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用下沉式管路形成的自循环管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52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塔用下沉式管路形成的自循环管路结构,包括冷却塔循环管路,在冷却塔循环管路的冷却塔出水口和进水口间形成下沉式的U型管路,U型管路包括两根竖向支管和与两根竖向支管对接的U型转弯,U型管路位于顶部的两个管路开口分别在冷却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管路上形成支路,在U型管路的U型转弯处设置第一阀门,两根竖向支管在U型管路的U型转弯处上方直接形成第二通路,第二通路上设有自循环电动阀,循环电动阀在第二通路的前后均设有第二阀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能够通过U型下沉管路使得管路调控更加便捷,同时节约能源。同时节约能源。同时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塔用下沉式管路形成的自循环管路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暖通供给
,具体涉及一种冷却塔用下沉式管路形成的自循环管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冷却塔为了节约能源,一般设置于高于循环管路的位置,这样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节约部分的循环能源,冷却塔的驱动包括冷却水的冷却以及水利输送两部分,这两部分均需要较多能源,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冷却水的使用已经不需要冷却塔进行继续冷却,而只需要水利输送功能时,冷却塔无法将功能分割,故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冷却塔循环管路无法将冷却和水利供应的能源分隔开,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0004]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冷却塔用下沉式管路形成的自循环管路结构,包括冷却塔循环管路,冷却塔循环管路的冷却塔位置高于冷却塔循环管路的循环管路的位置,在冷却塔循环管路的冷却塔出水口和进水口间形成下沉式的U型管路,U型管路包括两根竖向支管和与两根竖向支管对接的U型转弯,U型转弯设置于靠近地面的位置,U型管路位于顶部的两个管路开口分别在冷却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管路上形成支路,在U型管路的U型转弯处设置第一阀门,两根竖向支管在U型管路的U型转弯处上方设置直接连通两根竖向支管的第二通路,第二通路上设有自循环电动阀,自循环电动阀在第二通路的前后均设有第二阀门。
[0006]在冷却塔循环管路上会自带循环泵。
[0007]由于U型管路是接合在冷却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故当关闭冷却塔后,U型管路和循环管路就构成了不穿过冷却塔的自循环管路,这样在冷却水供应已经不需要继续冷却时,可以起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0008]由于冷却塔一般都是设置在相较于管路更高的楼层,这样可以通过一部分的重力使得管路中冷却水具有一定的动力,节约能源,而相对应的,如果我们将循环管路设置于冷却塔处,就会造成工作人员操作不便,此时通过将冷却塔出水口和进水口间设置U型下沉式管路,使得当需要启用自循环管路时,人员不需要跑到更高楼层去启动,只需要在能够触及的U型转弯上启动自循环电动阀并关闭冷却塔进出口即可。
[0009]进一步地,在地面上设置有能够承托U型转弯的支座。
[0010]由于采用下沉式的管路,故需要克服的重力较大,设置两段通路的目的在于上一段用于形成自循环管路,下一段能够和支座配合,对整个U型管路起到一定的承托作用,一般情况下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都处于常关状态,只有在自循环电动阀出现问题后,才会启用第二阀门。
[0011]进一步地,所述自循环电动阀的离地高度不超过1.6m。
[0012]便于人员在下层进行直接操作。
[0013]进一步地,所述U型管路在高处形成横向管路并挂设与房屋的横梁上。
[0014]进一步的将管路本身的作用分到各个空间内的支撑装置上。
[0015]进一步地,冷却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向下延伸并贯穿楼层,在冷却塔下的另一楼层形成循环管路和U型管路。
[0016]这也是前提条件,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了,为了节约能源,我们一般就是将冷却塔放在楼顶或更高楼层,而管路却在低于冷却塔的地方。
[0017]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采用本技术的设计方案,能够形成自循环管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能源,同时通过U型下沉管路使得自循环管路的调控更加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U型管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U型管路和冷却塔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冷却塔用下沉式管路形成的自循环管路结构,包括冷却塔循环管路,冷却塔循环管路的冷却塔1位置高于冷却塔循环管路的循环管路2的位置,在冷却塔循环管路的冷却塔出水口和进水口间形成下沉式的U型管路,U型管路包括两根竖向支管3和与两根竖向支管3对接的U型转弯4,U型转弯4设置于靠近地面的位置,U型管路位于顶部的两个管路开口分别在冷却塔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管路上形成支路,在U型管路的U型转弯4处设置第一阀门5,两根竖向支管3在U型管路的U型转弯4处上方设置直接连通两根竖向支管3的第二通路6,第二通路6上设有自循环电动阀7,自循环电动阀7在第二通路6的前后均设有第二阀门8。
[0024]在冷却塔循环管路上会自带循环泵11。
[0025]由于U型管路是接合在冷却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故当关闭冷却塔后,U型管路和循环管路就构成了不穿过冷却塔的自循环管路,这样在冷却水供应已经不需要继续冷却时,可以起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0026]由于冷却塔一般都是设置在相较于管路更高的楼层,这样可以通过一部分的重力使得管路中冷却水具有一定的动力,节约能源,而相对应的,如果我们将循环管路设置于冷却塔处,就会造成工作人员操作不便,此时通过将冷却塔出水口和进水口间设置U型下沉式管路,使得当需要启用自循环管路时,人员不需要跑到更高楼层去启动,只需要在能够触及的U型转弯上启动自循环电动阀并关闭冷却塔进出口即可。
[0027]在地面上设置有能够承托U型转弯4的支座9。
[0028]由于采用下沉式的管路,故需要克服的重力较大,设置两段通路的目的在于上一段用于形成自循环管路,下一段能够和支座配合,对整个U型管路起到一定的承托作用,一般情况下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都处于常关状态,只有在自循环电动阀出现问题后,才会启
用第二阀门。
[0029]自循环电动阀7的离地高度不超过1.6m。
[0030]便于人员在下层进行直接操作。
[0031]U型管路在高处形成横向管路10并挂设与房屋的横梁(未图示)上。
[0032]进一步的将管路本身的作用分到各个空间内的支撑装置上。
[0033]冷却塔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向下延伸并贯穿楼层,在冷却塔1下的另一楼层形成循环管路和U型管路。
[0034]这也是前提条件,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了,为了节约能源,我们一般就是将冷却塔放在楼顶或更高楼层,而管路却在低于冷却塔的地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用下沉式管路形成的自循环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塔循环管路,冷却塔循环管路的冷却塔位置高于冷却塔循环管路的循环管路的位置,在冷却塔循环管路的冷却塔出水口和进水口间形成下沉式的U型管路,U型管路包括两根竖向支管和与两根竖向支管对接的U型转弯,U型转弯设置于靠近地面的位置,U型管路位于顶部的两个管路开口分别在冷却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管路上形成支路,在U型管路的U型转弯处设置第一阀门,两根竖向支管在U型管路的U型转弯处上方设置直接连通两根竖向支管的第二通路,第二通路上设有自循环电动阀,自循环电动阀在第二通路的前后均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查晓伍周磊谢余庆
申请(专利权)人:海博运维宜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