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伤防漏安全型输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66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损伤防漏安全型输血器,属于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配置输血器的血袋的出血口具有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管,该连接管具有第一外螺纹;输血器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三通管和滴壶,第一支管一端为连接血袋的出血口的进血端,第二支管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包括套筒,套筒的内孔设有与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连接管螺装于套筒内时,第一支管能够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通血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第一支管与血袋连接时的无针操作,防止输血袋被输血器针头扎破造成的血制品污染、浪费,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损伤防漏安全型输血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无损伤防漏安全型输血器。

技术介绍

[0002]输血治疗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及支持措施,如何保障安全输血尤为重要。目前临床护理中常用的输血袋和输血针头匹配度不够高,输血袋材质柔软,输血器的输血针头锐利,在临床输血过程中,输血袋非常容易被输血器针头扎破,造成血制品的污染、浪费,增加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现在使用的输血器材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第一支管与血袋连接时的无针操作,防止输血袋被输血器针头扎破造成的血制品污染、浪费,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的无损伤防漏安全型输血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无损伤防漏安全型输血器,所述输血器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三通管和滴壶,第一支管一端为连接血袋的出血口的进血端,第二支管一端为进液端,第三支管一端连通滴壶,第一支管另一端、第二支管另一端、第三支管另一端分别连通三通管的三个通道;配置所述输血器的血袋的出血口具有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管,该连接管具有第一外螺纹;第一支管的进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孔设有与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所述套筒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用于开合所述套筒的端盖,所述端盖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所述连接管螺装于所述套筒内时,第一支管能够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通血袋。
[0005]进一步,述套筒的内孔包括远端侧的第一孔段和近端侧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与所述连接管直径相适应,所述第二孔段为圆台形结构,所述第二孔段直径由远端侧向近端侧逐渐减小。
[0006]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件采用医用塑料材料制造。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三支管设有警报器。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三支管设有调速器。
[0009]本技术中,第一连接件的连接管可牢固的螺装于第二连接件的套筒的内孔中,使第一支管连通于血袋,实现第一支管与血袋连接时的无针操作,使操作步骤更为简便、安全、可靠,防止输血袋被输血器针头扎破造成的血制品污染、浪费,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性针刺伤及相关性血源感染的发生,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现有技术中血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血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图2中B部拧下端盖后的放大的剖视图;
[0013]其中:1、血袋;2、输血器;21、第一支管;22、第二支管;23、第三支管;231、警报器;232、调速器;24、三通管;25、滴壶;3、第一连接件;31、连接管;311、第一外螺纹;4、第二连接件;41、套筒;411、第一内螺纹;412、底板;413、安装孔;414、第一孔段;415、第二孔段;416、第二外螺纹;42、端盖;
[0014]图中,第一孔段的母件与第二孔段的母件夹角为a。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6]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损伤防漏安全型输血器,如图1至图3 所示,配置所述输血器2的血袋1的出血口具有第一连接件3,该第一连接件3 包括连接管31,该连接管31具有第一外螺纹311。所述输血器2包括第一支管 21、第二支管22、第三支管23、三通管24和滴壶25,第一支管21一端为连接血袋1出血口的进血端,第二支管22一端为进液端,第三支管23一端连通滴壶25,第一支管21另一端、第二支管22另一端、第三支管23另一端分别连通三通管24的三个通道;第一支管21的进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二连接件4包括套筒41,所述套筒41的内孔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311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411,所述连接管31螺装于所述套筒41内时,第一支管21能够通过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连通血袋1。
[0017]第一连接件3的连接管31可螺装于第二连接件4的套筒41的内孔中,使第一支管21连通于血袋1,实现第一支管21与血袋1连接时的无针操作,防止输血袋1被输血器2针头扎破造成的血制品污染、浪费,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与目前的针头穿刺后固定于穿刺孔中相比,螺纹连接更为牢固,不易脱落,便于安装及拆卸。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套筒41的内孔包括远端侧的第一孔段 414和近端侧的第二孔段415,所述第一孔段414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与所述连接管31直径相适应,所述第二孔段415为圆台形结构,所述第二孔段415直径由远端侧向近端侧逐渐减小。由于第二孔段415的远端侧直径大于近端侧直径,连接管31旋入第二孔段415的摩擦力大于其旋入第一孔段414 的摩擦力,与套筒41的内孔整体采用圆筒形结构相比,本技术的连接管31 可更为稳定、密闭性更好的连接于套筒41中,进一步防止血制品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部位漏出。为了保证连接管31可灵活、顺畅的旋入第二孔段415,优选的,所述第一孔段414的母件与所述第二孔段415的母件夹角a不大于2
°

[001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述的“远”、“近”均以患者为基准,“远”为远离患者方向,“近”为靠近患者的方向。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所述套筒41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416,所述第二连接件4包括用于开合所述套筒41的端盖42,所述端盖42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416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使用输血器2前可将端盖42盖合于套筒41,将套筒41隔离于外部空气,使套筒41实现无菌保存。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均采用医用塑料材料制造,如可采用聚丙烯、聚乙烯,使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便于生产加工、制造成本较低。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支管23设有警报器231,在检测到血袋1或
第二支路连通的容器将要滴完时,警报器231可发出提示更换液体的信号,该提示方式可采用警报音和/或显示灯。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由于输血过程中前5至10分钟滴速不宜过快,为了便于调节第三支管23中的滴速,所述第三支管23设有调速器232,使血制品可安全注入患者体内。
[0024]使用本技术的无损伤防漏安全型输血器时,可以包括以下使用过程:先拧下输血器2上第二连接件4的端盖42;再将第一连接件3的连接管31螺纹连接于第二连接件4套管的内孔中,由于第二孔段415的远端侧直径大于近端侧直径,连接管31旋入第二孔段415时的摩擦力大于其旋入第一孔段414时的摩擦力;连接牢固后,血制品可由流袋经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流入第一支管21。本技术可实现第一支管21与血袋1连接时的无针操作,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损伤防漏安全型输血器,所述输血器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三通管和滴壶,第一支管一端为连接血袋的出血口的进血端,第二支管一端为进液端,第三支管一端连通滴壶,第一支管另一端、第二支管另一端、第三支管另一端分别连通三通管的三个通道;配置所述输血器的血袋的出血口具有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管,该连接管具有第一外螺纹;其特征在于,第一支管的进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孔设有与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所述套筒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用于开合所述套筒的端盖,所述端盖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所述连接管螺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文君刘贵英崔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