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蒸槽和冶炼加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9290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闪蒸槽和冶炼加压系统,包括槽体、阀管、喷头、调节阀和防冲组件,槽体内设有内腔,槽体的槽壁上设有放空口、出料口和排气口,放空口设在槽体的底部,出料口设在槽体的侧壁,排气口设在槽体的顶部,阀管设在槽体的顶部,阀管穿过槽体的槽壁并与槽壁密封,阀管的第一端位于槽体外侧,阀管的第二端位于内腔内,喷头设在阀管的第二端,喷头用于向内腔内喷出物料,调节阀设在阀管的第一端,调节阀用于调节阀管内物料的流量,防冲组件设在内腔内并位于槽体的底部,且防冲组件位于喷头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闪蒸槽,保证了冶炼加压系统运行的连续性,避免了加压釜发生交变载荷疲劳破坏。载荷疲劳破坏。载荷疲劳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闪蒸槽和冶炼加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冶炼
,具体地,涉及一种闪蒸槽和具有该闪蒸槽的冶炼加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有色金属冶炼的加压系统的核心设备是加压釜,有价金属氧化浸出反应、除铁反应等高温、高压的反应均需要在加压釜内进行,从加压釜排出的物料的后续反应则为常压反应。为了实现物料从高温高压环境过渡至常压环境,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对加压釜出口物料进行减压、降温的方式或者通过在加压釜出料端设置减压减温阀的方式。
[0003]但是,减压降温的方式使得加压系统的作业成为间歇式作业,减压降温后再次对加压釜升温升压的周期较长,影响了冶炼工艺的连续性。其次,频繁的减压降温和升压升温会对加压釜造成交变载荷疲劳破坏,加压釜出口处也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
[0004]设置减压减温阀的方式则一方面存在适应性差的问题,减压减温阀在物料冲击和腐蚀下容易损坏,另一方面减压减温过程中需要喷入冷却水,冷却水会掺入物料内并造成物料体积膨胀,进而造成后续处理设备的规格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闪蒸槽,该闪蒸槽保证了冶炼加压系统运行的连续性,避免了加压釜发生交变载荷疲劳破坏,也避免了冷却水的掺入而造成物料体积膨胀的问题。
[000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闪蒸槽的冶炼加压系统。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闪蒸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设有内腔,所述槽体的槽壁上设有放空口、出料口和排气口,所述放空口设在所述槽体的底部,所述出料口设在所述槽体的侧壁,所述排气口设在所述槽体的顶部;阀管,所述阀管设在所述槽体的顶部,所述阀管穿过所述槽体的槽壁并与所述槽壁密封,所述阀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槽体外侧,所述阀管的第一端适于与加压釜连通,所述阀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内腔内;喷头,所述喷头设在所述阀管的第二端,所述喷头用于向所述内腔内喷出物料;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设在所述阀管的第一端,所述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阀管内物料的流量;防冲组件,所述防冲组件设在所述内腔内并位于所述槽体的底部,且所述防冲组件位于所述喷头下方,所述防冲组件用于抵御从所述喷头喷出的物料的冲击。
[000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闪蒸槽,保证了冶炼加压系统运行的连续性,避免了加压釜发生交变载荷疲劳破坏,也避免了冷却水的掺入而造成物料体积膨胀的问题。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槽壁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耐酸砖层、第二耐酸砖层、非金属隔离层和金属外壳,所述第一耐酸砖层和所述第二耐酸砖层均通过耐酸砖和耐酸胶泥砌筑成型,且所述第一耐酸砖层的耐酸砖和所述第二耐酸砖层的耐酸砖错位布置。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耐酸砖层和所述非金属隔离层之间设有耐酸胶泥层。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冲组件包括陶瓷板和托盘底座,所述托盘底座的顶部设有安装槽,至少部分所述陶瓷板嵌入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托盘底座固定相连,所述托盘底座的底部与所述槽体的底部相连。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冲组件还包括垫圈,所述陶瓷板的外周侧设有环形凸缘,所述垫圈夹紧固定在所述环形凸缘和所述托盘底座的上端面之间。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陶瓷板通过胶泥粘贴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陶瓷板和所述托盘底座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底座包括多个支腿,所述支腿的底端设有弧形板,所述槽壁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耐酸砖层和第二耐酸砖层,所述弧形板预埋在所述第一耐酸砖层和所述第二耐酸砖层之间。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槽体底部的槽壁为弧形,所述弧形板的弧度与所述槽壁的弧度一致。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槽壁上还设有人孔,所述槽壁的外周侧还设有环形支座,所述环形支座设在所述槽体的外周侧并沿着所述槽体的周向延伸,所述环形支座位于所述出料口和所述人孔的下方。
