量变形的空间。
[0013]优选地,所述安装架为用于沿工件的延伸方向滑动的滑动架,所述滑动架沿其滑动方向间隔排布有至少两个,各滑动架上均设有所述下压校正组件。滑动架通过前后运动来满足工件不同部位的变形校正;滑动架至少有两个能够保证多位置同时进行顶压,提高校正效率。
[0014]优选地,所述校正平台上开设有槽口水平开设的滚轮凹槽,所述滑动架的底部设有滚轮安装座,所述滚轮安装座延伸至所述滚轮凹槽内且与滚轮凹槽的顶部槽壁沿上下方向挡止配合,所述滚轮安装座上设有承重滚轮,承重滚轮支撑在所述滚轮凹槽的底部槽壁上。滚轮安装座与滚轮凹槽的顶部槽壁在上下方向上挡止配合,在进行工件校正时,滚轮安装架的设置使滑动架受到的向上的反作用力不会带动滑动架向上移动,进而能够保证下压校正的顺利进行,承重滚轮的设置不仅起到支撑滑动架整体的作用还能带动滑动架前后运动。
[0015]优选地,所述滑动架为龙门架,龙门架包括安装所述下压校正组件的横臂以及设于横臂两端的立柱;所述校正平台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滚轮凹槽,两侧的滚轮凹槽的槽口相背布置,各立柱下方的滚轮安装座上还设有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与对应侧滚轮凹槽的槽底滚动配合。龙门架的结构稳定牢固,不会发生滑动架歪斜脱落的情况,滚轮安装座上设置导向滚轮也使龙门架不会发生横向偏移。
[0016]优选地,所述安装架用于沿工件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有至少两个,变形校正工装还包括用于同时控制各安装架上的所述下压校正组件同步动作的同步控制器。同步控制器控制所有安装架上的下压校正组件同时对工件待校正部位施压,使工件受力均匀,不会出现受力不均工件不规则变形的问题。
[0017]优选地,所述安装架包括设有所述下压校正组件的横臂,以及设于横臂上且与校正平台相连的立柱;横臂与立柱之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使龙门架结构更加牢固,防止安装架发生变形。
[0018]优选地,所述下压校正组件包括活塞杆向下伸出的液压缸,以及设于活塞杆端部的校正压板;所述校正压板与所述安装架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导套,另一个上设有适配穿入导套内的导柱。通过设置导柱和导套,使校正压板不会发生偏移和歪斜。
[0019]优选地,所述导套、导柱设有分置在液压缸两侧的两组。对校正压板两侧进行限制,使校正压板单向压力平稳,下压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变形校正工装的主视图;
[0022]图3为变形校正工装中滑动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校正平台;2、垫块嵌槽;3、垫块;4、滚轮凹槽;5、承重滚轮;6、滑动架;7、下压校正组件;8、液压缸;9、导柱;10、导套;11、校正压板;12、加强筋;13、导向滚轮;14、滚轮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校正工装,包括:校正平台(1),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下压校正组件(7),下压校正组件(7)为液压式或气压式或电动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平台(1)上设有用于支撑工件中待校正部位两端的垫块(3),所述垫块(3)的顶部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位于所述校正平台(1)台面的上方,以增加工件待校正部位与校正平台(1)台面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校正平台(1)上设有凹槽,校正平台(1)具有用于支撑工件中待校正部位两端的台面,下压校正组件(7)顶压待校正部位时可将待校正部位顶压至所述凹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垫块(3)位置可调地设于校正平台(1)上;或者,所述垫块(3)沿直线方向间隔排布有至少三个,位于中间的垫块(3)可拆地设于校正平台(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垫块(3)有至少三个时;所述校正平台(1)上设有垫块嵌槽(2),所述垫块(3)嵌装于所述垫块嵌槽(2)中,且垫块(3)的顶部凸出于校正平台(1)的台面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变形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为用于沿工件的延伸方向滑动的滑动架(6),所述滑动架(6)沿其滑动方向间隔排布有至少两个,各滑动架(6)上均设有所述下压校正组件(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形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平台(1)上开设有槽口水平开设的滚轮凹槽(4),所述滑动架(6)的底部设有滚轮安装座(14),所述滚轮安装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俊龙,王建,白志隆,汪迪,刘宇杰,
申请(专利权)人:凯迈洛阳航空防护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