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机用散热装置,所述壳体的内部相对侧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架,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远离冷却箱的一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一组夹板,每组所述夹板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多组通孔,每组所述夹板的内部设有铜管,所述铜管的顶端连接有制冷压缩机,所述冷却箱的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一组与夹板相对应的风扇,每组所述风扇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制冷压缩机工作时吹出的冷气随之进入铜管内部,然后再利用风扇将冷气吹散并充斥在壳体的内部,同时利用裸露在冷气中的散热翅片与夹板将智能充电机表面的温度导出,使得冷气与智能充电机的表面充分接触,进而提升该装置对智能充电机的降温效果。升该装置对智能充电机的降温效果。升该装置对智能充电机的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充电机用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充电机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充电机是一种适用于对电子设备以及含有蓄电池的设备充电用的装置,现行智能充电机内部含有大量的电子元件,在该装置的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该装置内部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智能充电机过热,难免会损害该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而阻碍该装置的运行效率,甚至会使该装置彻底损毁而无法运转。
[0003]在对电子设备或蓄电池充电过程中,需要用到散热装置对其进行散热,使其温度降至合适度数,以保证智能充电机的正常运行,现行散热装置大多采用风冷或水冷散热装置,其大多悬挂在电子设备的顶部或两侧,只是自行散发冷气,任由冷气对设备进行降温,冷气无法有效的的散发进行降温散热,从而使冷气与电子设备的表面接触面积较小,难以快速降温,且其形式较为单一,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充电机用散热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充电机用散热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能充电机用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相对侧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架,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远离壳体的一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一组夹板,每组所述夹板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多组通孔,每组所述夹板的内部设有铜管,所述铜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制冷压缩机,所述壳体的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一组与夹板相对应的风扇,每组所述风扇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夹板之间夹持设有智能充电机。
[0007]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两侧与壳体的内壁相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一组呈L型的第二固定架,所述固定板顶部位于一组第二固定架之间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的内部设有第一散热翅片,所述第一散热翅片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智能充电机的底部和导热块的顶部相接触。
[0009]优选地,所述壳体的背部贯穿开设有第二开槽,所述壳体的内部后侧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一组呈L型的第三固定架,所述开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散热翅片,每组所述第三固定架的一侧与第二散热翅片的两侧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聚风罩,所述壳体的背部设置有冷却罩,所述聚风罩与冷却罩之间连通设有多组通风管,所述冷却罩表面的底部贯穿设有多组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出风口,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多组通风槽。
[0011]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与集水箱的表面均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口径大于铜管的口
径,所述铜管通过开口贯穿固定板并延伸至集水箱的内部,且铜管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出风孔。
[0012]优选地,所述集水箱的表面下方设置有排水管,且所述排水管贯穿壳体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排水管的表面贯穿设置有阀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对夹板、铜管、散热翅片、导热块、集水箱的使用,能够对智能充电机进行快速降温,制冷压缩机工作时吹出的冷气会随之进入铜管内部,利用风扇将冷气充斥在壳体的内部,再利用第一散热翅片、第二散热翅片、夹板与智能充电机的表面进行充分接触,进而加速对智能充电机的降温。
[0015]2、通过对聚风罩、冷却罩、通风管、通风槽的使用,利用风扇将箱体内一部分的冷气通过通风槽吹至聚风罩的内部,再通过通风管流入冷却罩内,达到对壳体箱体及第二散热翅片进行散热的效果,使得冷气能够得到二次回收利用,以保证该装置的降温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充电机用散热装置正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充电机用散热装置侧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图1中夹板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图1中防尘网与风扇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图1中智能充电机与第一散热翅片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图1中壳体与冷却罩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壳体;2、第一固定架;3、夹板;4、通孔;5、铜管;6、制冷压缩机;7、风扇;8、防尘网;9、智能充电机;10、集水箱;11、导热块;12、第一散热翅片;13、固定板;14、第二固定架;15、第一开槽;16、第二开槽;17、第三固定架;18、第二散热翅片;19、聚风罩;20、冷却罩;21、通风管;22、出风口;23、通风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参照图1
‑
6,一种智能充电机用散热装置,壳体1的内部相对侧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架2,两个第一固定架2远离壳体1的一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一组夹板3,每组夹板3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多组通孔4,每组夹板3的内部设有铜管5,铜管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制冷压缩机6,制冷压缩机6为迷你微型制冷压缩机,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箱门,但在图中未示出,上述参照图1,壳体1的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一组与夹板3相对应的风扇7,风扇7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当智能充电机9散发热量时,利用制冷压缩机6工作,此时冷气会流入铜管5的内部,再利用风扇7对着铜管5吹风,使冷气通过通孔4加速将智能充电机9的热量导出,每组风扇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8,以保证灰尘不会堆积在扇叶表面,夹板3之间夹持设有智能充电机9,智能充电机9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
赘述,夹板3与智能充电机9相接触的一侧表面涂有纳米亲水铝箔涂覆材料,防止冷风吹至智能充电机9发热的表面上而凝结成水珠,从而侵蚀智能充电机9,上述参照图1
‑
3。
[0025]参照图1、5,壳体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集水箱10,集水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块11,导热块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且固定板13的两侧与壳体1的内壁相连接,铜管5过凉或冷风过凉而智能充电机9过热时,此时两种气体接触时铜管5的表面会产生冷水珠,冷水珠顺着铜管5流入集水箱10的内部,当冷水珠进入集水箱10的内部时,由于冷水珠较凉,集水箱10的温度会随之降低,从而通过集水箱10顶部的导热块11及第一散热翅片12对智能充电机9进行降温,进而提升了对智能充电机9的降温效果。
[0026]参照图1,固定板13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一组呈L型的第二固定架14,固定板13顶部位于一组第二固定架14之间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开槽15,且第一开槽15的直径小于导热块11的直径,第一开槽15的内部设有第一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电机用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相对侧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架(2),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2)远离壳体(1)的一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一组夹板(3),每组所述夹板(3)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多组通孔(4),每组所述夹板(3)的内部设有铜管(5),所述铜管(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制冷压缩机(6),所述壳体(1)的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一组与夹板(3)相对应的风扇(7),每组所述风扇(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8),所述夹板(3)之间夹持设有智能充电机(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机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集水箱(10),所述集水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块(11),所述导热块(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且固定板(13)的两侧与壳体(1)的内壁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机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3)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一组呈L型的第二固定架(14),所述固定板(13)顶部位于一组第二固定架(14)之间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开槽(15),所述第一开槽(15)的内部设有第一散热翅片(12),所述第一散热翅片(12)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智能充电机(9)的底部和导热块(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东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午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