[00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冶炼加压系统包括加压釜和闪蒸槽,所述闪蒸槽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闪蒸槽,所述加压釜和所述闪蒸槽的阀管连通。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冶炼加压系统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在所述加压釜的顶部,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加压釜的釜壁并伸入所述加压釜内,且所述连接管和所述釜壁密封相连,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阀管的第一端连通。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闪蒸槽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槽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1中防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冶炼加压系统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闪蒸槽100;
[0026]槽体1;放空口11;出料口12;排气口13;人孔14;环形支座15;第一耐酸砖层101;第二耐酸砖层102;非金属隔离层103;金属外壳104;耐酸胶泥层105;耐酸砖106;耐酸胶泥107;
[0027]阀管2;
[0028]喷头3;
[0029]调节阀4;
[0030]防冲组件5;陶瓷板51;环形凸缘511;托盘底座52;托板521;支撑座522;支腿523;垫圈53;胶泥54;连接件55;弧形板56;
[0031]加压釜200;
[0032]连接管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闪蒸槽100包括槽体1、阀管2、喷头3、调节阀4和防冲组件5。
[0035]槽体1内设有内腔,槽体1的槽壁上设有放空口11、出料口12和排气口13,放空口11设在槽体1的底部,出料口12设在槽体1的侧壁,排气口13设在槽体1的顶部。具体地,如图1所示,槽体1为槽罐,槽体1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布置,槽体1内设有内腔,槽体1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放空口11、出料口12和排气口13,其中放空口11设在槽体1的底部,出料口12设在槽体1的侧壁上,排气口13设在槽体1的顶部。通过放空口11可以排出槽体1内沉积物,通过出料口12可以将槽体1内的液体物料排出,通过排气口13可以将槽体1内的饱和蒸汽排出。
[0036]阀管2设在槽体1的顶部,阀管2穿过槽体1的槽壁并与槽壁密封,阀管2的第一端位于槽体1外侧,阀管2的第一端适于与加压釜200连通,阀管2的第二端位于内腔内。具体地,如图1所示,阀管2设在槽体1的顶部,且阀管2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其中阀管2的第一端即为阀管2的顶端,阀管2的第二端即为阀管2的底端,阀管2密封穿过槽体1顶部的槽壁,阀管2的顶端位于槽体1的外侧,阀管2的底端位于槽体1的内腔内。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闪蒸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设有内腔,所述槽体的槽壁上设有放空口、出料口和排气口,所述放空口设在所述槽体的底部,所述出料口设在所述槽体的侧壁,所述排气口设在所述槽体的顶部;阀管,所述阀管设在所述槽体的顶部,所述阀管穿过所述槽体的槽壁并与所述槽壁密封,所述阀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槽体外侧,所述阀管的第一端适于与加压釜连通,所述阀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内腔内;喷头,所述喷头设在所述阀管的第二端,所述喷头用于向所述内腔内喷出物料;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设在所述阀管的第一端,所述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阀管内物料的流量;防冲组件,所述防冲组件设在所述内腔内并位于所述槽体的底部,且所述防冲组件位于所述喷头下方,所述防冲组件用于抵御从所述喷头喷出的物料的冲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壁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耐酸砖层、第二耐酸砖层、非金属隔离层和金属外壳,所述第一耐酸砖层和所述第二耐酸砖层均通过耐酸砖和耐酸胶泥砌筑成型,且所述第一耐酸砖层的耐酸砖和所述第二耐酸砖层的耐酸砖错位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闪蒸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耐酸砖层和所述非金属隔离层之间设有耐酸胶泥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组件包括陶瓷板和托盘底座,所述托盘底座的顶部设有安装槽,至少部分所述陶瓷板嵌入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托盘底座固定相连,所述托盘底座的底部与所述槽体的底部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立军蔡燕妮赵爱君周永亮陆业大殷书岩胡健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